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億富豪陳賢哲 投資北極星的初心

科技人都有生技夢?當年台積電也是很燒錢

千億富豪陳賢哲投資北極星的初心


正文科技董事長陳鴻文接下北極星董座,他如何讓成立十五年,而沒有正式臨床數據的公司起死回生?又如何說服有「台灣巴菲特」之稱的陳賢哲投資北極星?

文/饒秀珍


▲低調的陳賢哲救急北極星,一次豪擲30億元。攝影組

是不是科技大老心中都有一個「計利當計天下利」的大願?有千億元身價的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四月與台康生技簽訂「投資意向書」,計畫以私募「分次」投入五十億元。媒體紛紛以「震驚」來大篇幅報導,而台康生技股價在郭台銘的加持下,更是漲翻天。

狂燒百億 北極星幸遇救星

相較郭台銘每每投資生技都高調引來大篇幅報導,台灣另一位身價超過千億元的陳賢哲投資生技卻是低調到無形,二○一九年底很阿莎力地投入三十億元「救急」北極星,不過媒體報導卻是一年後的事了。

燒了將近一百億元的北極星應該是台灣燒錢最凶的新藥研發公司,研發速度始終趕不上燒錢速度,連薪水都差點發不出來,創辦人吳伯文也遭到解任,過去一度面臨垂死掙扎。正文科技董事長陳鴻文接下北極星董座,他如何讓成立十五年,而沒有正式臨床數據的公司起死回生?又如何說服有「台灣巴菲特」之稱的陳賢哲投資北極星?從科技人蛻變為生技人,背後有什麼既艱辛又令人動容的故事?北極星未來的投資價值該如何評價?而郭台銘投資台康生技後,可能遇到的挑戰又是什麼?

當初陳鴻文的父親得了肝癌,經歷手術、復發、栓塞,該吃的中藥、西藥都吃過了,連醫院都表示時間剩不到六個月,既然招數已經用完了,就回家休息吧。「乾等也不是辦法,剛好正文科技一個股東有投資北極星,在我辦公室講電話被我聽到,我問他那個藥可不可以試試看?反正所有能試的都試過了!」
台灣巴菲特 婉拒彭博採訪

當時陳鴻文的父親被折騰得相當衰弱,透過恩慈療法,一週打一次針,最後多活了五年多。「我什麼都不懂,只知道這個藥不錯。」陳鴻文說,畢竟這個藥醫好他父親,北極星碰到困難理所當然要支持。生技門外漢的他,本來想說插花投資一下,後來發現「哇!這種公司怎麼燒錢這麼厲害!幫忙找錢並不順利,每次找進來幾個月就沒錢了。」

北極星開發中新藥ADI-PEG20 的作用機制,理論上是將癌細胞餓死,而普通細胞不會受到影響,且不限於單一種癌症;所以當初北極星在吳伯文的主導下,花很長時間開發不同癌症的適應症。但多年來臨床試驗受挫,加上北極星在中國及美國設廠,燒錢速度快,一九年由大股東連華榮擔任董事長,陳鴻文則協助到海外找尋資金。

受訪時,陳鴻文的身邊坐著一位外表低調、穿著相當樸實,默默聆聽並不多言,但是聽到有興趣的話題眼睛會發亮的「平凡員工」,一直要到採訪快結束,陳鴻文才揭露這位「平凡員工」的真實身分──他就是千億富豪陳賢哲。
陳賢哲是松翰科技董事長,行事一向低調,極少曝光,去年卻因美國辦公室視訊會議軟體Zoom 的股價因疫情大漲,而登上新聞版面。據了解,陳賢哲是Zoom 的早期投資者,比香港首富李嘉誠持股八.五%還多,雖然已處分部分股權,以Zoom 市值在去年一度超過一千六百億美元,千億富豪當之無愧,市場稱陳賢哲為「台灣巴菲特」,連彭博想採訪都被婉拒,可以想見陳賢哲的低調。

這麼低調的科技富豪,又如何與北極星牽上關係?實在令人好奇。陳鴻文親自揭密,他們兩人是清大學長學弟的關係,之前共同投資過中國一家小公司,有一天他們參加完董事會,陳鴻文說要去看看北極星的成都藥廠,陳賢哲也跟著去,看了藥廠說「不錯的廠啊!」

當時陳鴻文已為了北極星營運陷入捉襟見肘而四處奔走,他告訴陳賢哲,「我準備要賣掉這個廠,來支持公司臨床試驗繼續做下去,不然北極星要倒了!他問我要多少?我說應該至少要一億美元,陳賢哲說,有啊,我有一億美元,我來投。」陳鴻文微笑著搖搖頭說,當時他根本不知道陳賢哲這麼有錢。這筆錢不進來,根本過不了關。

陳賢哲很謙虛地說,自己對生技也還在學習當中,話不多的陳賢哲提到投資北極星的條件,就是要陳鴻文當董事長,因為看好「孝子救父」陳鴻文的做事能力。他表示,投資都要繳學費,最終要成功,「人」很關鍵。當初要投資Zoom 的時候,很多人都認為市場太擁擠、競爭太激烈,但他看好Eric Yuan(Zoom創辦人袁征)。


▲正文科技董事長陳鴻文接手北極星後,營運漸有起色。攝影組

科技有定律 生技挑戰更大

身負重任的陳鴻文,這一年多來又經歷、學習了什麼?北極星在一六年風光登錄興櫃,當時還創下一五○元高價,到了一九年股價最低只剩下九.五元,目前已回到七十元附近。

陳鴻文新團隊於一九年二月接手,他回憶,當時這項新藥研發一個月要燒掉三百萬美元,新團隊進駐後,首先就是檢視財務報表,也開始砍各項支出,包括人員等,每分錢花在哪裡都定義出來。從陳鴻文接手後的法說會來看,公司的確誠懇、公開地將帳目掀開給小股東看。

科技人一頭栽入生技領域,陳鴻文做了一個相當傳神的形容,假設這是一個電路板, input和output 都是固定的,沒有百分比,一定要百分之一百。「例如我們設定了這個電路板,進來一,出去就是一百,沒有九十九這種事。科技就是很多定理與定律,很多公式是不會變的。」

但是細胞就完全不一樣了。細胞是活的,沒有東西可以運算,細胞裡面的基因什麼時候要表達、什麼時候不表達,或是有缺陷、突變、表達錯了,都有可能。此外,還會牽涉到外面給什麼訊號,做什麼反應。」我最近常常遇到電子業的老闆,都告訴他們,如果你覺得做電子業不夠刺激,可以來做生技。」

但是台灣生技產業值得投入,這個環境也逐步在成熟當中,任何產業的成熟都要經過一段波折。即使是台積電,當初台塑也有投資,後來都離開了,幾經波折是必須的。台灣生技產業要成熟,還要經過幾年,需要更多的人才與資金投進來。

閱讀完整內容
《財訊》633期

本文摘錄自‎

千億富豪陳賢哲 投資北極星的初心

《財訊》

2021/第6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