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疫情爆發,雙北進入三級警戒,昨(5/17)天激增333例本土確診病例,累計本土確診病例已達883例。由於確診者激增,為保留醫療能量收治重症患者,指揮中心公布確診者與接觸者十大注意事項,指揮中心防疫醫師陳婉青表示,輕症確診個案請先在家裡不要離開、等候公衛人員通知;在家時維持一人一室,不可離開房間。
記者邱宜君、楊雅棠、黃妙雲/台北報導
▲最近新冠肺炎本土病例激增,指揮中心請輕症患者在家等候。圖為醫院日前演練千人採檢。本報資料照片
較嚴重者 才到醫院採檢
另外,最近各大醫院急診室湧進大量人潮,紛紛希望接受採檢,曾任台北區緊急醫療應變中心執行長的台大醫院急診醫學部主治醫師石富元表示,輕微症狀或無症狀民眾把醫院當成採檢點,徒增風險暴露,也造就急診困境。建議病況較嚴重者才到醫院採檢,避免人跨區移動和群聚。
陳婉青表示,大部分新冠肺炎患者都是輕微症狀,休養後都能恢復,如果確診,請先在家等候通知。還在家裡時,一定要一人一室,避免共用衛浴設備,更不要離開房間,避免與同住者接觸,特別是長者、幼兒、免疫低下者,在家也要佩戴口罩,勤洗手,注意手部衛生。
同時要注意自身身體狀況,發燒可服用退燒藥減緩不適,若出現呼吸困難、持續胸痛胸悶、意識不清、皮膚或嘴唇或指甲床發青,應立即聯繫119、衛生局或撥打1922,依指示就醫,並禁止搭乘大眾運輸工具。
密切接觸者 一人一室隔離
如果是確診個案的密切接觸者,除非有立即就醫需求,建議應在家自我隔離,不要離開住所。隔離期間應一人一室,佩戴口罩、勤洗手,避免與同住者共餐、接觸。要觀察自身是否出現新冠肺炎症狀,如有出現發燒、流鼻水、腹瀉、頭痛、嗅覺或味覺異常、呼吸困難等症狀,應立即就醫或篩檢,並禁止搭乘大眾運輸工具。
無需隔離者 自我監測14天
如果不是密切接觸者,不需要隔離,只要自我健康監測14天,期間有任何症狀、應就醫或前往篩檢,禁止搭乘大眾運輸工具,並告知可能的接觸史。
另外,針對社區傳播時,指揮中心也提出企業因應嚴重疫情持續營運的七大指引。
企業因應疫情持續營運七大指引
1.執行員工健康監測計畫及異常蹤處理機制。
2.落實生病在家休息。
3.彈性調整人力,啟動異地辦公或在家上班機制。
4. 進行空間調整,讓人員保持適當間距,將員工間及與客戶或其他合作夥伴間進行空間區隔。若無法維持社交距離,須佩戴口罩。
5. 員工餐廳須保持桌與桌距離1.5公尺以上或設有隔屏、餐桌設有隔板。若無法落實,以外帶為之。
6. 取消或延後與工作相關的集會或活動或改其他替代方案(如視訊)。請員工勿參加集會活動。
7.部分幼兒托育和學校可能會暫停上課,提供彈性請假照顧兒童。
我是新冠肺炎確診者,應該要注意什麼?
1.大部分的新冠肺炎感染者症狀輕微,休養後即可自行康復,為了將醫療資源留給重症患者,請您先留在家中不要離開,等候公衛人員通知。
2.在家中請單獨一人一室,盡量和家人使用不同的衛浴設備,不要離開房間。
3.在家中請避免與其他同住者接觸,特別是長者、幼兒或免疫力低下的同住家人。
4.請務必佩戴口罩和注意手部衛生(使用肥皂和水洗手,或使用酒精)。
5.若出現發燒症狀,可以使用退燒藥減緩不適症狀,盡量臥床休息和飲水。
6.務必觀察自身症狀變化,若出現喘、呼吸困難、持續胸痛、胸悶、意識不清、皮膚或嘴唇或指甲床發青等症狀時,請立即聯繫119、衛生局或撥打1922。
7.請依指示就醫,禁止搭乘大眾運輸工具。
8.請家人準備食物飲水,不要和家人共餐或共用物品。
9.請使用稀釋後的漂白水或酒精清潔所有經常觸摸的物體表面。
10.電話聯絡密切接觸者(在開始有症狀發生的前三天至隔離前,曾有共同用餐、共同居住或未佩戴口罩下面對面15分鐘以上的接觸),請他們自我隔離並健康監測。
我有接觸到新冠肺炎確診者,應該要注意什麼?
1.如果您與確診個案於症狀發生前三天至隔離前有密切接觸(如共同用餐、共同居住或曾有面對面15分鐘以上的接觸),請先留在家中自我隔離,等候衛生單位通知,除非有需立即就醫需求,請不要離開住所。
2.在家中請單獨一人一室,盡量和家人使用不同的衛浴設備,不要離開房間。
3.在家中請避免與其他同住者接觸,特別是長者、幼兒或免疫力低下的同住家人。
4.請務必佩戴口罩和注意手部衛生(使用肥皂和水洗手,或使用酒精)。
5.觀察自己是否出現新冠肺炎的相關症狀,如發燒、流鼻水、咳嗽、喉嚨痛、倦怠、肌肉痠痛、頭痛、腹瀉、嗅覺或味覺異常、呼吸急促等。
6.若出現喘、呼吸困難、持續胸痛、胸悶、意識不清、皮膚或嘴唇或指甲床發青等症狀時,請立即聯繫119、衛生局或撥打1922。
7.請依指示就前往篩檢,禁止搭乘大眾運輸工具。
8.請家人準備食物飲水,不要和家人共餐或共用物品。
9.請使用稀釋後的漂白水或酒精清潔所有經常觸摸的物體表面。
10.如果您不是密切觸者,則僅需進行自我健康監測14天,如有疑似症狀,請佩戴口罩後就醫評估,並告知可能的接觸史。
閱讀完整內容
本文摘錄自
確診者、接觸者怎辦?注意十大事項
聯合報
2021/第0518期
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