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幼兒園群聚 給防疫的三個啟示

別讓金孫變特洛伊木馬

中秋佳節前夕,新北爆發幼兒園Delta群聚,人人風聲鶴唳。疫苗無法讓確診歸零,施打率最高的新加坡也日增百例,「新常態」是全球需要思考的方向。

文—林以璿 攝影—黃明堂


▲孩童感染新冠大多為輕症,卻有可能將疾病帶給社區中的高風險群體。

新北市某幼兒園的Delta群聚案中,眾多幼兒、家人和社區接觸者確診,迄今匡列人數已超過三千人,影響甚鉅。幼兒確診,是很多家長的最大夢魘。對於諸多家長的恐慌情緒,台灣兒童感染醫學會理事長邱南昌指出,重點是「要看怕什麼?」

一、當心病毒隨金孫侵門踏戶

他表示,幼兒感染的症狀都很輕微,幾乎跟感冒沒差多少,家長不需多慮。比較令人擔心的是,感染幼兒成了病毒的「特洛伊木馬」,將疾病帶進家庭、社區,傳染給高風險的老年、慢性疾病成員。

根據加拿大安大略省公共衛生局與多家醫療中心做的研究,零至三歲兒童造成家戶感染的機率,比十四至十七歲的青少年高出約四○%。在本次的新北市幼兒園群聚中,就有孫子將病毒傳染給家中高齡長輩。

邱南昌提醒,台灣有一群寧可不出門杜絕感染、也不肯打疫苗的「死硬派」長者,可能得當心,病毒隨著心愛的「金孫」侵門踏戶。

根據指揮中心統計數據,台灣六十五到七十四歲者完成第一劑接種率為七九.六%,七十五歲以上完成第一劑接種率僅有六九.五%。

二、新加坡經驗:別管歸零了

新冠疫苗也難以完全阻斷疫情,防疫模範生新加坡近日喊出「與病毒共存」的新常態口號。

八三%的新加坡人口至少施打一劑疫苗,是全球施打率最高的國家之一,遠高於最初預估「群體免疫」需要達到的六○%總人口接種門檻。

但超高接種率不是防疫金鐘罩,不敵Delta病毒株強勢入侵,人口數僅台灣四分之一的新加坡,九月以後每日確診者皆破數百人,且數字持續上升中。

不過,來自新加坡的台灣阿斯特捷利康(AZ)總裁陳康偉表示,「現在即使每天百人確診,我們還是正常生活。」新加坡已解除禁止在外飲食規定,商場、餐廳或辦公大樓雖然有人流降載規範,卻沒有強制關閉或停運。
陳康偉指出,歸零已經不是目標,與病毒共處的「新常態」才是未來的方向,「想要達成共處,打疫苗還是重要!」

疫苗重要性從「防感染」變成了「防重症」。新加坡衛生單位指出,完成疫苗接種的確診者,演變成重症的比率不到一%;而未接受疫苗接種的人,確診後重症的比率達六%。

病毒難以滅跡,生活卻無法停擺,歐美多國的防疫態度也逐漸轉向與病毒妥協的新生活。生策會會長翁啟惠就表示,未來除了靠「疫苗」,還需要「口服藥」,才能讓世界逐步恢復秩序。

三、等待新冠版的克流感

中研院院士陳建仁也指出,「口服抗病毒藥物」與新冠疫苗一樣重要。

新冠現有的用藥選擇並不多,無論是吉利德科學公司(Gilead Sciences)的藥物瑞德西韋,或是單株抗體治療,都需要在醫院靜脈注射。

若是如同口服克流感藥物之於流感,在基層診所就能領藥即時治癒病患,「讓患者居家治療,才能遏止病毒擴散,減緩醫院負擔,」陳建仁表示。

美國衛生部六月率先宣布,投入三十二億美元研發治療新冠肺炎的抗病毒藥物,希望口服藥能在年底前問世,讓染疫者在剛發病時,就能及早治療。

目前,研發速度最快的藥廠為輝瑞(Pfizer)和默克(Merck)。雙強皆在本月初宣布,將有望於年底對外公布口服藥的人體試驗結果。

據《紐約時報》報導,美國首席醫療顧問佛奇(Anthony Fauci)期待,未來民眾只要確診新冠,就能到藥局取得抗病毒藥物,自行服用治療。

世界衛生組織官員瑞安(Mike Ryan)坦言,新冠很可能持續與我們同在。若是如此,透過疫苗預防重症,使用口服藥物治療輕症,將成為人類適應新常態不可或缺的左膀右臂。

閱讀完整內容
天下雜誌第732期

本文摘錄自‎

新北幼兒園群聚 給防疫的三個啟示

天下雜誌

2021/第7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