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拚全英語授課為何哀聲四起?

大學開學一個多月了,元浩(化名),這個學期開設的網頁設計課只有20個學生選修,只剩上學期的4成。他的語氣有些無奈,「應該是學長姊都會跟學弟妹講,這堂是全英文上課。」

元浩任教於某私立大學的多媒體設計系,原來只是負責教影像、使用者介面設計,豈料去年起學校為了爭取教育部經費,開始要求每個系都要開出全英文課程(English Medium Instruction,EMI ),但系上放眼望去,只有他至少在國外念過博士,於是全系唯一的重責大任就落到他頭上。

這幾個學期,他的壓力比過去增加了至少一倍。元浩說,課堂上的學生英文程度落差甚大,雖說是全英授課,但其實他還要另外把上課內容用中文全部重講一次、錄影傳給同學,但這等於上課時間至少翻倍,更別提重編英文講義、投影片的時間。

操勞後的效果好嗎?他坦言系上不少學生,當初是透過高中時的設計作品或電競成績入學,當初篩選時不一定是看成績,「 這或許對前段大學比較適合」, 全部都要用英文上課,讓不少人倍感壓力。


▲為達到「2030雙語國家」政策目標,教育部補助各大學進行重點培訓,各校為爭補助也想方設法符合教育部指標。圖為義守大學打造全英語環境。(義守大學提供)

雙語國家立宏願,大學爭補助拚開EMI

像元浩這樣老師挫折、學生懵懂的情況,此刻在全台大學裡逐步上演。

行政院在2018 年通過「2030 雙語國家」政策,教育部並在大學部分選列重點培訓名單,裡頭包含台灣大學、台灣師範大學、成功大學、中山大學4 所學校,以及政治大學、中央大學、逢甲大學、元智大學等25 校的41 個學院,目標是2030 年時,該校一半的大二學生,修的課程要至少50%是EMI授課。

另一部份是普及提升計畫,包含彰化師範大學、大葉大學、致理科技大學等37所大學,目標是2030年時,至少有1成大二學生修過2門以上EM 課程。

上述2 計畫在今年便砸下近6 億元經費,補助大專校院達66 所。儘管參加與否是由學校自行申請,但大學經費普遍捉襟見肘下,這筆預算也讓各大學趨之若鶩,想方設法符合教育部指標,其中, 台師大國文系、淡江大學中文系日前招聘教師開設EMI 課程,引發軒然大波, 高教界除了為極端情況吃驚外,更擔憂當EMI課程逐漸蔓延到各系必修時,將引來另一波亂流。

「 用英文上微積分有多少人會被當?」

這樣的情形也已經開始發生。旭峰(化名)在一所私立大學擔任系主任,2年前學校要求各系開EMI課程時,他勉為其難開了大一選修課,但後來校方又要求在大二必修課開EMI,這下可頭大了,眼看必修只有基礎理論、寫作課, 寫作不可能開EMI,但理論課是後面所有課程的基礎,「用EMI 如果教壞了,之後怎麼學?」

回顧第一年EMI 授課時,光是專有名詞、術語就已經讓學生頭痛連連,更遑論課堂互動,最後只能半中半英,老師用英文講課,再用中文帶討論、發問, 一年下來,他認為學生不但英文沒有進步,就連專業知識的吸收都遇到問題。

台北教育大學語文創作系副教授楊宗翰指出,少子化衝擊下,今年不少老牌私校都出現近半的招生缺額,未來入學標準恐怕會越放越寬鬆,他過去在私校任教時就已經感受到,學生連中文表達、書寫的能力都有問題,何況用英文?他認為,教育部要求的標準,像要有幾個學分、多少比例的EMI 課程,對大學來說都可以達成,但到底是不是真的EMI、學生是否有所收穫?還是學生畢業發現所學空洞,最後只是數字好看?

不只私校端頭痛連連,前段公立大學也不乏質疑。台大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院長廖咸浩便反問:「現在大一微積分被當的有多少人?改用英文上會怎麼樣?」

獨尊英語回不去,星港真是「雙語理想國」?

