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不做會讓台灣沒未來! 碳政策落後新加坡、印尼內幕

借鑑國際》台人均碳排世界第九,政府為碳排定價卻慢半拍


文●黃惠群、管婺媛 攝影●楊文財

台灣快成為全世界拚減碳的拖油瓶了!

全球最大ABS樹脂供應商奇美實業,剛在新加坡氣候衝擊交易平台Climate Impact X(CIX)買下一萬公噸碳權,成為台灣少數到星國購買碳權的企業。


▲台灣的人均碳排量為每年10.8噸,高於日本、中國及全球平均的4.4噸,卻尚無任何碳交易政策。

為何企業要飄洋過海買碳權?奇美實業的副總經理陳世賢點出台灣企業的心聲:「這是未來趨勢,你要跟國際接軌、有國際客戶,你就要搞懂這市場;買一萬噸碳,只是我們投入的前期學習成本而已。」

另一個大家沒說的點是:台灣政策慢半拍,企業只好自己來。

國際能源署(IEA)及Aqal Group研究,台灣的人均碳排量,位居全球第九;更糟的是,榜上前十名,只有中東國家、俄羅斯和台灣,還沒有任何碳定價政策。亞洲鄰國如中國、日本、韓國、新加坡甚至印尼,早已跑在台灣之前(見下圖)。

怕玩家太少、不願克服建置困難 台灣碳交易平台多年前胎死腹中

為何台灣進度如此落後?

其實,從一九九九年開始,台灣就啟動碳交易市場的研究與討論,環保署甚至一度與櫃買中心合作,成立碳交易的資訊平台,但最後並沒有成形。

政府官員與部分專家學者,給了兩大原因,包括:碳交易制度複雜,建置成本高;排放量集中碳排大戶,政府擔憂交易難活絡等。

當時擔任政府專案計畫主持人、有「台灣碳交易之父」之稱的李堅明,對於台灣碳交易市場無法成形的感受極深,「很多人說台灣市場小、碳排大戶少,做不起來,但韓國碳排集中的狀況比我們更嚴重,韓國也在做;同樣邏輯,我們是不是也可以說,台灣這麼小,不適合發展綠電,做不起來就不做?不可能啊!」

台灣非做碳交易市場嗎?這個問題就像是在問:台灣為什麼需要自己的股票市場?大家為什麼不到其他海外市場上市交易就好?

重要性如當年證交所成立 那時做了,才有今日的鴻海、台積電

一九五○年代,四大公營事業民營化,私營企業快速成長,政府亟需更多民間資金挹注。政府赴美考察後,決定成立台灣證券交易所,將民間資金透過證券市場導入企業及工業投資。

這個決定,掀起一連串的蝴蝶效應——它成了促進電子科技業的活水,孕育出台積電、鴻海等企業,讓更多企業得以在資本市場上取得「登大人」的資金,加速產業轉型、帶動就業,創造「台灣錢淹腳目」的經濟奇蹟。
截止二○二一年底,台灣上市公司的家數、市值,分別是一九九○年的四‧八倍及二十一倍。股票市場不只提供企業有效籌資、大眾致富的管道,也助長創業風氣、促進國家經濟發展。

一個國家存在自己的交易市場,才得以透過流動,刺激經濟行為發生。我們的現實處境是:台灣代工製造生意比重極高,倘若減碳的進度跟不上國際,就會遭遇被供應客戶淘汰的命運。

李堅明認為,碳交易市場,就是用「價格訊號」來激勵大家減碳,「利用經濟誘因的靈活減碳制度,讓企業互通有無、共同合作。」有了誘因,就有玩家;有了玩家,就有市場;有了市場,就能真正推動改變。

跑得快的人,會成為碳權世界的新富豪,就像當年股票市場協助造就了郭台銘與張忠謀的霸業。

台灣跑得慢,人均排碳量很高,但是沒有交易市場,然而同樣天然資源匱乏、碳排量僅台灣五分之一的新加坡,現在卻正往亞太碳服務與交易中心邁進。

新加坡在二○二一年,正式成立碳權交易平台。新加坡的碳排量、碳排大戶,都遠少於台灣,論碳市場規模、交易流動性,它都可能遠低台灣。但它卻願意傾國家之力拚出碳權交易中心。

玩家不夠就找外國企業加入 新加坡拚碳交易,胡蘿蔔與棍子齊下

它怎麼做到的?

