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Omicorn變異株持續在全球肆虐,台灣也面臨嚴峻挑戰,該如何在此時勢中迴避風險?化險為夷?
在風險評估上,創業者都是勇於冒險的「風險愛好者」,受雇者則都是保守的「風險趨避者」嗎?這種刻板印象會讓你看錯多少人才、誤判多少投資標的?
曾提出震撼世界的「灰犀牛」理論、美國風險顧問米歇爾.渥克,在最新著作《找出生活中的灰犀牛》(You Are What You Risk)中,引領讀者重新看待「風險」對人類生存的重要性。
與《遠見雜誌》的專訪中,她直陳新書的目的,正是希望讀者對自己每個決策伴隨的風險判斷,有更高的自覺。
「我們每天大約要做3萬5000個決策⋯⋯了解自己對風險的認知,以及自己最擔心的風險是什麼。光是這樣,就足以開始給你一種具掌握力的感覺。」
渥克解釋,我們正處於一個動盪的時代,有許多我們無法控制、也不完全理解的事正在發生。但當你能專注於那些就在眼前清晰可辨的風險,就能降低這些已知風險與其他未知風險同時發生的機率。
風險認知影響防疫行動
渥克在2016年的著作《灰犀牛》(The Gray Rhino)所做的,也正是為讀者指出那些就在眼前、清晰可辨的風險。與難以預測、也難以防範的「黑天鵝」不同,「灰犀牛」是那些極可能發生、也有機會避免的風險事件,卻時常受到忽視。這個具象化的比喻很快地在全球風行起來。
為避免「黑天鵝」與「灰犀牛」同時失控的下場,渥克建議,與其憂心忡忡尋找下一隻黑天鵝何時會到來,不如正視自己一再迴避面對眼前灰犀牛的原因,並設法做出改變。
因此,如果說前作是以手術般的精準肢解「灰犀牛」事件的本質,續作就是回頭審視肢解的這雙手。渥克引入生理、文化、組織結構等面向,一一剖析不同地區、性別、社會背景的人,如何可能在相當類似的情境中,看見不同的「灰犀牛」,並採取不同的應對方式。
而當新冠疫情已從「黑天鵝」事件,演變成「灰犀牛」事件,我們該如何自處?渥克觀察,各國人民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表現,在西方與亞洲國家間確實存在著一些差異。她認為這源自於三大緣由。
第一,是人民是否能考量到社會共同承擔的風險,或只關心個人的風險。渥克描述,美國社會對此幾乎分裂,「許多人了解要打疫苗、戴口罩,特別保護年長族群。但也有另一群人,以不做任何自保與保護他人的措施而自豪。」她失望地表示,「對我來說,這是個人主義走上了誤途。」
相對來說,較多亞洲國家人民願意犧牲一些個人自由,尊重社群其他成員的福祉。再加上原先就有「口罩文化」這第二點原因,使得許多亞洲國家在控制疫情蔓延上表現較佳。渥克補充,過往對抗SARS的經驗,也有助於人民自發地遵守口罩規範。
第三是各國政策的差異。無論是在疫苗問世前社交限制的嚴格程度,或是疫苗覆蓋率提升後的逐步鬆綁,也都影響了境內經濟體的活絡。渥克強調,隨著變種病毒的演變及官方政策調整,各國都會從先前的經驗中學習,改變未來的作法。
疫情迫使大眾正視人生風險
各國及其人民面對風險的態度,也因疫情帶來的全新經歷,而產生了改變。「我想這迫使許多人思考人生中優先的事物是什麼。」渥克指出,許多風險都被重新評估。
渥克提到,美國近來不僅離職人數一再創新高,在職中考慮離職的比例也逼近五成。「這不一定表示人們在職涯上變得更勇於承擔風險。」她認為,這是人們有了另一種看待風險的方式。愈來愈多人了解到,待在不適合的職位上,比離職的風險更大。
這與生產鏈重整、在家工作的風潮,同樣帶給企業比疫情更加長遠的衝擊。如今員工對工作的要求更高,如果企業無法跟上人力市場評估風險的變化腳步,將會在求才、留才上面臨更大困難。
