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益生菌帶給身心正能量
精神益生菌不容易開發,就像大海撈針, 必須有系統、循序漸進地篩選, 才能找到有臨床價值的菌株。 「菌腦腸軸」理論提出將近十年, 由動物試驗到臨床試驗, 近年總算開始看到一些可靠的突破。 一百多年前的一九○九年,倫敦的心理醫生諾曼(Norman)給憂鬱症病人喝乳酸菌發酵乳,認為效果不錯,建議其他醫生何妨一試。科技作家羅根(Logan)博士二○○五年在《醫學假說》(Medical Hypotheses)期刊上,也提出益生菌可做憂鬱症輔助治療的想法,這本期刊就是喜歡刊登天馬行空、但有相當依據的創見。二○一一年,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的貝希克(Bercik)教授,首先提出「菌腦腸軸」的名詞,他說:「可喜可賀,腸胃病學家終於知道腸道菌不只作用在腸道」。我們台灣的陽明團隊,也差不多那時候在經濟部計畫支持下開始衝刺。我們提出的計畫目標是開發對憂鬱症、自閉症、妥瑞症、腸躁症有幫助的益生菌,那時甚至還沒有精神益生菌(psychobiotics)這個名詞。 「精神益生菌」,是愛爾蘭科克大學的戴南(Dinan)與克萊恩(Cyran)兩位教授在二○一三年提出的名詞,他們最初下的定義是:「一種活的微生物,適量攝取時,對有精神心理疾病的病患會有精神益處」。很明顯,這是從醫藥角度下的定義。二○一六年,牛津大學的柏內(Burnet)教授再和他們一起將定義修改為「能影響菌腦關係的有益微生物(益生菌),或有助這些微生物生長的物質(益生元)」註2,居然把益生元也包了進來005。這兩個定義我都不太欣賞,第一個太偏醫藥角度,第二個又包山包海。能影響菌腦關係的菌或物質太多了,如果照這個定義,我真不知道psychobiotics要如何翻譯,總之就不能譯成精神益生菌了。 二○一六年十二月,第一屆菌腦腸軸國際研討會在荷蘭阿姆斯特丹舉辦,主題是「心智、心情與微生物:架橋基礎研究與醫療應用」,會議最後的小組圓桌討論主題是「自閉症、憂鬱症及巴金森氏症」。幾乎沒有宣傳,就聚集超過三百多位專家學者,精神益生菌原本鴨子划水的研究競爭,一下子浮上檯面,距今還不到五年。 精神益生菌在近三年來快速擴展市場,全球權威的市場調查機構Future Market Insight於二○二○年發布「精神益生菌營養補充品市場:全球產業分析及未來十年機會」的評估報告中,列舉出全球十大精神益生菌關鍵企業,包括:益生菌老牌企業Lallemand、BioGaia、杜邦,還有我們台灣的益福生醫,都列名十大。但是其他六家卻都是市場行銷企業,連益福生醫在歐洲代理商之一的Neuraxpharm,居然也列名十大。而我評價很高的愛爾蘭Alimentary及荷蘭Winclove公司,反而沒有列名。 這份名單在我看來,是市場行銷占比遠高於技術研發,也意味著曾幾何時,精神益生菌戰場已經跳脫研發,進入市場行銷競爭了。我在這章要先闡述精神益生菌最重要的市場——微鬱世代的壓力紓解,然後列舉我心目中的精神益生菌關鍵企業和他們的王牌菌株,最後才深入討論精神益生菌在各種精神心理疾病中扮演的角色。
你是「微鬱一族」嗎? 大家都由憂鬱老鼠模式著手開發精神益生菌,我們團隊也是先由憂鬱切入,然後向自閉症、巴金森氏症等疾病拓展。雖然能夠幫助各種憂鬱、躁鬱、自閉、巴金森氏症等病友,我非常感恩,但我開發精神益生菌的初衷,其實是希望幫助那些始終處於慢性壓力、心情鬱悶的民眾,讓他們能夠自在地與壓力共處,降低壓力對身心的戕害。這種人還真不少,我稱之為「微鬱族」,不能稱為輕鬱,因為輕鬱症和重鬱症一樣,都是醫學上的正式病名註3。 中研院的鄭泰安博士用「華人健康量表」,在一九九○年到二○一○年間,調查九千多位民眾的一般精神障礙(common mental disorders)比例,結果發現台灣人居然有二三.八%是一般精神障礙006。