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取代石油之後,為什麼大贏家是中國?

清潔能源崛起的地緣政治:太陽能取代石油之後,為什麼大贏家是中國?


◎蔡娪嫣


▲國際能源署表示,2023 年全球對太陽能發電的投資將達到3800 億美元。(美聯社)

據國際能源署稱,2023年全球對太陽能發電的投資將達到3800億美元,而對石油投資則是3700億美元。換句話說,對太陽能的投資將首度超越石油生產的投資額。美國哈佛大學政治學者艾利森上周便在《金融時報》(FT)發表評論指出,太陽能取代石油成為世界主要能源,將會伴隨巨大的地緣政治影響。

「為什麼中東成為上個世紀『偉大博弈』的中心競技場?因為該區域國家一直是推動20世紀經濟發展的石油天然氣的主要供應國。」艾利森(GrahamAllison)寫道,如果在未來十年,從太陽獲取能量的光電將取代大部分石油和天然氣需求,那麼最大的輸家將是誰?更重要的是:誰將是最大的贏家?

對太陽能的投資主要用在太陽能光電板,而絕大多數太陽能電板來自中國。全球太陽能電板產量80%由中國生產,而且正如國際能源署(IEA)所指出,整個太陽能供應鏈可發現中國佔據明顯主導地位。中國生產全球85%太陽能電池,以及太陽能級矽材料──88%太陽能級多晶矽、97%矽錠和矽片。


▲山西省芮城縣的太陽能板。(美聯社)

在太陽能領域的主導地位崛起

近幾年來,極端氣候、缺電危機促使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多次發話,要加快中國發展新能源體系的計畫,使中國在應對氣候變遷的全球治理中發揮積極作用。根據舊金山非政府組織「全球能源監測」報告,中國鞏固全球再生能源發展的領頭羊地位,太陽能與風電設施興建取得長足進展,正在運行的太陽能裝置容量已超過世界其他地區的總和,有望提前五年實現國家的再生能源發電目標。

全球能源監測組織(GlobalEnergyMonitor)6月發布中國能源報告,指出中國有望在2025年左右達到實現2030年的再生能源發電目標,屆時中國公用事業規模的風電和太陽能發電能力將增加一倍,發電量達到1200萬瓩(GW)。

報告稱,截至今年第一季度,中國公用事業規模太陽能裝置容量已達到228GW,比世界其他地區的總和還多。中國的太陽能發電廠集中在北部和西北省份,例如山西、新疆和河北。正在建設的太陽能裝置運營後,預計發電量將再增加379GW,達到美國的三倍、歐洲的近兩倍。

中國在風電方面也進步許多,陸地和離岸裝置容量合計已超過310GW,風力發電能力達2017年的兩倍。隨著內蒙古、新疆、甘肅和沿海地區的新項目落成,中國風電裝置規模預計到2025年將再增加371GW,連帶使全球風電裝置容量增加近一半。

報告和中國政府今年發布的數據相符,預測中國將輕鬆實現2030年「再生能源供應三分之一電力」的目標。全球能源監測項目經理多蘿西·梅(DorothyMei)表示,這些新數據讓我們得以了解中國太陽能和風力發電的詳細訊息,並發現發電量的激增有多麼驚人。

氣候變遷仍是能源安全挑戰

全球能源監測組織報告指出,中國政府祭出的一系列政策,是清潔能源獲得驚人發展的主因。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是排放溫室氣體最多的國家,煤炭消耗量佔世界的一半。習近平2020年在聯合國大會上首次承諾,中國將朝向「2030年前實現碳排放峰值、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此後當局也向風電、太陽光電企業發放慷慨補貼,修訂相關法規對地方政府與電力公司施壓。

本月25日啟動的中國四川省雅礱江高原克拉電廠,是全球最大混合太陽能-水電站,每年能產生20億千瓦(KW)的電力,相當於至少70萬戶家庭一年的能源消耗。這座電站象徵著中國對清潔能源的野心,當局計畫在青藏高原創建大型再生能源基地,沿著1500公里長的河流提供電力,最終目標是為1億戶家庭提供清潔能源,目前裝置容量共20GW,預計到2030年將達到約50GW。

