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受惠改革起手式:TISA

普惠永續:提供誘因 自主打造退休準備第三支柱


撰文/楊紹華

打造台灣成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金管會日前推出五項計畫,各自涉及「壯大投信」、「普惠永續」、「財富管理」、「擴大投資台灣」,以及「資金投入公共建設」。但你可能沒想到,若看各項計畫的其中內涵,與你我最有直接關聯的,是乍聽之下「最缺錢味」的一項計畫——普惠永續。

「財富管理必須與普惠及永續融合,所以我們在很多場合表示支持『TISA』(Taiwan Individual Savings Account)的概念,這能提升全民資產管理意識。」在九月十日的一場論壇上,金管會主委彭金隆公開表示。現場皆是金融要角,台下聽眾們對彭金隆提及的「TISA」一詞並不陌生,但一位資產管理業者解讀,「彭主委在這個場合喊出TISA,仍然需要一點勇氣,也像是在公開喊話。」


▲無論是開放勞退自提自選,或是建置個人儲蓄投資帳戶機制,都有助於全民理財與資產管理發展,但金管會也都需要跨部會溝通。攝影·梁任瑋

究竟TISA是什麼?它為何與普惠永續、全民理財有關?又為何需要金管會主委以「喊話」的姿態訴求支持?

日本NISA免稅發威

一千兩百萬新開戶 逾48%是年輕世代

四個英文字母,代表的中文全稱是「台灣個人投資儲蓄帳戶」,用最簡單的方法解釋,透過該帳戶進行投資,就可獲得某些稅賦優惠。事實上,此機制在許多國家行之有年,最有名的案例應是日本「NISA」(Nippon Individual Saving Account),二○一四年首度實施,二十歲以上民眾在此帳戶內享有股利、資本利得免稅的投資優惠,免稅額上限每年可達一二○萬日圓,期間五年。

此後幾年日本持續進化機制,陸續推出少年版、定期定額版NISA,二四年更打造「新NISA」,一舉將免稅期變成「永久」。政策一路猛推,自然是因為效果顯著,據投信投顧公會研究資料,在一四年制度首推前,日本證券開戶數長期停滯在四千六百萬戶左右,一四年後則猛爆增長,至二二年底達到七千萬戶,重要推手即是NISA,二二年底該帳戶開戶數約達一千兩百萬戶。

進一步看,根據日本金融廳統計,這一千兩百萬的開戶者,又以二十到三十九歲的年輕世代居多,占比近四八%。種種數字,就是讓這套機制與「普惠永續」連結的主因,「鼓勵民眾以自主累積財富及紀律投資的方式⋯⋯,及早為自己晚年安養或因應突發事件累積財務韌性。」投信投顧公會的研究報告上這麼寫到。

聽來好處多多,但這項早自七年前投信投顧公會就開始推動的計畫,到了今天卻仍無進展。「因為牽涉到稅,不是金管會自己的事,需要跨部會溝通啊!」金融業者喃喃地說:「更早之前,同樣是基於全民理財,資產管理業者與學界更想推動的,其實是『勞工退休金自提部分開放自選投資』,但事涉勞動部,他們像是鐵板一塊。」

近期金管會積極彙整各金融產業的修法改革意見,據了解,投信投顧公會只提TISA、並未多談勞退自提自選,一位資產管理業者對此表示,「我們沒有放棄勞退自選,但勞動部,就是比較麻煩。」


勞退自選投資平台推不動

大盤vs.勞退基金 近十年報酬率差一倍

雖然公會不提,但九月十日的「打造亞洲資產管理中心政策與產業高峰論壇」中,以經發會顧問身分上台演講的國泰金控總經理李長庚還是忍不住:「勞退自提自選方案提了很多很多年,也有很多調查支持。」他的簡報檔案中,一邊是《今周刊》今年三月的調查,七成以上民眾支持勞退自提部分可採雙軌制,也就是民眾可選擇仍由政府操盤,亦可自選投資。

檔案的另一邊,李長庚放了兩條線,新制勞退基金與台股大盤近十年的年化報酬率,前者四.七%,後者十一.七%,「大盤報酬率與勞退基金報酬率差一倍,政府要不要考慮,把這塊開放給資產管理平台來管理?」

在一番嘗試建言後,李長庚話鋒一轉,接續提到TISA,他緊扣這場論壇的「打造資產管理中心」主題,「資產管理中心要走得成功,一般民眾、投資人一定要有感;期待財政部長官可以用比較大的格局,思考怎樣幫年輕人做理財。」

沒錯,由於牽涉到稅賦優惠,財政部的態度,就是這項制度能否上路的關鍵。此前,財政部的反對意見主要包括兩項,首先是「現行租稅規定已具鼓勵投資效果」,每一申報戶有二十七萬元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可免計二十七萬元的儲蓄利息所得,股利所得也有租稅優惠,如果TISA投資金額又能從所得中扣除,「恐造成重複及過度優惠」。

另一個反對理由則是基於租稅公平,認為若提供個人投資金融商品的金額列舉扣除額,將引導資金購買投信業者或銀行業發行的商品,「具有為特定產業提供租稅減免的效果,恐造成產業間租稅待遇不公平問題。」

關於第一個反對理由,業者表示,如果財政部是擔心「重複及過度優惠」恐影響稅收,「那就想太多了。」

他試算,目前約有三四五萬人參與勞退自提,這群人應該就是願意善用免稅機制增加投資額的民眾,若以國人平均所得稅率十二%,而投信投顧公會最新建議TISA帳戶每年有十二萬元投資額免稅計算,一年的確可能造成五百億元的稅收損失。

但另方面,這群人若每月定期定額投資約一萬元在台股基金,估計會讓台股基金每年增加四千億元規模,這些錢又必須投入台股交易,可能每年創造一千六百億元的證交稅新增稅收。

至於第二個反對理由,「恐圖利特定產業」,其實投信投顧公會新版的修法建議已嘗試降低此疑慮,在一七年的修法建議版本中,針對《所得稅法》第十七條關於「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的條文,公會希望增列「投資於符合金管會所定條件之投信基金」;而在二四年最新公會版本中,則改為符合金管會條件的「金融商品」,包括沒有圖利產業之虞的「股票」。


TISA可補退休金缺口

勞保有破產危機 勞退不夠用

雖然在修法建議上試著減少財政部疑慮,「但還是希望財政部能想得更遠一些,」一位國立大學財金系教授分析,在國際公認的「退休準備三支柱」當中,台灣勞工的第一支柱「勞保」有破產危機,第二支柱「勞退」仍然不夠,「我們需要趕緊提供民眾自主建立第三支柱的誘因。要不就開放勞退自提自選,要不,至少TISA也是適當解方。」

在九月十日的論壇上,當彭金隆再次宣布支持TISA概念後,不忘接了一句:「這件事情,我們還在持續跟財政部溝通。」兩天之後,財政部政務次長李慶華表示,相關稅賦優惠仍須「審慎、綜合考量」。就算暫時不踢勞動部鐵板,但彭金隆的跨部會溝通,確實還有長路要走。 閱讀完整內容
今周刊2024/9月 第1448期

本文摘錄自‎

全民受惠改革起手式:TISA

今周刊

2024/9月 第144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