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視元宇宙的到來

元宇宙(Metaverse)是近期最熱搜的關鍵字。為這股元宇宙熱潮揭開序幕的,正是全球用戶最多的社群平台Facebook,該公司在10月28日宣布把公司品牌名稱改為「Meta」,目的很明顯,就是希望外界把臉書當成一家元宇宙公司。

徐千婷■樺晟集團金融事業執行總監


▲元宇宙就是一種3D的擬真環境,人們的體驗是「沉浸式的」,置身其中,臨場感十足。

元宇宙(Metaverse)是近期最熱搜的關鍵字。為這股元宇宙熱潮揭開序幕的,正是全球用戶最多的社群平台Facebook,該公司在10月28日宣布把公司品牌名稱改為「Meta」,目的很明顯,就是希望外界把臉書當成一家元宇宙公司。這個數位分身可以飛天,也可以與魚群同游。即便相隔千山萬水,你的家人朋友同事彷彿近在眼前。就像早期小叮噹的任意門一樣,人們可以無時差立即通往任何地方與人互動(稱為Teleporting)。

在元宇宙中,人們的體驗是「沉浸式的」(immersive),置身其中,臨場感十足。這種體驗與現有透過電腦或手機螢幕的方式截然不同。未來人們將不再低頭盯著螢幕看。網路世界將不再受限於一方小小的螢幕。

為了讓外界理解元宇宙到底是什麼,臉書創辦人祖克柏(Mark Zuckerberg)特地拍攝了一支長達1小時17分鐘的影片,娓娓道來這項革命性的計畫。而經常以誇張行銷手法推廣觀光的冰島旅遊局,也毫無意外地搭上熱潮,順勢推出了模仿廣告片。這部影片被瘋傳,算是一次很成功的行銷。在這部搞笑影片中,有個貌似祖克柏、略帶神經質、自稱是「Chief Visionary Officer」的男子介紹了「Icelandverse」(冰島宇宙),宣揚到冰島旅遊不用帶著超級怪異的頭戴裝置,用眼球就可以近距離觀賞間歇泉,用手就可以觸摸火山岩。

其中有個搞笑的橋段是,男主角泡著溫泉,臉上塗滿詭異的白色面膜。推測這是因為去年夏天祖克柏在夏威夷衝浪時,被狗仔拍到整張臉彷彿倒了一整罐的防曬乳。嘲諷意味十足。

不過,如果你也加入冰島旅遊局嘲笑元宇宙的行列,未來或許有可能成為被嘲諷的對象。有充分理由正視元宇宙的到來。英國《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提出的理由如下。

首先,以歷史為鑑。隨著通訊技術、電腦運算能力與科技的提升,人們的數位化體驗也變得日益豐富。回顧過往,早期的網路是單調的黑色螢幕配上白色文字,其後是視覺化的平面圖片,接著是影音視頻。由此推論,3D會是接下來合理的發展軸線。

其次,許多人早已經進入擬真(virtual)的世界。Google地圖不就是一個例子?裡面的餐廳、道路,都是真實的存在。而遊戲玩家對這種擬真的世界更不陌生。截至目前為止,遊戲(當前最大的娛樂產業)提供了最多這種沉浸式的感受。例如,每個月有2億人上線的遊戲平台「Roblox」中,玩家需要先創建一個代表自己的數位分身(avatar),以第一人視角進行各種角色扮演,包括建造虛擬房屋、收養寵物、與他人聊天等。
其實不只是年輕人喜愛的電玩遊戲,傳統遊戲也可以在虛擬世界中進行。老張可以跟遠在紐約的老李面對面下圍棋、一起打槌球。甚至於,長照機構還可以透過這種方式帶著老人去玉山攻頂。在元宇宙的世界,能想像的、甚至超乎想像的,都可能成真。很多事情都不再是科幻電影的情節。你的數位分身可以跨越時空,飛到高雄跟朋友一起肩並肩聽五月天的演唱會,然後相互擁抱,倒數跨年。

當然,要實現元宇宙世界,需要各種技術,包括5G、雲端運算、AI、全像投影(hologram)、乃至於肌電圖(electromyography)等。還有最基本的AR/VR裝置的提升。這些都需要時間。即便把笨重的頭戴裝置變得輕盈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因為這如同把一台電腦裝進一副普通眼鏡中。

此外,要打造一個完整的元宇宙生態系,需要一個橫跨各種裝置的平台,這也先要有相關標準的設立,以及大量創作人員、開發人員的參與。疊加在這宇宙之上的是用加密貨幣完成支付,以及非同質化代幣(NFT)數位藝術品的蒐藏。由此可知,元宇宙將衍生出各式軟硬體需求,商機可期。

對於少部分的人而言,元宇宙已經是現在進行式;至於對大多數人來說,未來都可能沉浸在這個接近真實的世界裡,工作、學習、遊戲、購物。未來,虛虛實實交互存在,虛擬與現實的區分將失去意義。

當然,一個成熟的元宇宙生態系不會立即出現,在實現之前,一定會有各種挑戰和不確定性,所以,一方面要避開元宇宙概念的短期炒作與追捧,但更重要的是,必須正視元宇宙數位經濟體的到來。在未來的5到10年,元宇宙將會是「the Next Big Thing」。只不過,前述對於元宇宙的描繪尚且可以體會領略,但這個新世界對於人際社會關係將帶來什麼衝擊,就只能留待時間給出答案了。

閱讀完整內容
1222工商時報精華版

本文摘錄自‎

正視元宇宙的到來

工商時報精華版

2021/第12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