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人帶路,走讀九份地景

在微雨濕潤的季節,我們前往山城一探究竟。

提起九份,大家不免想到老街、茶樓、芋圓,亦或是《多桑》、《無言的山丘》、《悲情城市》等描述九份淒苦的電影。然而隨著時間流轉,九份早已蛻變成完全不一樣的地方。藉由這段旅程,看見隱藏在黃金山城背後的繁華與人文歷史。

在煙雨朦朧的日子上山,原本看不見的山、海,經過一段時間後,在不經意間,慢慢探出頭來,與我們相伴。走在蜿蜒曲折的小徑上,雨聲、雲霧為山城蒙上一層浪漫的美感。隨著Paco、Jasper 的身影悠遊自在地漫步,一起探索九份的美好。

基山觀海亭、九份天公廟


第一站首先來到基山觀海亭,這是Paco 第一次見到雲海的地方,照理來說,九份的海拔是沒辦法出現雲海的,然而就是在這裡,Paco 第一次見到層層交疊的雲海,令他大為震驚。Paco 回想著:「因為雲海與九份結緣,那天早上雲氣很厚,雲海看起來平靜,但其實暗潮洶湧,我被它所懾服,想一看再看,因而離不開,於是像是著了魔般,一再上山,只為那一剎那間的美好。」而九份天公廟則是拍攝夜景、山景的絕佳地點,吸引不少攝影愛好者來此,從這裡可以清楚看見山海一色。

隨後跟著Jasper、Paco 的步伐,一扭身、踏步、轉彎,他們宛如走入自家廚房般熟悉。邊邁步,Jasper 邊與我們介紹:「過去九份多為木造屋頂鋪油毛氈或鐵皮,許多當地居民聊起颱風天,都對當年部分因固定不牢而飛起的屋頂印象深刻。」Jasper轉述著居民苦中作樂的記憶:「現在工程技術進步,居民也會開玩笑說,再也看不到那麼精采的畫面了!」

走著走著, 發現崎嶇小路間隨處可見供奉萬姓公的小廟。Jasper 解釋道:「許多礦工回憶錄都有介紹到,當時有許多人到九份淘金賺錢,但常因為工作環境惡劣,導致許多礦工死亡,當地人擔心他們若無人供奉,會變成孤魂野鬼,因此幫他們蓋廟,有一個容身之處。」

行經一旁的老房子,還依稀可見以前的石頭牆,以及用油毛氈蓋的黑色屋頂。邁入佛堂巷,一階一階慢慢往上爬,與視線齊平的是壓在屋頂兩側的鐵桿,交叉重疊著,是為了防止油毛氈被颱風吹跑。

連嵎


走往最高處,慢慢拾階而上,抵達連嵎。映入眼簾的是,隱藏在雲海之間的幽靜、優美的建築。「連嵎」,意思是黏在山旁邊的角落。Jasper 說道:「關於連嵎,我們想要實現人跟山的關係,因此特意凸顯山的元素。重新整理的時候,我們希望不要有太多裝潢,但又要有台灣的元素,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磨石子,並設計了山與海彼此交錯的線條。地面上一閃一閃的星星符號,呼應夏天夜晚海面上,捕小管的漁船。漁船的燈火在海面上閃爍,就如同星子一般。」

邁進屋子,第一眼一定會被長寬約 2 米的方炕吸引目光,特地設計可以坐在裡面,從外望去山與海,與此呼應的是側邊牆面上掛著Paco 拍攝的雲海。在他的作品中裡,九份不是一個觀光點,而是類似於一個小山城。走進一座山、坐著發呆、看著山林海邊,以及Paco 的攝影作品,徜徉其中。讓奔放、無拘束的想像遊走在空間裡,體會到完全不一樣的氛圍。

而房間內的石頭牆面,比正常的牆壁還厚了20 公分,山下越是喧囂,襯得連嵎越是安靜,沉浸在靜謐、幽靜的深山裡,不被打擾。隔天一早,清晨時陽光慢慢透進來,灑落在年代久遠的木頭上,揚起一層金光,泛著油亮的光澤。

