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生產力專家克里斯.貝利:生產力不能靠AI

獨家專訪〉全球生產力專家 克里斯.貝利

生產力不能靠AI 「平靜」才是正解


生成式AI在全球引爆熱潮,眾人不禁擔憂,ChatGPT將會如何取代職場生態,甚至會為人類帶來多大的變化?《遠見》獨家專訪全球生產力專家克里斯.貝利,為讀者指點迷津,找出些許答案。

文/簡嘉宏


▲天下文化 提供


克里斯.貝利(Chris Bailey)
畢業於加拿大渥太華卡爾頓大學。為深入研究生產力,他大量閱讀相關研究並在自己身上進行數十種實驗,以測試出提高生產力的有效方法;迄今已就生產力主題發表過數百篇文章,作品散見於《紐約時報》《哈芬登郵報》等媒體。著有《最有生產力的一年》《極度專注力》《愈平靜愈有生產力》等書。

科技日新月異,劇烈地改變人類原有生活,數位時代尤是,復以2022年底至今引發全球討論的生成式AI,在眾多媒體競相報導ChatGPT將如何取代人類行業、造成一波波失業潮之際,究竟會為人類帶來多大程度的變化?是否真如媒體預測那般出現大量失業人口?置身資訊海的人類該如何自處?如何在遭淹沒的負面消息中走出自己的路?

著有《最有生產力的一年》《極度專注力》的克里斯.貝利(Chris Bailey),在最新著作《愈平靜愈有生產力》中強調「平靜」(calm)的作用,他接受《遠見》獨家專訪時表示,數位時代快速步調的壓力,常讓人耗損精力,要在如此環境中保有生產力,就必須讓心境平靜下來,釐清事情輕重緩急,並將精力留待處理重要的事情,在眾聲喧嘩的數位時代中,仍能以「靜心」應萬變。

疫後數位時代,優化生產力

貝利坦言,「生產力」(productivity)的思考是,完成設定的事情時就是完美的生產力。從這個角度來說,生產力始於意念(intentionality),也終於意念。因此,生產力不代表事情愈做愈多,快上加快,而是刻意專注在正確的事情上,在所做的事情背後,則有多種意念在推動。

因此,貝利雖然在三本書中,對生產力的有利觀點和定義保持不變,但尋找提高生產力的方法和角度,則隨著所處大環境的變化而調整。

在《最有生產力的一年》中,他著重探討管理時間、注意力、精力以提高生產力。過去十年,隨著演算法變得個人化,人們更容易分心,我們可以進入口袋裡的方形設備——手機帶來的新奇世界,注意力成了貝利認為真正值得鎖定的因素,也促成《極度專注力》一書的出版。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爆發後,人類對一切感到焦慮,發現自己被許多威脅包圍,包括威脅性訊息、威脅性電子郵件、新聞等。此時談及生產力,焦慮反而是值得關注的問題。

焦慮會影響認知能力和心理表現,所以平靜的心態,可以提高生產力。生產力與專注、意念息息相關,平靜才是提高生產力的重要因素。

另外,貝利也認為生產力取決於「成就」,而不是實際做了多少事,成就意味著「進展」,問題在於「朝什麼方向進展,希望朝什麼方向進展?」

貝利解釋,在工作環境中朝著設定的目標前進非常重要,這是為了在組織中做出更大貢獻。理想的生產力,肇基於在任何環境都應該全力以赴。

但當生產力涉及個人價值觀,並透過行動體現價值,提高生產力最好、最有用的策略就是:做喜歡的工作,找到喜歡的工作。當工作更深層地與自己連結時,就會覺得這項工作是自我實現的延伸。

因此,不論價值觀傾向重視自我指導、重視合作,抑或重視幫助他人,都能透過行動,在工作中體現這些價值,覺得自己的行為更有意義。

貝利認為,這就是生產力的核心所在,正是這種意念,允許人類透過行動表現出我們是誰,進而活出自我。

和尚 vs. 股票交易員

貝利曾在《最有生產力的一年》中,提出兩個有關生產力心態的對比例子,一個是和尚,另一個則是美國華爾街交易員。

他認為,人類應該在這兩個心態的極端間,找到一個屬於自己的節奏。在數位時代下,這個比喻是否仍適用?

貝利表示,人類花在數位世界中的時間驟增,研究指出人類目前觀看電子螢幕的時間,每天至少超過13個小時。在人類大腦中有一種「新奇偏好」機制,每關注一件新事物,大腦就會獎勵一點多巴胺,這是一種神經化學物質,使我們感到快樂,所以頻繁滑手機會持續讓人們處於興奮狀態。

