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貨地獄大考驗 為何PChome翻車、Momo過關?

電商雙雄倉儲策略,疫情一爆單即暴優劣

一場疫情,正在改變兩大電商雙雄的競爭格局。台灣防疫升高至第三級警戒一個多月以來,電商無疑是最大受惠產業,訂單量就像「天天在跑雙十一」。但,爆量訂單卻也成為災難,各大電商平台出貨嚴重塞車,幾乎都無法達到原先標榜的二十四小時快速到貨。

文●張庭瑜 攝影●楊文財


▲外界推測,PChome倉儲系統建置早,自動化程度相對低、依賴人力點收,較難因應疫情下爆量的集中式搶購。

一年前的爆單塞車重演出貨、營收成長都輸Momo

不過,爆單塞車情況,Momo約在一週內就緩解,PChome卻在一個多月後仍未有效解決,昔日最引以為傲的「二十四小時快速到貨」,也被網友諷為「二十四天到貨」。

從五月營收數字,也能看出雙方在這次競賽的差距。以Momo來說,五月營收較去年同期成長四六・七%, 單月就進帳超過八十一億元, 但PChome卻僅成長一三・一%。

造成兩者落差如此大的主因,就是因為一個出得了貨、一個出不了。事實上,電商出貨塞車,在去年二月中疫情初次爆發時也上演過一次,讓PChome兩個月內,兩度宣布暫停部分商品二十四小時到貨。

當時,PChome董事長詹宏志接受商周專訪認為,疫情下的搶購行為是爆發且集中,跟原來的庫存設計、服務承諾都不同。但面對可能一再發生的疫病,要把離差值(編按:指一組資料中最大值與最小值之差)考量在系統設計裡,在平常就為最壞做打算。

但為什麼一年過去,該公司出貨瓶頸再度上演,甚至狀況更甚去年?

商周追蹤訪問超過十位業內專家,大家眾說紛紜。

「有可能是供應商來不及交貨給它,這就看誰的談判力強,或誰的倉庫安全保留額度比較高。」一名長期觀察電商產業的學者說。

也有人觀察,可能是系統流程設計和自動化程度差異。PChome雖是台灣最早投入自建倉儲的電商平台,但上一代的成功系統,未必適用於現在。

「 他們是早期建的倉庫,自動化程度偏少,加上要搬倉( 指PChome明年將啟用的中華郵政物流園區),不太可能在原始倉庫做過多先進投入,」一名電商平台高階主管觀察,「靠人力點收、沒有設備傳輸,很多人力會浪費在基本工作上。」

甚至還有人猜測,可能有員工染疫,減損量能。「如果都靠人聚集揀貨,就很危險,」另一名年營收數十億的電商業者觀察,「倉庫有可能出很大的狀況,比如有人染疫,數十甚至上百位員工瞬間被隔離。」

倉儲型態決定這一局衛星倉分流快,大倉則相反

針對外界推測,PChome不予回應,但表示,因疫情期間訂單暴增,加上無法大量增加人力、各倉庫間也無法流通支援,導致倉儲運能吃重。目前特定專部分商品,已恢復一天到三天內出貨的水準。

不過,探究電商雙雄這次的到貨表現差異,根本原因,還是在於倉儲策略不同。

而這次疫情,卻正好使Momo的優點、PChome的缺點被同步放大。

儘管PChome和Momo的倉庫總面積差不多,但,前者走的是集中型的大倉策略,後者則是分散式的衛星倉策略(見下表)。
衛星倉的優點是:更靠近市區、離消費者更近。比如,Momo在台北的內湖、北投和中山區,都設有衛星倉,能做到台北市區最快三小時到貨。

另一個好處是分流,避免商品跟貨車都塞在同個地方,癱瘓倉庫。例如,去年疫情爆發時,Momo便讓衛生紙這類體積大、容易卡貨的熱銷品,不進大倉,而是請供應商直接送到離消費者更近的衛星倉出貨,省下轉運時間。

