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格男人勸敗申論題】我們去選品店買_____?

杜祖業 V.S.蔡孟仰我們去選品店買_____?


風格男人勸敗申論題
採訪・文字=包叔平 攝影=PJ WANG 場景協力=小北百貨(寧夏店)

「買」是生活裡很平凡的行為,用「買」得到必需,用「買」取得理想……

那如果很會「買」很愛「買」,會「買」出什麼可能性呢?封面故事開篇,《Shopping Design》鄭重請到「行走的風格雜誌」杜祖業與「行走的風格選品店」蔡孟仰大談購物經,買技成精之後,哪裡才能滿足他們?什麼樣的店能有讓兩人出手的本事?怎麼樣的店才叫厲害?而「選品店」為何這麼有影響力?「只要有心,處處都能買。」聽他們跟你怎麼說!

在偌大的選品店如小北,兩人依舊眼光銳利,不時在探索好東西。當天最有意思的斬獲應該是如乒乓球拍大的白色電蚊拍,時髦又簡約的設計,讓Marco馬上放入購物籃。
Marco(左)_BUZZ RICKSON軍裝外套(BEAMS JAPAN)。Blues(右)_brilla西裝外套,John Smedley毛衣。
Marco(右)_YAECA牛仔褲(1LDK),OFFICINE CREATIVE皮靴(Mr. Porter)。Blues(左)_camoshita工作褲(United Arrows)。

去選品店買_買買_

SD:不同年齡與人生階段關注的購物目標不一樣?

杜:一定啊!二十幾歲的人應該不想買沙發吧,他們會把目標放在外顯的物件上,娛樂、追求流行等等。但時間久了年齡長了,就會越難被打動:年輕時容易衝動,現在看會覺得「什麼啊!這也還好吧!」因為看多了。

蔡:以前不會想到家裡,會比較想追求穿著、個人配件等等。

杜:以前會追求一些設計師的單品,但你現在可能會發現有些設計師根本來騙錢的,不值得購買。現在反而更在意商品的「誠意」,或是他是否是個有誠意的品牌,但這樣的品牌很少。
蔡:要實用、耐用,用得久。

SD:這幾年著重買的是什麼?

杜:應該是居家生活,或飲食相關類的。

蔡:我的話是杯盤吧。自己有房子的人會比較喜歡買居家用品,大家好像會覺得選品店在台灣沒市場,或覺得店很少。我們幾個開店的朋友有討論過這點,因為台灣人大多租屋,大家沒想把錢花在買家飾品,最後大多花在衣著上。

杜:這大概是全世界的原則,但你看到北歐生活書籍會提到他們重視居家,因為在家的時間長,會覺得花錢買家居品很值得。但在台灣,早一輩或許不是這樣的生活習慣,可能到這一代才有這樣的概念。另外也跟民族性有關,台灣人講求實際與便利性,就像買個水杯,大多數人會覺得買一個耐用便宜的就好,有錢一點的會想買個名牌水晶杯,但會特別去找喜歡的杯子的人很少。

蔡:對啊!就像你爸媽如果聽到你要買白沙發,應該會說「這不是很容易髒嗎!」可是你看外國人在家都穿鞋子走來走去啊,他們也是很自然地使用,而且北歐的配色也都淺色啊!

SD:兩位是衝動型購物的人?

杜:不是那麼典型,但一定會有。我自己是部分衝動與部分深思熟慮組成的。有時候你一直在找某個東西,那種感覺就像你碰到一個人、很喜歡她,但她已婚,那就是時機不對。但有時你在好時機遇到好對象,那不是機率低得很難得嗎?碰到喜歡的東西也一樣,有時候買到破表,或是太重提不動,就不能再買,結果又遇到好物,這也是時機不太對……我想Marco應該也是一樣。

蔡:如果是3C產品會研究一下。例如你這次出國決定一定要買件皮衣,結果逛來逛去沒看到喜歡的,反而買了雙不錯的鞋子或不相關的東西。然後回家發現,自己怎麼買這個沒買皮衣啊!這就是衝動。

