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調查】高成長好公司25檔穩穩賺

台股納入MSCI 以來,發現股價翻倍的祕密

7 月外資在台股大逃殺,累計賣超2800 億元,創10 年新高;然而,投資人卻可能沒發現,有些績優股,外資正在逆勢加碼。

其實,長線來看,外資對個股的態度往往能反映出企業經營體質的變化。《財訊》與台灣董事學會合作進行總調查,針對2004 年台股全面納入MSCI 新興市場指數以來,個股市值與外資持股的變化,發現原來台灣「高成長100」好公司長這樣。只要解開這個密碼,你也可以跟著外資穩穩賺。

七月,台股遭逢十年來最大外資出走潮。受全球悲觀貿易戰氛圍衝擊,七月底外資賣超台股累計金額達到二千八百億元台幣,創下二○○八年金融海嘯以來的新高紀錄。過去備受外資看好的大型科技權值股如鴻海、台積電,更分別遭賣超逾八十萬張、四十萬張,淪為亞股頭號提款機。

▲台灣董事學會與《財訊》合作,邀請台灣最大外資投資法人貝萊德投信、證交所、外資分析機構花旗環球證券、中租控股,分享企業提升價值的祕訣。

但即使如此,台灣加權指數至今仍站在季線一○九一三點之上,不只看出內資撐盤力道強勁,也顯示過去沒有得到外資太多垂青的傳產、消費品以及中小型股,在這一波輪動當中,竟以營收獲利高成長、高股利率、低本益比等優勢,獲得外資回頭加碼,未來極有可能搶下大型科技權值股的風采,成為法人投資新寵。這一來一回之間,究竟有什麼奧祕之處呢?

 

祕密一》
中型利基高成長公司 將成投資主流
台灣董事學會今年與《財訊》獨家合作調查,發掘下一波台灣企業投資價值。台灣董事學會發起人暨常務理事蔡鴻青觀察,過去台股以中小型股為主力,家族控股居多,很少對外資溝通;但在○四年起,台股全面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後,外資開始注意到台灣市場的優勢與特色,去年底外資投資台股占比來到史上新高。十三年來,許多公司更借力使力,不但引外資之力讓自身的市值從中小規模「轉大人」,也藉此引進國際資源,成功創新轉型,讓台灣企業更有能力與全球競爭。

透過數據分析,蔡鴻青統整○五到一七年的十三年間,台灣上市櫃公司的營運狀況、獲利能力、財務結構,以兩個門檻──市值五億美元和五十億美元,將企業分成三組規模:三十六家市值五十億美元以上的大型公司、二二九家企業為五億到五十億美元的中型企業,以及一三八三家小型公司。

若強調成長力道,就會發現這十三年間,從小型變中型的企業有九十二家,中型變大型的企業則有十七家。不列入金控的前提下,蔡鴻青將這些公司定錨為台灣「高成長一百」。

其中,小型企業轉中型企業組市值成長幅度比較高,但營收、淨利、股東權益報酬率等獲利數字,中型轉大型企業組卻是同儕的一到二倍。「研華、可成、台達電等近來積極創新轉型,產品也具有國際競爭力,很有機會成為台股一線明星。」蔡鴻青分析。


高獲利還能持續高成長的好公司,外資當然也不會放過,十三年來,中型轉大型公司的外資持股成長了近四○%,小型轉中型公司的外資持股成長率更超過二○四%。因此法人還是偏好中型轉大型企業,平均持股比率達四三%,小型轉中型企業則只有二七%。

光學龍頭大立光便是一例。一位美系外資分析師坦言,大立光於○二年以每股二○五元承銷價掛牌上市後,國際投資人雖然知道它很賺錢,卻因大股東持股集中、財務透明度不夠高等因素,一開始買進意願並不高。後來隨著智慧型手機照相鏡頭升級趨勢確立,大立光以持續強化研發、拉高技術門檻等策略經營,逼得分析師一定得寫報告,而國際投資人持股意願也愈來愈高,進而拉抬大立光的整體市值,成為這十三年來市值成長幅度最大的公司。

