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聯總裁一年可讀三百本書,只因做了這件事…

今天的你,看書了嗎?

如果答案是「有」,就值得被「恭喜」但即使有看書的習慣,也不用太喜形於色,還得看閱讀的「質與量」,調查報告說台灣每位民眾平均每周花在看電視的時間為16.94小時,上網時間達7.41小時,反觀閱讀時間只有2.72小時,相當於一天看書不到25分鐘。
今周刊特刊-被討厭又怎樣
英國名劇作家莎士比亞說:「生活裡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裡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

事實上,無論是傳統的紙本閱讀或利用APP電子書,看書的好處多多,根據英國《Mail Online》指出,閱讀帶來的好處包括:1.提升能力,2.短時間內消除壓力,3.活化腦內運作,4.有助預防阿茲海默症。

看書扭轉情緒 蓄積能量再出發

多數人挑書,就像吃東西一樣,總是優先挑選自己喜歡的題材或是熟悉的領域來讀,殊不知,偏食容易造成營養不良,「偏書」的結果也會導致知識狹隘,宛如井底之蛙,以管窺天。

知名哲學教授兼作家傅佩榮曾在《不同季節的讀書方法》一書中指出,閱讀「俠義小說」是他扭轉情緒、喚醒奮鬥動力的最佳方法。許多人以為哲學家只讀《易經》、《莊子》、《老子》等形而上的古著,殊不知,他在情緒低潮時,最愛讀的是俠義小說。

「包括我去美國念博士班的第一年寒冬,都是靠著《射鵰英雄傳》撐過去的……還曾讀到放聲大哭了半小時,宣洩完只覺得神清氣爽。」他在書中寫道。傅佩榮認為,「哲學」是他的專業,但是讀「俠義」小說是他的興趣,兩者看似殊途,但在他心中,卻不相左。

因為,讀有興趣的書能暫時轉移注意力、撫平心情;當情緒冷靜,思緒回復之後,就能用平常心看待眼前的事物,不再受困於之前的負面想法;取而代之的是正面能量,讓自己重新再出發。

知識就是力量 歹囝仔變集團總裁

潤泰集團創辦人尹衍樑在少年時期,是個血氣方剛、逞兇鬥狠的「歹囝仔」,還待過兩年的管訓班(類似少年感化院);沒想到有一天,在恩師及父親的鼓勵下,他突然拾起書本、奮發圖強,考上成功高中夜間部,跌破眾人眼鏡。

尹衍樑收起拳頭,努力在書本中鑽研,化知識為力量,畢業了出社會後的他,仍舊維持早起讀書的習慣,一路讀到政大企研所博士班;而他所創立的產業橫跨營造、金融、量販、生技等領域,在版圖擴張期間遇到任何他不熟悉或不擅長的領域,他也一定會找相關的書去了解。

朋友形容尹衍樑「像大英百科全書浩瀚無邊」,因為他的興趣包羅萬象,至今仍大量閱讀學習。從天文歷史地理到機械土木、醫療化學、甚至連漫畫書、小孩看的科普書,應有盡有。

「每天一定要留時間讀書,達到充實自己與獨立思考的效果。」尹衍樑在《尹教授的十堂課》這本書中鼓勵大家要多看書,因為他認為讀書最能提升一個人的精神層面。
今周刊特刊-被討厭又怎樣

學以致用 學而不用等於無用

全聯福利中心總裁徐重仁愛看書,一年看300多本書,相當於一天看一本書,「閱讀對我來說非常重要,忙的話,一天至少閱讀1個小時,若是時間充裕,像是颱風天沒事做,我就整天都在看書。」徐重仁說。

總在業界推出創舉的徐重仁,許多點子其實都來自於書上,閱讀量相當大的徐重仁有個原則,「抓重點閱讀」,他很少把一本書從頭讀到尾,而是先鎖定「主題」,再從中尋找對自己有用的資訊或知識,例如,台灣正在發展長照市場(長期照護),徐重仁會去二手書店找日本談長照的書,然後做重點整理,還要思考如何應用在實際工作上。

徐重仁強調,讀完書會得到一個概念,重點是要知道如何應用,「一定要有實驗精神,想辦法把書本提到的方法應用,否則就真的只是知識而已。」 總之,多閱讀,就能刺激思考,思考久了,終能將知識化為行動。··· 閱讀更多
今周刊

本文摘錄自‎

被討厭又怎樣

今周刊

2017/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