杜:我現在比較理智,如果看到不錯的東西,我會再逛一下,給自己時間思考,決定是否要買。但有時候看了沒買,回家拼命想念,最後還是拜託朋友幫忙買回來。

蔡:我也會,有時在網站看到很喜歡的商品,過了幾天後卻沒感覺了,或是漸漸淡忘。

杜:代表這東西不是真的吸引你。

蔡:而且我會被洗腦,例如看到別人po文,或是IG上有許多人曝光同樣東西,你就會好奇「為何這東西這麼受歡迎?」就會想買。所以年輕人的確有會被洗腦的現象,看到一個東西被大家廣為推崇,就想去購買。

杜:而且你會不會覺得,一個東西如果出現在某個你follow對象的po文裡,看了之後會覺得「哇!連他都在用耶!」那感覺會讓這東西被大加分!在購物網站見到可能還沒這麼生火。這大概就是場景式購物,一種情境式的魅力,絕對實用性的商品就不適合,就像iPhoneX就不需要情境,不管在Tom Ford的床上還是在Apple Store,它帶來的吸引力還是一樣。

特別是有些online store,像《KINFOLK》或《Monocle》的選品,他們挑的東西自然也有了光環,如果放到別的網站,搞不好光環就消失不見了。有些東西確實需要情境,產品是立體的,而且各自有好與不好的角度。有光環有魅力的店,會懂得讓這個產品厲害地被呈現。
去選品店買_品味與經驗_

SD:懂得厲害的呈現,代表這個店很厲害吧。你們覺得厲害的店,會有什麼特色?蔡:因為自己是做branding的,我習慣先看店的命名跟logo設計,如果名字取的好設計也好,那sense絕對也很不錯;有些設計就是浮誇,那它的商品也不會太厲害。接著我會看空間,是否會被吸引,以及平面製作物做得如何,再從陳列去推測,陳列真的很重要。

杜:如果是實體店,一定會有門面。門面就像臉,厲害的店不會讓門面流於俗套。商品也很重要,雖然可能會跟其他店重複,但厲害的店會有必殺商品,甚至有自製單品。最近去京都的時候造訪了一間五金店Bolts Hardware Store,很像太原路會有的店,但是是建築師開的,所以你看見的是一個規劃過的五金店,但從門面到空間都很獨特。除了基礎五金,也特選很多Heavyduty的帆布袋,而且店裡還附設小小的Cafe,並賣無麩質食物。我對基礎五金很有興趣,因為在金澤一間店買過老燈泡後,現在就會想再尋找這類物件,所以會到處看看。另外我對食材店也很有興趣。
而且當你逛得夠多,你會有個「嗅覺」:遠遠從店的外觀就能判斷他是否厲害。餐廳也是,如果你夠愛吃,從它開的地段,店的外貌跟賣什麼,大概就能判斷要不要嘗試。無意間發現厲害的店是種樂趣,不過現在資訊太發達,這樣的際遇變得比較難。

蔡:我也會從一間店的選品評斷,有次古道具的Jin介紹我一間吉祥寺的店,空間非常小,東西不多,但看到它有件COMOLI的衣服,因為我很愛這個品牌,瞬間能感覺到這間店的等級大概在哪。

SD:兩位有喜歡逛的店嗎?實體店或網路商店都可以。

蔡:因為工作忙,我自己很常上網逛Mr. Porter。而且我的衣服鞋子都常在網路上買,今天穿的Chelsea Boots就是在Mr. Porter買的。

杜:你敢在網路買鞋?

