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中化大贏家 安控廠轉單紅利 續航力解析

被紅鏈重擊八年大翻轉 二○二二台股最火熱族群


台灣安控產業過去經歷一段辛苦時光,但二二年有幾間公司卻迎來罕見大成長,原因是美國持續嚴控中國安控供應鏈,讓台廠出現轉單。現在不但傳統安控大廠吃飽,包括台灣電子大廠、晶片設計廠也在裡面尋找新商機。

撰文‧王子承

二○二二年台股整年下跌超過四千點,跌幅逾兩成,然而,就在一片慘綠中,卻有一個族群逆勢大漲,若看其龍頭業者的股價,全年便漲了超過一○○%,這個族群,就是曾被紅色供應鏈重擊、在台股沉寂多年的安控產業。

其中,該族群第一大業者晶睿,二二年股價就從年初的七十多元,一度最高漲到二一七元,總計全年漲幅超過一六○%;就業績面,該公司二二年前三季累計淨利,就賺了半個股本,比二○年與二一年的加總還多。

除了龍頭業者表現優勢外,二線安控業者如昇銳、勝品,同年股價的漲幅也分別超過七○%、五○%,兩家公司在二二年的獲利,也都創下過去至少八年來的新高,其中目前隸屬佳世達集團的勝品,全年更可望賺近一個股本。

但,這個現在堪稱名利雙收的族群,過去卻有超過八年,各家業者在紅色供應鏈衝擊下,不僅業績衰退劇烈,更有公司被迫轉往其他產業另覓出路,堪稱台灣繼面板、LED後,另一個被紅潮打趴的「慘業」。

時間回到一四年。在前一年台灣兩大安控廠晶睿、奇偶都賺近一個股本後,當年起,以海康威視為首的中國安控廠,就祭出「半買半相送」、買硬體送軟體的促銷策略,自此,台灣安控族群陷入長達八年的低潮期。

美制裁陸廠 三千億轉單商機噴發

在那段期間,奇偶的營業額從原本的二十三億元、最低剩下十一億多元,晶睿與勝品的營收雖有成長,但獲利卻一度蒸發超過五成,另一家業者悠克更因為連年虧損,最後導致經營權易主,老牌安控廠敏通更直接棄守、轉戰生技業。

這個慘況,因為一場中美貿易戰產生了改變。一九年底,美國商務部宣布,將中國前兩大監控業者海康、大華,納入實體清單的制裁對象,緊接著,同年,美國國會通過《國防授權法案》(NDAA),全面限制該國政府標案,不得採購在中國進行生產的安控產品。

美國的政策巨腕,帶動了像德商博世(BOSCH)與西門子,美商漢威聯合(Honeywell)、安創(Pelco)、思科(Cisco),開始收回對中國安控業者的代工訂單,轉而找上台灣的安控業者,委由其設計與生產安控產品。

「現在客戶連(安控產品裡的)被動元件都不要中國製!」一家台灣安控業者向本刊證實,美國、日本客戶除了要求不能在中國組裝生產,就連零組件都想要「去中化」。身兼勝品董事的佳世達總經理黃漢州則坦言,現在勝品是公司在台灣的產能有多少,客戶就要下單多少。

一名機構法人推估,海康、大華等中國安控廠商受影響的訂單規模,就占了六十五億至一百億美元,若換算新台幣,等於有兩千億到三千億元的空間,可以讓台廠逐鹿中原。


▲台灣安控龍頭晶睿受惠轉單效應,客戶包括Cisco Meraki、Verkada等美系業者。取自晶睿通訊官網

轉單效應遞延兩年 後頭仍有戲

在明確的轉單效應下,才有前述晶睿、昇銳、勝品,在二二年的業績出現明顯反轉。只是,為什麼一九年底美國就祭出制裁,台廠卻遲在兩年後才收到業績的實質反映呢?投身安控業多年的鎧鋒董事長郭吉榮,給了我們一個解答。

「之前,歐美客戶都是在觀望,等確定美國政府是玩真的後,才開始找產品,」郭吉榮進一步解釋,「現在,(包括)美國、歐洲、日本的代理商都到台灣找產品,我們成長也很明顯,晚上跟假日加班也來不及!」另一安控廠彩富也指出,在先前第一波訂單屬於高階訂單轉移,現在則偏向低價代工產品為主。

總部位於新北市五股的安控廠利凌,其資訊長胡志剛告訴我們,儘管一九年底時沒看到明顯的轉單效應,但二二年初,就有來自歐美與日本的客戶,開始來公司的五股廠房查廠、評估下單。另一名安控業者則說,台廠的技術與日廠、韓廠平起平坐,未來很有機會。

「不要中國製造」,是美國市場採購安控產品的第一大要求,因此也掀起了安控族群的台灣建廠潮。像昇銳就斥資九億元,於桃園興建新廠房;台灣產能已經滿載的晶睿,則計畫到泰國擴產;勝品的母公司佳世達董事長陳其宏更表示,勝品未來一有機會就會擴廠,「這種好機會不掌握太可惜!」
這波安控市場的火熱,也讓台灣大型的電子集團看到機會。像二二年十一月, 中國安控廠大華就將旗下英國監視器品牌Lorex, 賣給隸屬英業達集團的安控公司「 行品」,據傳該案是由英業達創辦人葉國一之子、目前為該集團策略長的葉力誠親自操刀。

事實上,能吃到新商機的業者,除了上述以晶睿為首的下游系統廠,甚至連上游的IC設計業者,也同步受惠轉單效應。

原因,就在於過去中國安控廠的產品,大量搭載華為旗下IC設計公司「海思」的晶片,然而,就在海思也同步被美國制裁,台灣晶片設計廠也在過去三年,跨入了以往不得其門而入的安控市場,裡面最具代表性的業者,就是台灣驅動IC一哥:聯詠。

業界人士透露,一九年海思被美國納入實體清單、無法向台積電投片後,就讓同時擁有監視攝影機、監控主機(NVR)晶片設計能力的聯詠,慢慢成長為全球安控晶片龍頭,其影響力,甚至直追在美國上市的台灣老牌影像晶片公司安霸。

只是,這個千億元的轉單商機,台廠真的都吃得到嗎?一名分析師點出,應是下游的代工廠先受惠,至於品牌廠要重回榮景,則是「有難度」。


▲安霸過去為全球影像晶片霸主,除了傳統安控客戶,也進軍自駕車新市場。圖為創辦人王奉民。攝影組

吃千億商機 組國家隊是關鍵

他進一步分析表示, 台廠先前被陸廠打趴後,研發資源投入有限,未來能不能出頭? 還有待觀察。全球第五大安控設備品牌廠Motorola Solution,二二年底也在法說會上指出,雖然美國法案對公司有利,但卻不是呈現爆發性成長。

此外,有「富爸爸」支援的台廠,比較有機會接到代工訂單,因為母集團知名度高,也較有辦法吃得下大單。

而台廠在部分零組件的缺席,將是未來的隱憂。一名安控業者說,台灣安控業需要組「國家隊」才有機會,雖然目前台灣製的上游晶片、下游組裝都齊備,但中游的軟體、鏡片、機構、打件仍缺少,未來,台灣能否在國際的安控市場勝過韓廠、日廠,是否有完整的供應鏈,將是能否在該產業長久競爭的關鍵。 閱讀完整內容
今周刊2023/1月 第1360期

本文摘錄自‎

去中化大贏家 安控廠轉單紅利 續航力解析

今周刊

2023/1月 第136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