130個創新行動,打破你對教育的想像 【封面故事-親子天下】

教育創新100


2014年教師從下而上翻轉教育,3年來這些翻轉的「微光」已經形成看得見的「光點」。改變的人看見了彼此,教育成為走出學校人人都能參與的行動。

全台串聯,用創意解放教育

每個人都能參與的「教育社會運動」

大膽想像學習的未來!


台灣是全亞洲第一個通過實驗教育法的國家,各種學習樣貌百花齊放。親子天下發起「教育創新一○○」,讓全台教育夢想家、創業者、拓荒者們齊聚一堂,透過這些創新行動推動改變,期待每個孩子都能長成自己的樣子。

▲2017年6月19日,親子天下聚集教育創新100的關鍵領袖,以開放空間會議形式舉行「共創會」。與會者提出了38個議題、12個行動方案。


今年三月,親子天下發起募集「教育創新一○○」,這是我們面對下一階段教育改革的提案和嘗試,期待教育的創新,不只是老師和學校的責任,而是能形成一場體制內外一起參與的社會運動。

二○一四年底,台灣是全亞洲第一個通過實驗教育法的國家,各式各樣過去想都沒想過,突破體制的教育模式取得合法地位,突破框架帶來不同教學可能的實驗學校受到矚目,百花齊放、快速成長。

同時,十二年國教新課綱也預定在兩年後,民國一○八學年正式上路,許多學校和老師第一次這樣仔細的研究和辯論課綱,同時不斷釐清自己的教學是否和課綱是走在同樣的方向上,也開始和夥伴們一起思考未來要如何準備課程。

台灣教育現場快速改變這幾年來,或許你還不認識這些創新的行動者,但你的孩子可能已經在課堂裡遇見他們。

他們或許是YouTuber阿滴英文的粉絲、看過LIS線上教學平台製作的冰雪奇緣科學短片、或是台灣吧的歷史和法律動畫……也可能在學校老師正帶著利用均一教育平台和PaGamo學習或用設計思考還是桌遊等方式教學……

若是家長們有機會和老師們聊兩句,老師們這個暑假可能也都參與過一、兩個教師自發辦理的研習,找到了新的夥伴和靈感……

 

一百三十個創新者的教改提案

 

第一屆「教育創新一○○」三月開始募集,五月中收到近三百五十個提案,每一個提案都看到不同的希望和可能。經過六位評審的共同討論,選出了一百三十個創新者。評選過程中,特別看重「跳脫框架的創新性」和「建構系統永續的可能」。

入選者,不僅限於教學現場的教師和教育工作者,包含校長、行政體系,也包含體制內和體制外的實驗教育體系,還有民間公益組織和以教育創新為志業的社會企業。

本期封面故事,我們將從四個角度來深入報導一百三十個教育創新行動者的故事:

社群:從我到我們。

 

這個暑假從七月初開始,就有好幾場教師自發性的大型教師研習同時起跑。今年暑假的教師研習,更多都已經從單向演講式,轉為各種工作坊,系統思考工作坊、設計思考工作坊、小組專題研究工作坊、開放空間會議等等形式,從老師研習現場風貌的轉變,老師已經親身體會不同的學習方式,這樣的風景很快也會改變教室現場。老師的社群也愈來愈多元,有分科分領域,也有校內和校外,實體與虛擬。

創造:教育不該關在學校,每個人都是教育創業家。

 

愈來愈多年輕人投入教育的創新行列,這些年輕人運用他們的專長:科技能力和新鮮的溝通技巧,很快的抓住學生們的眼光,促發學習的興趣。這些教育創業家,做事沒有框架,也有宏大的夢想,讓人覺得很振奮。製作有趣知識影片的LIS線上教學平台創辦人嚴天浩說,「台灣少一個自己的可汗學院。」沛德國際執行長柯沛寧許願:「我們要做台灣教育界的麥肯錫」,希望可以在五年內達到關鍵翻轉的轉折點。關注偏鄉教育、甘樂文創創辦人林峻丞說︰「我們要讓孩子體會『只要我努力,我一定可以』,」甚至還在就讀雲林科技大學的楊德恩創辦「品格籃球」,希望讓偏鄉學生透過籃球體會生命的熱情;他發下豪語「我要當偉大的學生」。

突圍:走在前端的實驗,化為改變現狀的養分。


從教改後,台灣第一批實驗教育的拓荒者已經累積二十年的經驗,學生也已經長大,他們的經驗值得正在開展的實驗教育取經。今年開學,全台灣也有三所公辦民營實驗小學同時掛牌,誠致教育基金會和縣市政府合作,和一批熱情的公立學校老師,將會為偏鄉教育帶來如何不同的想法?

跨界:體制內外聯手,引發學習無限可能。

 

學習本來就不該被孤立在課本和教室,許多老師帶著學生走進生活,參與世界。宜蘭縣北成國小李易倫老師帶小學生拍紀錄片《田.滿》,記錄宜蘭的田地變化,一起思考我們需要什麼樣的進步。「許多父母親拚了命要照顧保護自己的小孩,其實保護自己小孩最好的方法,是照顧好其他人的小孩。」聖嚴法師對成功大學資工系教授蘇文鈺說的這段話,讓年過五十的他自問:「對於這個社會我還可以有什麼貢獻,讓我的孩子未來可以更好?」觸動蘇文鈺自二○一三年開始,以嘉義縣東石鄉的小村過溝為起點,發揮資訊專長,推動程式教學計劃「Program the World,PTW」,到資源缺乏的學校開辦程式營隊。


學校的老師、校長整合產業或非營利組織的資源讓學習的樣貌活潑有趣,在跨界合作的過程中,也碰撞出更多火花。


二○一七「教育創新一○○」,每一個行動和故事背後都不是單兵作戰。期待教育創新的行動,在台灣從微光成為閃亮的光點,光點串接,不僅讓教育界以外的人看見教育的想像,也讓改變的人看見彼此,一起看見未來教育的希望、一起大膽想像學習的未來。

 

《親子天下調查》

教育創新,幫學生找回學習的熱情


國小到國中 學習動機和成就感大滑落

今年《親子天下》收到350份的教育創新100申請資料中,看到許多老師和相關團體,回顧自己想要改變、希望創新的起點,都是因為看到學生沒有學習動機的現況。因此不管透過改變教學方式,讓學生有更多主動參與的學習機會或是設計從生活中出發的議題,都是希望可以讓學生找回學習的意義感,發掘屬於自己的道路。

每一個家長和老師都期待孩子在學習上可以自動自發,但根據《親子天下》在9月剛開學,針對中小學生的父母做的網路調查,調查結果仍舊讓人憂心。

調查結果發現,在台灣國小階段的家長們對於學生的觀察,不管關於是否愛上學、是否有自信、是否有學習動機、是不是有成就感的態度面向,家長回答都是正面居多,樂觀指數也都高於平均。

但是只要一到國中階段,就彷彿跌入深谷,學生有明顯的負向轉變。

父母最不滿:學校沒有教未來關鍵能力

調查看到21%的父母認為現在的中小學教育沒有教到學生未來需要的關鍵能力是對於現在教育最不滿意的部分。其次學校無法差異化教學和缺少多元課程選擇也是父母對於現在教育第二和第三的擔心。

這一次的調查再度看到台灣中小學生家長的擔心,和學生的困境。

其實政策方向也都往這裡調整,但若是沒有能真正落實和發生改變,這個困境就是教育的危機。

開啟APP閱讀完整內容

親子天下第94期

本文摘錄自‎

教育創新100

親子天下

2017/9月 第9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