蔡:我很清楚身上所有尺寸,因為買了十多年了!買錯過很多次,所以袖長、肩寬、鞋碼我後來都研究得非常清楚,現在已經不會有什麼錯誤。比較會有問題的大概就是球鞋,因為鞋長的尺寸不是很一致。

實體店的話我喜歡日本銀座的Akomeya,它不只賣食材賣米,還賣很多生活用品及服飾(還有Levi’s牛仔褲),甚至樓下還有個小餐廳,可以吃到新鮮的炊飯及小缽菜,這種店不是跟流行的,它囊括了生活各層面。就像柏林的MANUFACTUM也是,會賣園藝用品、也賣玩具或生活用品……我在那邊買了很多老玩具,甚至衝動買了一個很帥的工程護目鏡。

杜:你買這些有機會擺出來嗎?

蔡:沒有。

杜:這就是個問題,越買越多都沒拿出來用,久而久之自己忘記。

蔡:的確是很多衣服都沒穿過,忘記有買過,結果一直買一樣的。

杜:我常在思考怎樣是購物的quota,你的生活空間大小與你購買的東西是否能好好呈現出來,如果無法呈現,可能代表你買太多或空間太小,好像就得調整。

蔡:但你出國就是會想買啊。

杜: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辦展,然後一次把它們賣掉,再繼續買新的。

蔡:好方法,我認同。

杜:如果是台北的話,Brush&Green是滿不錯的店,我也喜歡赤峰街的小器系列店舖,特別是赤峰28的植栽選得比較特別,是建國花市看不到的。

SD:世界的選品店中,哪些是你們的心頭好?蔡:我喜歡的店大多在日本,Art & Science和1LDK吧,比較流行一些些的。

杜:Art & Science店主的品味真的很好,他選的品項令人驚豔。

蔡:品味非常高深,他們的自製商品也很厲害,質感好但也非常貴,空間也驚人,南青山那間還開在停車場裡。店裡氣氛有凝結的感覺,店員也很安靜,但你需要詢問商品的時候他們會戴上白手套把商品從架上取下放在一個托盤上,拿過來給你看,很像特別的儀式。

杜:老實說他的商品沒有非常多,量少質精。這樣的店給我的感覺反而不見得是去消費,比較是去感受沈浸在一種氣氛之中。

蔡:對啊,像Graphpaper也是,我手上的MWC軍錶就在這裡買的。老實說這支錶到處都有,也不貴。但這間店的陳列很不得了,整間店看起來空空的,但牆上黑色的門拉出來,所有商品都陳列在裡面,看起來非常過癮。店裡有很多他們跟其他品牌特別聯名的單品,可見店主(南貴之)在這個圈子的地位。
杜:我在里斯本旅行的時候去了一間店A VIDAPORTUGUESA,裡面賣的是葡萄牙土產。他們的土產很精彩:大量精美包裝的香皂、沙丁魚罐頭、復古文具、感冒糖漿、藥草酒……在這種店裡可以感受到他們的日常樣態,甚至有點OldFashion。就像Found MUJI一樣,到處去找不同文化裡的選品,這間店也是一樣。而且他們還會找一些設計師跟老品牌合作,翻新包裝。我曾在日本買到一本書,專門介紹作者發現到的葡萄牙土產的包裝。在蘇黎世也逛過一間店,賣的是當地製的各類文具和事務用品,畢竟在德語區,製品也有德式的作風與氣息,物件的細節很精彩。在國外反而喜歡去找一些特別紀念品的店,而不是大家會買的流行伴手禮。附帶一提,介紹伴手禮最厲害的,首推Louis Vuitton的City Guide,他們會推薦非常獨到的紀念品。

蔡:我也很喜歡美術館或博物館裡的商店。杜:有特色的現在不多了,但京都細見美術館的商店很不錯,當時在那裡看到一組餐具set很喜歡但沒買,後來再回去發現沒了!有時候你不停在追尋沒買到的東西,很像一種déjà vu,覺得「是不是自己在做夢,真的有這東西嗎?」現實和夢境分不清。
杜祖業(Blues)GQ Taiwan總編輯,獅子座。大學唸廣告,興趣既雜且廣(聽說也很會做菜),愛買也很會買,近期買到的好物是一張白色沙發。全世界最推薦的三間店是京都ANGERS、巴黎Merci以及米蘭的raw。
蔡孟仰(Marco)ADC STUDIO及禮拜文房具的設計總監,雙魚座。集玩具迷、雜誌迷、球鞋迷、手錶迷、眼鏡迷和老物迷……等多重身份在一身。巴黎的Merci、柏林的Manufactum以及日本的Art&Science是他的愛店。

去選品店買_態度_

SD:選品店的影響力?