姑且不論所謂雙語,為何最後都是集中在英語和華語,單就英語、華語的組合,廖咸浩便以新加坡、香港兩個最被台灣視為「 雙語理想國」的案例指出,所謂雙語國家是不可能的幻想。

廖咸浩說明,新加坡族群複雜,過去李光耀時期定調區分出英語及母語,英語是在公共場合使用,母語則有文化傳承功能。然而星國教育部1978 年的吳氏報告(Goh Report)便指出英語、母語雙贏不可能,最終造成雙輸,轉而變成英語為主的策略,儘管後來政府又力推華語,但到2019 年時星國教育部再度統計,發現即使在華人社群裡,也有超過7 成家庭在家是用英語溝通。

另一個案例是香港。廖咸浩指出,過去香港中學全面開放英語授課,但英國、港府多年來的研究都顯示,使用全英文學習其實超乎大多學生能力,也導致許多學生喪失學習興趣。九七回歸以後, 港府評估僅有114 所學校有能力全英語授課,其餘300 所學校必須改以中文教學,但遭遇家長強烈反彈,在香港大學皆以英文授課情況下,家長擔憂學生從此失去上大學的機會。而從星港案例可以看出,推動雙語政策下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獨尊英文,反倒讓本國語言弱化。

他也指出另一個問題是師資,儘管大學裡,不少教授都是在海外取得博士學位,「 但不是會講英文,就可以用英文教書」。大學課堂上要解釋深奧知識,也要跟學生互動,這些都是所謂教學技巧, 但當用不熟悉的語言教學時,這些技巧都會消失。

「一體適用是災難」,教師籲政策執行更細緻

東吳大學政治系教授陳立剛從2013 年時,便自行開設EMI 課程講全球化公共政策,儘管對推動EMI 課程大力支持, 但他也同意,教師要進行EMI 課程前必須有更多支援,如他自己也試歷經4、5 年的摸索,更曾到澳洲進修才終於慢慢上手。

陳立剛以過來人經驗坦言,學生英文程度良莠不齊是最大困擾,「 但他英文不好不是我的責任」,EMI課程的目的不是教英文,是用英文當工具學習知識。陳立剛強調,應該讓學生自由選擇,然而目前不少學校的做法,卻是一口氣要求各系都要開課、學生都要選課,結果就是老師、學生都痛苦。陳立剛建議,政策運作上應該更細緻思索,比如要求學生具備一定英文能力才能上EMI 課程,在此之前則可以規劃補救課程、相關英文課程,讓不同程度的學生有機會橋接。

在雙語國家政策上路前,各大學早就都有自行規劃EMI、雙語課程,不少科系也有全英授課的專班。而中國文化大學大眾傳播系主任王翔郁指出,目前透過政策推動下,問題就是「有人做,大家都要做」,透過經費引導,導致各校都要一體適用。

但王翔郁舉例,教育部在2014 年時推動各級學校「服務學習」課程,不少學校紛紛將服務課訂為畢業門檻,但結果堪稱一場災難;像他當時跟社福機構合作,但機構根本容納不了這麼多學生, 最後頂多是叫他們跑腿買便當、掃地就交差了事,完全偏離服務學習的意義,許多政策儘管立意良善,但如果全體強制執行,最後就是災難一場。
參與教師質問:推動EMI的目的到底是什麼?

學習文法、句型、語境的英語課,和用英語學習其他科目,畢竟是完全不同的兩件事,目前執行方式也讓參與教師無不反問:推動EMI 的目的到底是什麼?

翻開行政院的雙語國家政策計畫書,目標說明寫道:「為厚植國人英語力, 提升國家競爭力,推動各項措施,培養更多的本土雙語人才,擴增台灣人才之國際溝通能力及國際化視野,以提升人才與產業國際競爭力。」

對所謂培育雙語人才,廖咸浩重申質疑,看到新加坡、香港前例,台灣更應該思考目前做法的後果。廖咸浩說,尤其當大學的EMI課程比例越來越高時,國高中端也會越來越恐慌,擔憂英文不好不能上大學,最後就是資源越少、越難有機會碰觸英語的家庭會吃虧,執政者務必再度思索:「推動EMI的目的到底是什麼?」 閱讀完整內容
新新聞2022/11月 第1861期

本文摘錄自‎

大學拚全英語授課為何哀聲四起?

新新聞

2022/11月 第186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