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確定年代 穩中求勝理財術

先鎖住固定現金流 攻守有序無後顧之憂

不確定年代 穩中求勝理財術


疫後復甦帶來多年未見的高通膨,迫使美國聯準會強力升息因應,與此同時也引發了經濟衰退的疑慮。專家建議,投資人今年應嚴格配置資金,用平衡的策略做好防守。

文/洪綾襄


「今年以不賠為原則。先用債券鎖住四到五%固定現金流;至於股票能賺多少,就要看市場賞不賞臉——市場給你紅包當然很好;不給你,就不要去搶白包。」

很難想像,有「王牌操盤人」之稱的創富創投董事長張智超,今年的交易操作策略會如此審慎。然而面對不確定性極高的二○二三年,勢必要進行攻守交替。正如《孫子兵法》所謂「不可勝者,守也;可勝者,攻也;故能自保而全勝也。」在沒有把握贏過市場時,就要採取守勢,在波動中保全自己,進而獲得全勝。

經過二二年市場的激烈沖洗,各國央行與市場對今年景氣放緩顯然已有共識;也因此,儘管聯準會升息可能將在三月暫停,通膨壓力也有望緩解,但企業已開始為今年的衰退做準備。

去年底開始,從半導體大廠美光、軟體巨擘Meta、推特,金融業的匯豐、瑞信、高盛,到零售消費亞馬遜、麥當勞,紛紛宣布大舉裁員。台灣企業也忙於處理龐大的庫存,苦吞成長衰退的結果。去年起,企業獲利預期已開始下修;法人今年一月預估,至少還有一○%的下修空間。

變化 半導體到金融業 開始大裁員

標普全球市場財智(S&P Global Market Intelligence)直言,投資者和新創企業必須更嚴格地分配資本,將獲利能力放在首位,不惜一切代價放棄追求成長。

那麼,投資人難道不能像去年一樣,重押美元、美股就好了嗎?「今年起各國貨幣政策方向將不會齊一,籌碼會迅速流竄,波動勢必加劇,不再獨尊美元。」富邦金控首席經濟學家羅瑋直言。

比對數十家投資機構對二三年的全球經濟展望,由於各個國家去年政策利率變動幅度、對美元貶值程度不一,各國的經濟成長率和通膨的預測值落差很大。像是台灣去年的經濟成長率,國內外機構預測值就有上至二.七五%,下至一.九○%的落差;加總十二家機構預測數字,台灣今年平均值暫時落在二.一七%,隨時有可能再下修。

落到資產配置,差異又更大。例如摩根士丹利全球風險平衡團隊減碼成長股,對美國公債和投資等級債中立,加碼轉機股如美國能源股、歐洲金融股、新興市場企業債、拉美短債,同時認為日圓將維持低水位,而看好日股。反觀施羅德投信卻是看空美元、對全球股市抱持中立,看好日圓升值、抗通膨公債、中港股和另類資產後勢。對比之下,兩大團隊對各類資產的操作方向大多對沖。


▲非美貨幣今年市況勢必分歧。(達志)


走向 美元不再獨尊 非美貨幣分歧

此外,股票投資方向,有經理人認為企業縮減開支過冬,獲利成長放緩,應抱龍頭企業持盈保泰,但也有人認為衰退時中小型股才有勝出機會。各方論述莫衷一是。

經濟學人智庫(EI U)年度產業展望報告,便將七大產業的風險與機會正反並陳。「陰霾中,還是會有機會;這不是輕鬆的一年,但可能是變革性的一年。」經濟學人智庫同時分析,科技、能源將持續面臨逆風,但電動車、零售和觀光旅遊有望維持成長,尤其是在亞洲和中東地區;而有關數據演算的醫療保健新創企業,則將較其他產業更容易吸引創投資金。


▲疫後報復性出遊,可望讓觀光類股在今年谷底翻身。(彭世杰/攝)


何時才能更明朗?羅瑋分析,三月是全球經濟與金融市場動向的關鍵點,觀察重點為歐洲能源問題和疫情控制、主要央行利率決策會議的主要動向、中國兩會後的人事布局與政策推展、企業訂單和庫存調整水位。

在資產重新估值與比價後,配置就要順勢操作。張智超坦言,目前產業雖難有樂觀之處,但是固定收益市場卻可以很樂觀,以往投資等級債券殖利率精挑細選也頂多二%,現在隨便買都有四、五%,是近二十年來投資固定收益資產的最佳時機。「投資人一直都要專注在可以控制的東西,用積極心態做好防守,而最好的防守就是平衡。」

張智超強調,今年投資人應追求「四大平衡」。首先是股債平衡。過去因為長年低利率,債券報酬率太低,但這兩年為打壓通膨而升息,債券吸引力開始變大,很多投資人已經開始做美元定存,最近這波短期美元定存甚至將近五%。由於未來聯準會為因應衰退,可能轉為降息,因此投資人應該利用這難得的機會,用債券鎖住一筆穩健的固定收益。

其次是匯率的平衡。張智超分析,台灣是外銷導向的經濟體,內需較弱,台幣幣值波動就會比較劇烈,以去年到未來五年的景氣評估,建議不要全以台幣計價,部分應改以美元。例如,以美元去買債券,至於比率多少,則可依年齡和家庭經濟狀況而定。

避險 平衡資產波動度 備妥空頭策略

第三則是實質資產與金融資產的平衡。張智超觀察,疫情期間全球房市飆漲,最近價格開始鬆動,不少大戶開始考慮海外置產,平衡資產波動度,解封後的日本、泰國尤為熱門。

第四個則是交易策略的平衡。張智超說,這三年投資人學到最大的教訓就是不能只會看多,一定要多空策略平衡。「大多數的人在空頭市場沒有空頭策略,我常提醒投資人要善用股票期貨,做避險規畫;我自己的習慣也是做絕對報酬,作多之外,一定也會利用期貨槓桿避險。」

他透露,他每年都會假設今年台股新增… 閱讀完整內容
《財訊》2023/1月 第677期

本文摘錄自‎

不確定年代 穩中求勝理財術

《財訊》

2023/1月 第67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