再走幾步,踏進側邊,映入眼簾的是承接九份自然山色的衛浴。透過窗外的光景看見山色、聆聽著溪水聲。牆面的綠色,是不均勻的質地,不用上漆就帶著深深淺淺的光澤,隨著時間變化,呈現出自然的色彩。在光影間,感受著與植物、自然環境的關係,在寂靜的深山中找回與自己對話的空間。

山居247

(上到下,左到右)01 以前九份人會拿甕做釀菜,但如果甕壞掉,丟了又很可惜,於是就把它拿來做成像是鹿港的甕牆。02 卡榫式的八腳紅眠床,以前的人認為紅色的床比較吉祥。同時這也是唯一一張留有整面幾何圖形的古早床。03 左側牆壁是弧形的,乃依照山勢所建成。

走下山,踏著雨聲,步入羊腸小徑,進入山居247 後,猶如發現一個小型博物館,轉角處藏著九份的傳統文物展覽,造型奇異的暖爐、礦火燈、試金石、九份每戶人家必備的藥包,藉此瞭解當地人的生活。

上樓的樓梯,舖滿九份以前的老花磚。走上二樓露臺,可以看到明亮的山與海。Jasper 笑說:「沒有下雨的時候倚著欄杆、看著山海、抽根菸、喝個啤酒,人生圓滿。」而最上層的房間,至今仍然保存著最傳統的紅眠床,撫摸房間內的家具,木造桌椅上鑲嵌著色彩繽紛的工藝,來自前主人阿治的手藝,喜愛木工的他,為山居247 增添一股懷舊風。下樓,一旁的牆面上擺放著以前的老照片,隱約可窺見胡老師與在地居民小時候居住的房子,以及當時純樸、真摯的氛圍,他們始終都追尋在心中的那一份記憶。

「Paco 被九份的雲海迷住;連嵎最前身的民宿女主人,是嫁到九份生活的滿姨;綠光屋主幼時隨母親上山度過童年;山居247 的整理人靈素跟阿治則是被老房子迷住,每個人因為不一樣的原因來去,但共同的是對這山的熱愛。」

「我們的工作就是把每一個人發生在這裡的故事記錄下來。」語畢,Jasper 微微一笑。

綠光

(上到下,左到右)01 舒適的臥榻,搭配窗外的遠景,十分愜意。02 地面上各式顏色的小圖示,偷偷暗示可以在房間看到的風景;白色代表基隆嶼,綠色是基隆山。03 浴池採用五彩磚,為簡潔明亮的空間增添一絲色彩。04 空間中的椅子橫切面、樓梯把手、燈傾斜的角度都是135 度。

「創造記憶的一家人。」曾與綠光生活的鄰居如此說道。綠光述說的是年輕藝術家徐涌誠小時候的故事。小時候在陽台打水仗、到了晚上在露台上彈鋼琴,將窗戶打開,坐到外面吹著風,對他來說都是美好、有趣的童年時光。

《綠光》是涌誠媽媽大學時看的電影,描述著人永遠都在追逐與人相處的關係,主角相信太陽入海的那刻會看到綠光。於是故事所團隊將色彩空間色度圖中,綠光與藍紅光交接範圍的135 度引入,象徵他們一直在追尋的夢想。輕便路上的情侶擁吻、太陽沿著基隆山下來的時刻,種種回憶通通都可以在徐涌誠的畫作中找到。透過他的作品,彷彿可以觸到他對九份的想像。

十多年前涌誠父親將老屋重建成適合看海的房子;而故事所團隊則在每個房間新砌了澡缸跟書架,讓客人可以閱讀、泡澡、看海,擁有屬於自己與放空的時間。希望大家提到九份,不是只有金礦,而是有更多人與自然環境和諧共生的關係,讓身心舒緩、跟山更近。

閱讀完整內容
C³offee 咖啡誌2022/4月 第36期

本文摘錄自‎

達人帶路,走讀九份地景

C³offee 咖啡誌

2022/4月 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