首先,該交易平台接軌國際減碳標準(VCS),讓交易的碳權「全球通用」,吸引跨國企業和機構投資人入場,解決「國內玩咖不足」的問題。目前已有至少十九家國際企業參與,包含法國能源集團ENGIE、韓國SK能源等。

其次,平台上的碳權供給,並非來自新加坡國內,而是與獨立評鑑機構合作,瞄準東南亞、非洲等地受威脅的熱帶雨林,供應以自然方式減量(Natural Climate Solutions) 的碳減量專案。近年來,「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自然方式減量方案越來越熱門,例如,重新造林、避免砍伐、改善農林業,都能夠提升森林的減碳能力。

事實上,台灣的農委會盤點目前農業可提供的碳權超過五百萬噸,若以國際建議之最低定價一噸五十美元計算,每年可創造約新台幣七十五億元的收入。若有碳交易市場,不但可以提供企業需要的碳權,同時也能增加農民收益。

放眼國際,那就能做大市場。

但新加坡,並非只讓碳被當成金融商品交易。它是胡蘿蔔與棍子,雙軌齊下。

今年二月,新加坡財務部長宣布,自二○二四年起,國內的碳稅將翻漲四倍,至每噸新加坡幣二十五元(約合新台幣五百多元)。二○一九年開始課徵碳稅的新加坡,徵收對象是排放二萬五千噸以上溫室氣體的企業,碳稅覆蓋總排放量的八成,是全球碳稅覆蓋率最高的國家之一。

換言之,星國政府一邊打造市場,提供企業多一個買碳權抵減碳排的工具,另一邊,它又大幅調漲碳稅,要企業努力減碳,不能只靠買碳權了事。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曾表示,氣候變遷是人類所面臨最嚴峻的考驗之一。因此星國近年致力拚「碳經濟」,既大幅調漲碳稅,又啟動碳權交易所,目標成為亞洲碳交易領頭羊。

你或許會問,新加坡模式,難道一定適合台灣?

台大環境工程所教授馬鴻文認為,台灣確實也有類似交易概念,只是目前政府選擇的是碳費先行。

碳權開發、標準制度、碳權的驗證機制等,都需要政府主責單位各司其職,分路進行,「這當然有很多事要做,但至少政府要有明確方向,而且鼓勵大家做,如果政府一直沒有拿出明顯的訊號,大家就只好繼續觀望⋯⋯。」馬鴻文說。

從他國經驗來看,碳定價絕非單一部會就可執行,如新加坡是舉國之力、公私部門合作才促成平台。台灣選擇碳費先行,是因為「費」是最好收取的途徑,主責單位,是環保署。但未來台灣若要走向碳稅,關乎稅法,又要會同財政部。而交易市場建置,又得有金管會等金融單位的參與。要讓台灣碳定價制度不落後國際,需要上位者出面協調部會合作。

說到底,政府的作為可以更有魄力。

「不論碳費稅、碳交易,都是讓企業理解減碳是有效益的,創造誘因。在我看來,這兩種都是胡蘿蔔,」國際氣候發展智庫執行長趙恭岳說,現在全球各國都在跟時間競賽,「當你今天做得太慢,這兩個蘿蔔,未來都可能變成棍子。」

尤其,企業等不及國內制度成形,就會自己「先開跑」,「這就像一個地方的營運環境不理想時,廠商自然會選擇去其他地方經營、設廠。」趙恭岳說。


▲新加坡碳權交易所有眾多「自然為本」的減碳專案,可直接在平台上購買國際認證的碳權。取自CIX官網

落實碳定價或釀綠色通膨 但台灣不做沒未來!政府需政治勇氣

確實,一個國家要形成交易體系並不容易。如《經濟學人》所述:「運作良好的交易系統需要政治勇氣。」如果台灣因此有更高的碳價,這可能會讓廠商把價格反映到通膨上,會激怒消費者,甚至損害有政治獻金的企業利潤,「讓碳市場更好的運作,更多的是政治挑戰,而不是經濟挑戰。」

選舉將至,碳交易確實是敏感戰場,然而,不去深思、長遠規劃,台灣在零碳時代就可能落後他國。新加坡選擇打造一個國際性的碳權交易中心,著眼的是,國家未來在全球零碳時代的影響力。

「一個國家有平台,交易就會在那邊產生,未來亞洲區的買賣需求,都會在那裡發生,這不只創造金流,還會創造他們在國際的影響力與話語權,」李堅明認為,台灣政府,也應該具有這樣開放的視野,「我們只靠環保署之力來減碳、收碳費,其他相關政府部會如金融主管機關不出來,是不行的⋯⋯。」

對於未來,你是先看到才會相信,還是先相信,願意去克服諸多不確定性,就會看到?一念之間的差異,往往是決定個人命運、企業發展,乃至國家競爭力,最關鍵的原因。 閱讀完整內容
商業周刊2022/6月 第1805期

本文摘錄自‎

再不做會讓台灣沒未來!碳政策落後新加坡、印尼內幕

商業周刊

2022/6月 第18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