杜:好的選品店會是個好的平台,為一些好東西創造跟消費者邂逅的機會。商品在不同地方價值感也不一樣,一間店的地位也會影響到商品給人的信賴感。現在的消費,要嘛就是家附近買日用品,但如果是逛街買物,那就不只是「買東西」,而是要有更多「體驗」,這將會是實體店的未來。現在很多人已不逛百貨公司,因為逛起來很疲累,很多東西是你不要的。日本很多百貨公司已放棄「全商品」的概念,而讓選品店進駐整個樓層。你看澀谷的Hikarie、京都的BAL,幾乎已是選品店大集合,呈現的感覺不一樣了。

蔡:日本的趨勢就是,除了小店,大集團的商場也用選品店方式規劃,Ginza Six、新宿的BeamsJapan和NEWoMan也是,雖然是類似百貨,但我不覺得像在逛百貨,反而是在其中發現很多厲害的店。

杜:跟台灣的通路結構不同,像NEWoMan這些背後都是大集團,有豐富的資源可運用,而且懂得做不同的包裝。強大的商場企劃力就是日本人的必殺技,而且他們持續在做新的mix&match。

蔡:其實我覺得選品店在城市裡擔負很重要的角色,就是增進觀光。禮拜文房具很多的客人來自日本、香港,而我們旅行也都常在找特別的小店。觀光是很大的收入,所以日本很多店的誕生,都有思考到如何讓旅客造訪。如果這些選品店有競爭力,就能吸引更多人造訪。所以一間店有自製商品很重要,且不只是想到讓當地人造訪,也很重要。政府應該試著去支持這些店。

而且我發現,在日本的各大類型的選品店裡,賣陶瓷是近期的共同趨勢。

杜: 其實那不只是為了銷售, 也是很好的decoration。放一些homeware或食材,可以營造生活感。像南青山的Bloom & Branch東西選得很好,店裡還有個方形的咖啡吧,可以喝手沖咖啡。這些店的背後都是大商社,Niko And…也是,通常橫跨各領域,這也是他們做選品店的優勢。不過大集團旗下的跟獨立性店舖的特質,仔細看還是有差,像Art & Science跟小林和人的店就真的比較獨特。

去選品店買_自由_

SD:在選品店買東西的最大享受?杜:就像是個厲害的朋友在對你分享他的見識,所以你接觸對方的時候,同時也會被他啟發,那是非常personal的touch。

蔡:人生很多時候沒有很大的自由,但是買東西的時候你能擁有選擇權。這也是為何網路購物很受歡迎的原因,從頭到尾沒有人可以限制你,你可以決定自己想要的。

杜:但這樣會有罪惡感。(大笑)我有一個Steel的大帆布袋,我會用它裝買來卻沒拆封的物件,最近整理這個袋子,發現裡頭還有兩年前在米蘭買的、未拆封的花器(震驚),當下就黯然離去,覺得自己要好好反省,不該再買。

蔡:買完東西是會有罪惡感,但我會跟自己說「接下來要好好努力賺錢」,用正面的方式去看待,不要抱怨人生,好好地工作,好好買東西。

杜:常常看到喜歡的東西,就算很重,費盡千辛萬苦也拼命提回來。畢竟跟著你千山萬水同行的東西,你會有種特別珍惜的情感。

蔡:所以寄送服務,會幫商店加很多分(然後買更多)…閱讀完整內容
Shopping Design-2018年1月號

本文摘錄自‎

我們去選品店買_____?|

Shopping Design

2018/1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