《灰犀牛》一書出版後,這個概念在渥克的祖國美國、與太平洋對岸的中國,都帶來相當大的影響,尤其是在她個人擅長的金融政策領域。但渥克也承認,美國擁抱灰犀牛的程度,顯然不如中國那般熱切。
▲米歇爾.渥克接受《遠見雜誌》專訪,從灰犀牛理論出發,引領讀者看待「風險指紋」對人類生存的重要性。張智傑 攝
撥動地緣政治,台灣需提升風險認知
《灰犀牛》中文譯本於2017年2月在中國出版。隔月,《新華社》便在一篇討論「逆全球化」的專文中指出,「灰犀牛比黑天鵝更可怕。」中國領導人習近平也多次在演說中直言呼籲國人防範「灰犀牛」。這頭體型龐大、步伐沉重的動物,儼然已是中國政府在策定金融規範時不可忽視的威脅,甚至有專門團隊特別觀察、防範並應對那些顯著的風險。
相較之下,與中國同樣有著收入不均、經濟成長等挑戰的美國,卻對正視「灰犀牛」依然帶有抗拒,甚至是不願意接受自己逃避灰犀牛的事實。為什麼同樣的概念,在中國、美國兩地會引來如此不同的反應及行動?渥克解釋,這也是她想透過新書回答的其中一個問題。
在宣傳《灰犀牛》時走訪亞洲的渥克,發現這裡的讀者比美國大眾更易於理解、接受這個概念。當她拜訪中國時也問了當地讀者,而他們給的最好答案是:「我只是給出了一個溝通工具,讓他們可以討論原本就盤踞心頭的想法。」
渥克發現,亞洲人比西方人更關注風險。這項洞見並不只是一個有趣的地區文化差異。從風險的角度解讀地緣角力,能讓身處不同地區的人更加了解對方的想法。或許,也有助於為美國與中國的抗衡,以及台灣在此之中的關係找出新出路。
「我想,對美國來說,他們所見到的最大風險,是失去世界領導的地位。而對中國來說,他們在意的,是美國對關係密切的台灣有太大影響力。」渥克觀察,雙邊對風險的定義完全不同。
遺憾地,在相當切身的美中抗衡關係中,許多因素都不是台灣能掌控的。渥克表示,「這也是最糟的一種風險處境。」不過,若台灣能精準辨識美、中最戒慎的風險,並對雙邊送出適當的信號。在美中關係有所改善的理想未來,或許也能重新定義台灣的風險條件。
那麼,該如何精準地判讀風險,並採取適當的行動?繼「灰犀牛」後,渥克再度給出了另一項有效的溝通工具:風險指紋。
簡單地說,「風險指紋」是一個人面對風險的性格,就像指紋一樣獨一無二。讓我們回到一開始的那個問題。創業者真的比受雇者更愛冒險嗎?
根據書中引用的一份2019年的調查結果,超過半數的自雇者認為,自營的風險比受雇更低。也就是說,創業者不一定認為自己冒了更大的風險獨立創業,而是他們對風險的認知與受雇者並不相同。
找出「風險指紋」,掌握改變的能力
渥克在專訪中指出,目前加密貨幣市場的熱潮,也很適合解釋這個概念。「每個人都問我,加密貨幣是不是頭灰犀牛?」她說,這真的要看個人如何定義。
例如,從打造加密貨幣的參與者角度看來,將一切貨幣政策交與傳統機構決定的風險,比去中心化的金融前景來得高。但對央行來說,加密貨幣的盛行代表著失去過往掌控權的風險。以投資個人而言,預期加密貨幣市場將持續成長者,會認為不投資是個風險。但在認為加密貨幣市值終將崩垮的人眼中,投資才是個風險。
因此,每個人眼中的灰犀牛都不盡相同。渥克指出,除了天生的個性,後天經驗與環境條件,也都會影響一個人的「風險指紋」。將這個概念擴大到團隊、企業以至國家,也有助於理解這場2020年以來爆發的全球性疫情,為什麼在各國帶來不同的命運,以及未來可能的發展。
「風險指紋」是每個人獨有的風險性格,它源自於基本人格特質,形塑個人在面對風險時的慣性思考與行為決定,但也會隨著人生經歷的累積而改變,影響我們看待與評估風險的方式。
閱讀完整內容
本文摘錄自
了解自己,就能預見「灰犀牛」
遠見雜誌
2022/2月 第428期
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