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輕忽維生素D 防止晚期癌症有益

每天享受陽光普照15 分 就不怕缺乏

人體可自行產生維生素D,理論上只要充分接觸陽光,身體就能獲得足夠的量。但是你喜歡曬太陽嗎?如果不喜歡,就得小心了。

撰文.楊雅馨
維生素D是人體重要的荷爾蒙,也是不可或缺的營養素。它可以協助調控身體的肌肉骨骼、免疫、心腦血管、內分泌、生殖、神經系統,與骨質疏鬆、癌症、高血壓、肥胖、不孕、憂鬱症等疾病息息相關。

愈來愈多的研究也發現,補充維生素D對癌症的輔助治療是有助益,例如《美國醫學會雜誌》研究指出,服用維生素D3(以下簡稱維生素D)補充劑,可以使晚期癌症(包括轉移性或致命性癌症)的發生率降低十七%。

不過,台大醫院創傷醫學部主治醫師韓吟宜指出三個關鍵因素——病人的身體狀況、癌症的複雜性、如何補充維生素D,決定了病人能否得到明顯的療效。

靠食物補充不如透過皮膚轉化

維生素D就像金鐘罩,是唯一可以直接調控人體高達三千個基因的營養素。然而,想要維持體內足夠維生素D,縱使每天努力吃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包括高脂肪魚類(鮭魚、沙丁魚、鮪魚、鯖魚、秋刀魚)、蛋黃、奶製品、經日曬的菇類或黑木耳,也只能提供一○%到二○%的需求量,剩餘八○%需要陽光中的紫外線B,將人體皮膚中的膽固醇前驅物維生素D是人體重要的荷爾蒙,也是不可或缺的營養素。它可以協助調控身體的肌肉骨骼、免疫、心腦血管、內分泌、生殖、神經系統,與骨質疏鬆、癌症、高血壓、肥胖、不孕、憂鬱症等疾病息息相關。愈來愈多的研究也發現,補充維生素D對癌症的輔助治療是有助益,例如《美國醫學會雜誌》研究指出,服用維生素D3(以下簡稱維生素D)補充劑,可以使晚期癌症(包括轉移性或致命性癌症)的發生率降低十七%。
不過,台大醫院創傷醫轉化為維生素D,也就是說,得靠曬太陽來補足。但是你有每天上午十點至下午兩點間,不擦防曬,讓身體四肢充分曝曬在陽光下十到十五分鐘嗎?韓吟宜說:「事實上,現代人的工作及生活型態,是很難做到曬足太陽,加上飲食不均衡,人體維生素D不足的發生率就相當地普遍,而且生活上的壓力,也會消耗體內的維生素D含量。」

根據二○一八年永越健康管理中心的健檢紅字報告,維生素D不足是十大健康警訊第一名,比率達七一.一%。在女性族群中,更是排行第一的健康警訊,比率高達七六.六%;在男性族群,是第二名的健康警訊,比率達六八.五%。

既然維生素D不足的問題如此嚴重,那麼是不是每個人都需要做維生素D的檢測,也就是抽血檢驗血中維生素D指標—— 骨化二醇?韓吟宜認為有其必要性。目前健保不給付這項檢驗,需自費約五百五十元到一千元不等。她也提醒,血中骨化二醇數值會隨著身體狀況、環境壓力而有所波動,就像血糖、血壓一樣。
美國內分泌醫學會把血中骨化二醇濃度在二十ng/ml以下,定義為維生素D缺乏;二十一至二十九ng/ml,定義為維生素D不足;三十ng/ml以上,定義為維生素D足夠。至於超過多少才算是異常?一般以大於兩百ng/ml稱之為「中毒」,臨床上並不常見。

挑選營養品關鍵字找「非活性」

衛福部國民健康署建議,成人維生素D每日攝取量為八百至兩千IU(國際單位)以因應人體生理運作所需。雖然從日常生活中提升體內維生素D含量才是王道,但若不方便日曬,還是需要藉由營養品的補充來矯正維生素D不足。然而,坊間維生素D營養品種類繁多,該怎麼選?

韓吟宜建議選擇液態油劑的營養品,以椰子油萃取的高純度中鏈脂肪酸作為溶劑,且標示之劑量單位為IU的「非活性」維生素D。讓身體各組織能依其所需,自行將攝入的「非活性」維生素D轉化成「活性」維生素D,以方便各層面生理調控之運用,包括免疫系統等功能。這種方式也比較安全。

她也提醒,若選擇單位標示為「μg」的「活性」維生素D藥品,則會直接調控血中鈣、磷的平衡。這種活性維生素D藥品須經醫師處方,遵循醫師的指示,才能安全服用。然而,不論是選擇非活性的維生素D營養品或活性維生素D藥品,在食用或服用期間,都應避免同時補充鈣片,以防導致高血鈣併發症的風險。

維生素D是來自陽光的美好禮物,而陽光,是支持我們生命的重要元素,下次看到太陽別躲了!

閱讀完整內容
今周刊第1291期

本文摘錄自‎

別輕忽維生素D 防止晚期癌症有益

今周刊

2021/第129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