祕密二》
具創新轉型力 傳產、消費價值顯現
雖然,調查顯示十三年來個別產業結構比率變化不大,但帶動成長的主力卻不若外界想當然耳地以科技為重。

蔡鴻青指出,儘管科技業為台股的主要動能,權值和家數占整體近半,過去十三年市值也有一.二倍的成長幅度;但傳產類股市值成長率卻高達一.三倍,消費品的市值成長更達二.二倍,家數更占整體高成長公司中的逾半比率。

 

統一集團便是最佳典範。統一集團董事長羅智先接班後,持續落實減法政策,去年更大動作處分中國星巴克業務,法人曾憂慮統一難再有成長動能,但統一集團第一季仍繳出八.五%的營收年增率。旗下統一超、統一實、太子也被都納入高成長一百的企業榜單當中,是本次調查子公司入榜最多的集團。

細究起來,傳產和消費類股的營收其實是微幅下降,但淨利卻有長足的成長,顯示該產業的高成長,主因在於成本結構優化和業外收入增加。蔡鴻青直言,這是台灣傳產的最大競爭力,但創新轉型必須持續,否則很有可能會成
為未來隱憂。

祕密三》
落實公司治理 才能贏得市場信賴

一位外資法人觀察,儘管科技類股亦有如鴻海集團和聯電聯家軍,旗下有許多上市櫃小金雞,但考量到集團整體業務創新利基不夠突出,交叉持股複雜、利潤分配政策不夠透明等因素,外資投資意願低,市值成長也就相對有限。

另一個有效推升市值整體成長的隱形關鍵,則是近期台灣上市櫃公司提升公司治理與善盡企業社會責任的間接效益。

「辦理公司治理評鑑、要求編製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電子投票全面上路後,外資有看到台灣的決心,也愈來愈願意投資台股。」證交所總經理簡立忠表示,國內已有九十五家機構投資人簽署盡職治理守則,有助於管理台股交易秩序並推升企業營運質量,呈現正向循環。「做公司治理要花成本,但是要吸引外資、提高公司價值,公司治理就是基本。」簡立忠說得直接。

葡萄王去年爆發家族內鬥醜聞,外資持股水位一度因此降了一成,但今年又獲回補。葡萄王董事長曾盛麟表示,主因在於公司積極與外資溝通,並以超出一般標準的公司治理成績自我要求,才重新贏回法人信賴。

「我們和公司經營者溝通時,不是直接下指導棋,而是詢問他許多執行細節,提醒各種風險,因此公司經營者必須意識到外界對企業的社會期待,並願意積極溝通。」李豪指出。

祕密四》
跟著外資挑好公司 聰明買惦惦賺

最後,今年以來外資雖
然大舉賣超台股,但在台灣高成長一百公司中,仍有近半數逆勢獲得外資持續加碼。本刊精選其中最具投資潛力的二十五檔個股,讓讀者有機會早外資一步投資台灣最有價值的企業。如統一、葡萄王、華新科等公司,在近期的外資逃殺中,市值反而持續逆勢成長,可見已成外資長線看好的標的。

精選標的中,又以中型消費品和傳產企業的表現最突出。其實在調查中也發現,過去十三年,外資重押大型科技股,但若從股東整體回報和股東權益報酬來看,消費品和傳產企業對股東的回報率都比科技股來得高,可見外資還沒發現其投資價值。更難能可貴的是,台灣高成長一百公司的股利配發既高且穩定,提供了穩健的下檔保護,可惜過去不僅外資輕忽,內資也沒掌握這個投資機會。

有「台灣先生」之稱、三十年來持續向全世界機構法人推薦台股的花旗環球證券台灣區研究部主管谷月涵則提醒,外資減持台灣是全球投資風向,不能就此定論外資看壞台灣;在大環境多重影響下,台灣中小型股想要創造翻倍的股價與市值,不僅要更精進研發、優化利基,也要做好外資溝通,才有機會借力翻身轉骨,再創企業價值。

台灣最大外資投資機構法人貝萊德投信,旗下主動加被動投資台灣部位達三百億美元。台灣貝萊德投信董事長李豪(Leo Seewald)指出:「貝萊德在全球投資規模達六兆美元,有九成的部位是長期投資,報酬率當然是我們首要關注的,但既然是長期投資,我們當然也會關注企業怎麼回應社會需求、利害關係人。」…閱讀完整內容

《財訊》561期

本文摘錄自‎

高成長好公司25檔穩穩賺

《財訊》

2018/8月號第56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