《衛報》(TheGuardian)引述該報告指出,儘管精心規劃轉型路線,但氣候變遷帶來的極端天氣事件,使中國綠能轉型面臨許多挑戰。創紀錄的熱浪和乾旱,引發水力發電站癱瘓、電力緊缺、工廠限電與停工;老舊電網和地區間送電的不穩定,也增添國家能源的不確定性。

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於今年1月坦承,中國目前仍然面臨氣候問題。部分地方政府和企業在民生用電保供措施的實施方面存在不完善的情況。此外,由於中央政府並未提供相應的資金支持,在面臨氣溫驟降時,補貼價格不足可能導致天然氣供應短缺。這再次凸顯出氣候變化對中國能源安全的重要影響。

克拉電廠位於中國人口稀少的西部地區。在偏遠之地建造超大型再生能源電廠的弊端也已浮現,大部分綠電並未與當地電網連接,而是與煤電捆綁在一起輸送到需求較高的地區。中國75%以上的煤電、風電和太陽能發電都產自西部,但該國絕大多數能源需求在東部大城市。能源資源分布完全相反的情況下,電力輸送需要橫跨國土逾千公里,導致能源使用效率低下。

在距離、天氣容易影響綠電供應的情況下,根據能源與清潔空氣研究中心(CREA)及全球能源監測組織2月發布的另一份報告,中國為確保能源安全而繼續依賴煤電。該國2022年批准在82個地點興建燃煤電廠,發電總量為1.06億KW,為2021年新建煤電廠發電量的4倍。

中國雖重視綠能發電,但目前仍需依靠燃煤發電補足需求。該報告的作者之一、全球能源監測組織研究員韋爾(MartinWeil)表示:「由於煤炭仍然佔據主導地位,中國需要在能源儲存和綠色技術方面取得更革新的進步,以實現能源安全的未來。」


▲設置在美國拉斯維加斯一個乾涸湖底的太陽能發電場。(美聯社)

西方面臨與中方合作的艱難選擇

著有《注定一戰?中美能否避免修昔底德陷阱》一書的艾利森認為,中國在太陽能領域的主導地位讓西方面臨艱難選擇。2005年,歐洲在這場競賽中仍處於領先地位,德國占全球太陽能製造業的五分之一。到2010年,歐洲產量下滑趨勢變得明顯,儘管安裝量占全球八成,但產量只占其中不到一成。今年,全球每10塊太陽能板中,中國將生產8塊,其中5塊還將併入中國電網。

艾利森指出,許多西方國家已承諾在2030年前將排放量減半,並在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要實現這些目標必須轉向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然而目前的情況顯示,西方國家在太陽能等綠色技術領域,包括電動汽車等領域,面臨依賴中國(一個被它們視為主要競爭對手、「系統性挑戰」的國家)的挑戰。

美國顯然注意到了在太陽能供應鏈上的威脅。去年9月,白宮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JakeSullivan)將綠色技術宣布為與半導體和AI並列的重要領域。中國企業也曾因傾銷太陽能板而被美國和歐盟徵收關稅,但這對中國不斷增長的全球市場份額影響有限,中國仍控制全球8成太陽能製造供應鏈與97%矽晶片。

隨著美中科技戰升溫,中國欲證明雙方玩得起這樣的博弈:美方祭出半導體禁令,中方擬透過「禁止先進太陽能矽片關鍵技術出口」作為報復。對比半導體禁令給中國相關產業帶來的重大打擊,中國的反擊措施帶給美國的傷害較不那麼嚴重。但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高級研究員馬佐科(IlariaMazzocco)表示,此舉仍然會給美國帶來痛苦。

白宮將減緩氣候變遷視為最重要的優先事項,拜登政府5月反對向中國以低廉價格出售的太陽能板徵收關稅,便是因為在短期內,美國需要繼續從中國購買太陽能產品。畢竟中國的綠色技術發展奠基於世界工廠的優勢,包括快速的監管審批、較低的勞動力成本、無與倫比的供應商網路以及快速增長的國內需求。

艾利森指出,更重要的事實是,歐洲人、美國人和中國人都居住在同一個地球,沒有任何人能逃過溫室氣體排放帶來的嚴重氣候威脅,「為了確保本國公民的生存,這些國家的領導人必須在競爭的同時找到合作的方法。」 閱讀完整內容
新新聞2023/7月 第1898期

本文摘錄自‎

清潔能源崛起的地緣政治:太陽能取代石油之後,為什麼大贏家是中國?

新新聞

2023/7月 第189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