不過,衛星倉因更靠近市區,每單位租金成本相對高,比較桃園工業區跟台北市內湖區租金,後者每坪月租金約是前者兩倍;此外,因為面積較小,能存放的商品有限,若同一筆訂單內的商品,分別放在不同衛星倉,就得拆單運送,墊高物流成本。
「衛星倉難在調度,」太陽生鮮農產公司供應鏈總監沈泰霖解釋,假設一座大倉可配十萬個品項,但一座衛星倉只能放一百個,那該放哪一百個?又或者,消費者訂的商品,要由哪座衛星倉來配送最有效率?這考驗的是庫存資料庫的即時性和聯通性。「城市物流會是未來趨勢,但要很強大的資訊能力做選品、數據分析,才能滿足消費者需求。」

相較下,PChome採取的大倉策略,承平時期因為面積大、存放的商品較齊全, 可一次把訂單內的商品揀齊後一併出貨,被視為是更環保且能減少運輸成本的做法。

但大倉的缺點,卻也因為疫情而完全暴露。一旦揀貨和配送中的某個環節卡住,可能影響後續訂單,甚至層層堆疊起負向循環:消費者等太久,選擇線上取消訂單或現場不收貨,這會加重物流和客服負擔,又讓出貨更堵。

疫情下的缺工跟爆單,放大了衛星倉更容易分流的優點,大倉原本追求成本優化的優點,卻在此時成為劣勢。PChome重演波音危機?兩者不同策略,長期見真章但,PChome難道沒從去年疫情,看見衛星倉的好處,進而調整策略嗎?
事實上,兩年前,PChome標下位於桃園、倉儲面積達四萬五千坪的中華郵政物流園區,不算每年約三億三千萬元的租金,還規畫要另外投入至少三十億元在設備和系統上。三十億,相當於是二十到三十座衛星倉的建置金額。

這除了更深化它追求效率的大倉策略,也能為其發展跨境電商布局。但是,卻耗損了資源調度的餘裕。

「PC(home)兩年多前選擇花二十座衛星倉的錢來蓋一大倉,但犧牲的就是這幾年沒那麼多資本再投入衛星倉。」一位PChome主管在臉書上坦言。

資策會MIC產業顧問王義智分析, 為了做跨境電商,PChome將物流倉儲拉得離市區較遠,但相對的,當海外商品要進到台灣,他們也能有更好的站點配送,甚至能幫其他業者提供物流服務。

「Momo這次賭的比較對,但長期來看, 哪種才是最佳解,我覺得還倒未必。」王義智觀察。

例如,Momo大量投資在高成本、求快的衛星倉,但有物流學者觀察,對消費者來說,除非能做到一小時到貨, 才會是真正有感的突破, 否則二十四小時和六小時到貨,感受不會有太大差別。Momo的衛星倉會否變成過度投資,還是未知。

不過外資摩根大通在六月發布的報告,看好Momo的倉儲物流基礎建設,因需要長時間以及大量資本投入, 將替其他電商競爭者帶來更大的進入門檻, 並同時給予該公司一千八百五十元的目標價。

一場危機改寫企業競爭版圖的例子,殷鑑不遠。

波音,該公司過去最熱賣的七三七客機,二○一八年起接連發生兩起墜機意外,這不只讓該款客機無限期停產,更讓其交機數在二○一九年被對手空中巴士超越,且兩者差距在二○二○年持續擴大。

波士頓諮詢公司在《哈佛商業評論》「如何帶領企業走過疫情危機」一文中指出,在沒有意外、穩定的承平時期,追求效率在企業內占主導地位,但面對不可預測的挑戰,比起效率,更重要的是復原力,組織必須保有冗餘、多樣性、持續進化等特性。也如這場電商物流競爭,誰更具有反脆弱特性,誰就能更快從混亂中恢復。

這世上沒有完美的策略,每個企業和個人,都有自己的藍圖和信念。但決定輸贏的,往往都不是策略本身,而是在執行策略的過程中,貫徹得多徹底,以及當情勢扭轉,被對手追趕以前,我們有多大的決心革自己的命。

閱讀完整內容
商業周刊第1755期

本文摘錄自‎

疫苗接種平台3管道衝施打率

商業周刊

2021/第175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