這個健康量表只有十二項問題,前五項問最近有否有「經常頭痛、心悸、胸悶、手腳發麻、睡不好」等症狀,後七項問「是否重擔壓心、對自己沒信心、神經緊張、與親友相處、前途茫茫、生活無望、擔憂親友」等心理問題,只要勾選三項以上,就算是有一般精神障礙。這標準會不會太低?但是這項研究是發表在超一流的《刺胳針》期刊,研究品質掛了保證。所以,別懷疑,你勾了三項以上,就是精神健康不達標,就是微鬱一族成員了,甚至我認為只要前五項及後七項中,各有一項就是微鬱了。 上述量表是從負面症狀,評估我們的負面情緒;國際上訂定精神健康標準時,卻是由正面積極的角度來思考。WHO認為:精神健康的人,要「能應付正常生活壓力,能有效率地工作,能對社會有貢獻」。加拿大成癮與精神健康中心(CAMH)則認為:精神健康指「能應付挑戰、享受生活的能力、面對困難的態度」,是不是很積極陽光?精神健康不是消極地不生病,而是能夠積極地享受生活,努力工作。WHO推動精神健康有一句標語:「補起破口,勇於關懷」,就是呼籲我們改正不重視精神健康的態度,勇於關懷「自己」的精神狀況。所以由正面的角度看,如果你達不到WHO或CAMH的標準,當然就是微鬱族成員。
影響精神健康的最大因素是長期慢性壓力。其實,壓力並不一定是反派,我做了三十幾年大學教授,不管現代教育理論怎麼說,我總認為做老師的就是要給學生適當的壓力,誘發學生的動力及潛能。其實陽明大學的學生多數從小就是在壓力中走過來,未來還要在更大的壓力環境中奮鬥。適當的短期壓力能刺激交感神經,激發戰鬥或逃跑機制,心跳加速,血壓升高,幫助我們奮起作戰,擺脫危險。有學者甚至認為:小朋友接種疫苗前緊張哭鬧,對疫苗效果都有加強作用。 史丹佛大學的麥高尼格(McGonigal)教授,在她著名的Ted Talk演說中談:「如何讓壓力成為你的朋友」,瀏覽人數超過兩千萬。她的演說教導我們注目壓力的光明面,她說:
「過去一年裡承受相當大壓力的人,死亡風險增加了四三%,但如果他們認為壓力是有益無害的,則死亡風險甚至還低於那些低壓力的人」。 慢性壓力會促使腎上腺持續分泌壓力荷爾蒙——皮質醇(cortisol)。皮質醇被稱為「公共衛生頭號大敵」,長期偏高,會降低免疫,促進慢性發炎,牽動一連串的代謝疾病,以及憂鬱、失眠等一連串的精神症狀。健康人的血液皮質醇濃度,呈現如下圖黑色實線般的晝夜起伏,早上起床最高,然後慢慢下降。灰色虛線就是壓力過高的人,皮質醇經常維持偏高水準。情緒高亢,不斷趕進度,睡眠不足,再繼續緊繃下去,就會落到灰色實線的光景,腎上腺衰竭,皮質醇拉不上來,精疲力竭。就是因為
我們不容易覺察到慢性壓力一直在傷害自己,皮質醇一直偏高,以至於壓力帶來的慢性代謝及精神疾病越演越烈。 皮質醇晝夜節奏
重鬱症及輕鬱症至少還有明顯的症狀,但是微鬱卻只能靠自己的警覺。我們團隊積極進行好幾項精神益生菌對亞健康人的影響,除了用各種量表評估壓力、憂鬱、焦慮程度外,也會分析唾液的皮質醇濃度、血液中的發炎指標、糞便中的腸道通透性指標。很多人要看到這些量表及生化分析數據,才知道自己早就是微鬱一族。我在序章中說:益生菌2.0的新思維,就是「不再順著感覺走,相信科學數據怎麼講」,如果你是微鬱一族,我希望我們在精神益生菌投入的研究,能夠協助你接受「精神益生菌對舒緩壓力有幫助」的新思維。 記得多年前看過一篇文章,講一個人被老虎追趕,跌落懸崖,攀在崖壁,下面還有獅子等著,這時候居然還能夠去欣賞山壁上的小花。我覺得,精神益生菌就是讓我們在高速轉動的生活工作中,能夠從腸道中多少去壓低不斷飆高的壓力荷爾蒙(皮質醇)及發炎反應,幫助我們多少保有享受生活的一點玩心。「而今識盡愁滋味,卻道天涼好個秋」,辛棄疾這兩句著名的詞,蠻可以傳神地呈現我這個意念。精神益生菌幫助我們在識盡愁滋味時,還能以略帶落寞但輕鬆的心情,去欣賞天涼秋景。
閱讀完整內容本文摘錄自
益生菌2.0大未來
蔡英傑
由 方舟文化 提供
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