這些年,數位世界不斷餵養各種新奇事物,也由於這種新奇偏好,人類發現自己常處在「自動駕駛模式」的工作環境中,我們只對眼前的資訊予以回應,而非自行設置路線。

如此一來,人類在數位世界中很容易失去對自我意念的控制,也失去對生產力的控制,脫離原有的專注、參與生產的正軌。

因此,貝利認為在股票交易員與和尚之間的生產力心態光譜,目前我們需要略為向和尚一方靠攏,唯有如此,人類才能擁有更大自由程度的意念,進而審慎思考所做的事。

數位世界的存在,是為了讓生活更有效率,類比世界的存在,則是為了讓生活更有意義。

貝利指出,箇中關鍵是人類必須意識到,當行為被數位世界的新奇所推動時,它們很有可能同時劫持我們的注意力,所以如何對生活保有自我意識,深思熟慮及反思,才可以使我們持續保持在生產力的正軌上。

至於生成式AI、ChatGPT和所有新AI技術,對於生產力,或者對於未來的生產力會有什麼影響呢?貝利不願先下定論,只強調生成式AI技術的演化仍在進行中。

但他認為,人類的工作方式是從低複雜性到高複雜性、從低技術水準到高技術水準,在高技能工作最頂端便是人類智慧的極限,目前只有電腦才能做的工作,他稱之為「超技術性工作」(super skilled work)。

理想情況下,生成式AI可以取代繁重的工作,這樣一來,人類才能在工作層級向上移動,隨著時間的推移,進行更複雜的認知工作,以更符合人類的優勢。

由於很多願景目前仍在萌芽中,他並不願過分臆測,但希望生成式AI能消除知識工作的苦勞面,人類得以從中掙脫並在工作層級向上移動,成為生成式AI的指導者,引導它進行複雜的工作,並讓它成為好幫手。

精力的耗損影響甚鉅

貝利再度強調,提升生產力的三個主要因素是管理時間、注意力和精力。然而,人類身處目前這個數位時代中,前述三個因素哪一個才是最重要的?

他自承一般人認為答案是注意力,但他直言是「精力」。原因是,在數位生活中隱藏著太多壓力,這些壓力耗盡了我們的精力,當人類長期反覆面對壓力時,它使我們更容易倦怠,當精疲力盡時,我們感到憤世嫉俗,所產生的結果就是生產力降低。

倦怠的反面是「參與」,當我們參與某事時會感到興奮、樂觀,也感覺取得進展,因此精力才是在目前數位世界中被壓力所耗損,但卻常被忽略的關鍵。

觀看災難新聞即是(耗損精力的)實例。例如,2023年正值2013年美國波士頓馬拉松爆炸案十週年,有一個研究小組觀察了兩組人,第一組是觀看六個小時以上有關爆炸事件新聞報導的參與者,第二組則是實際參加馬拉松的跑者。

研究人員發現,第一組實驗參與者經歷了更高的壓力標準,比參加馬拉松長跑並親身感受衝擊的跑者,更有可能患上「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這只是觀看電視新聞,還不包括每兩、三分鐘更新的數位新聞,對貝利來說,這類新聞無疑是持續的壓力來源,造成負面的情緒。

貝利澄清,舉這個例子並不是要人類把頭埋在沙子躲避這類新聞,但它確實說明了數位世界令人難以置信地分心,特別是當新奇偏好產生作用時,我們也必須考慮到這個事實,「如果我們分心了,損害的將是原本保存用來進行其他正事的精力。」

刺激戒斷,定靜安慮得

2019年底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為全世界帶來了許多創傷、壓力,貝利在新作中所倡導的平靜概念,在疫後世界是否有更重要的意涵?特別是隨著工作模式的改變,他有什麼建議?

貝利指出,這波新冠疫情,加深了全人類對數位世界的依賴,由於防疫的關係,無論是居家隔離、遠距上班,我們與身邊親友在一起的時間減少,這種工作與生活的模式悄悄地為人類帶來了壓力。他建議,有機會的話退後一步,仔細分析這些新節奏對自身心理健康和認知表現的影響。

焦慮會影響人類的認知能力,尤其在疫後的日子,我們比以前更需要平靜,需要馴服其他新出現的焦慮,不僅為了自己的心理健康,也為了我們的工作表現,這是內化自身的關鍵。

專訪最後,貝利提出「刺激戒斷」(stimulation fasting)的概念,意即人類被愈來愈多的外在刺激團團包圍,平日接觸許多新奇的數位事物。

因此,如果要在疫後的數位世界中尋求平靜,必須在日常中盡量降低會影響生產力的不必要新奇和刺激。

確定了消除的刺激事物後,貝利建議要再列出可取代這些被降低刺激的事物,最好是存在於真實世界,例如很久沒有彈奏過的樂器、很想逗弄、擁抱的寵物、一本很早就想沉浸其中的好書等。

貝利預估,只要大約一個月的時間,人們就可以注意到「刺激戒斷」所產生的變化,能夠同時找回平靜和生產力。「役物,而非役於物」是貝利給身處數位時代中分秒必爭的人們最中肯的建議。(英文逐字稿整理:高振嘉)

《愈平靜愈有生產力》
作者:克里斯.貝利(Chris Bailey)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時間:4月28日 閱讀完整內容
遠見雜誌2023/5月 第443期

本文摘錄自‎

全球生產力專家克里斯.貝利:生產力不能靠AI

遠見雜誌

2023/5月 第44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