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後因應2:更高的關稅、更強硬抗中
川普2.0對台灣與世界意味著什麼?拜登任內說好的半導體補貼會生變嗎?鴻海、英業達等在墨西哥設有生產基地的科技大廠,會不會被迫遷往美國? 文—辜樹仁 攝影—王建棟 台灣剛剛躲開了銀杏颱風,卻必須與這個世界一起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川普颶風」。《天下》根據在美國現場採訪、川普二○一六到二○年首任總統任期的政策、這次競選的政見與發言,以及他過去核心幕僚一年來公開的主張,替讀者整理歸納出可能的影響。 可以預期,我們將看到一個更以自我為中心的美國,更多更高的關稅,更強硬的中國政策,以及更不穩定的全球經濟。 川普這次最指標政見就是主張對美國進口商品全面加徵一○%到二○%關稅,對中國甚至再加徵六○%關稅,還要分階段全面中止從中國進口電子、藥品與鋼材等「必要商品」。(見27頁) 衝擊一:更多製造業到美國? 如果真的全面實施,不僅中國,包括台灣在內的所有美國貿易伙伴都將受到衝擊。而且不僅最終產品組裝廠撤出中國,轉進東南亞、印度、墨西哥,或回流台灣,躲不了關稅;另一方面,大部份在美國投資設立組裝廠,從台灣、中國大陸或東南亞進口零組件的模式,也將受到衝擊。這就是川普這麼愛用關稅當武器的最重要原因:不想繳關稅,就把工廠搬到美國,替美國勞工創造就業機會。 過去五、六年,台灣製造業撤出中國,轉進東南亞或回流台灣,很可能有進一步到美國投資設廠的壓力,尤其是伺服器供應商。已經在美國密西根州投資設廠的台灣車用扣件大廠世德董事長陳光裕認為,川普升高保護主義,美國市場變封閉,對已經在美國的製造業反而有利。衝擊二:墨西哥製造受影響? 配合進口關稅,第二次川普政府預料會嚴查利用第三國洗產地,規避美國進口關稅的行為,尤其是墨西哥。 《天下》從華府智庫獲得的情報指出,預定在二○二六年檢討的《美墨加協定》,一定會針對墨西哥免稅進口美國有更嚴格規定。川普曾威脅要對墨西哥製造的汽車,以及針對工廠從美國搬到墨西哥的產品,徵收一○○%到二○○%進口關稅。 屆時,包括鴻海、英業達等在墨西哥有生產基地的台灣科技大廠,很有可能會被迫將產能轉往德州。 除了關稅,川普也可能透過雙邊談判,要求貿易伙伴貨幣升值,來解決美國貿易逆差太大的問題。 衝擊三:台幣被迫升值? 美國媒體曾報導,第一次川普政府的貿易代表,有可能出任財政部長的萊特海澤已經向川普建議,美元應該要貶值,才能增加出口,縮小貿易赤字,重演雷根時代的《廣場協議》,透過雙邊談判逼迫貿易伙伴貨幣升值、縮小美國貿易逆差。 過去五年來,台幣對美元貶值超過六%,可能會成為第二次川普政府財政部盯上的目標。 專研國際貿易政策的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劉大年提醒,川普非常在意貿易赤字,視為美國財富流失到貿易伙伴國。台灣、越南、墨西哥受惠美中貿易戰供應鏈轉移效應,這幾年對美國出口大增、貿易順差快速擴大,未來不無可能變成第二次川普政府的眼中釘。 第四,川普在競選時不只一次抨擊拜登政府「通膨削減法案」亂花錢補貼企業,上任後將進行檢討,尤其是對電動車、電池、太陽能、風電等潔淨科技的補貼。 衝擊四:半導體補貼沒了? 在川普的認知中,政府補貼昂貴的綠色產品與能源,是通膨的主要原因之一。設定電動車銷售比例目標,將摧毀美國汽車產業。但在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公開支持川普之後,他又改口稱,不應只獨厚純電車,應該提供美國民眾不同選擇,包括油電混合車和燃油車。 他因此主張要透過鬆綁石油、天然氣等石化能源開採,擴大生產,拉低能源價格,解決美國物價過高問題。他最有名的一句話就是,「挖吧,寶貝!用力挖!」 可以預期,在第二次川普政府期間,美國聯邦政府對綠色經濟的支持可能減少,對傳統石化產業的支持將會增加。 至於事關美國半導體製造業復興的「晶片法案」,川普十月接受媒體訪問時,直指「晶片法案」是糟糕的法案,如果希望半導體製造產業到美國設廠,只需對美國進口晶片加徵關稅,不需要美國政府花錢補貼。 美國半導體協會總裁史塔克納接受《彭博社》採訪時指出,美國政府雖已宣布將提供巨額補貼給台積、三星、英特爾等在美投資設廠的半導體製造業,但至今和美國財政部正式簽約、補貼入袋的企業,只有一家。他非常擔心第二次川普政府走馬上任後,已經答應的補貼會不會生變。
衝擊五:國際挺台力道消退? 川普與拜登對付中國的最大戰術差別,就是拜登「糾眾圍毆中國」,川普「單挑中國」。過去四年,拜登在國際上組成了一個主要由歐盟、北約等西方盟友,與台灣、日本、韓國等印太伙伴組成的抗中挺台國際大聯盟。 美國在北約峰會等與盟友的雙邊或多邊互動中,以及這些盟友與伙伴國之間的互動中,都會公開表達對台海和平穩定的關切,是拜登政府嚇阻中國武力犯台的重要組成。 接下來,不喜歡聯盟、偏好雙邊談判的川普回鍋,美國聯合盟友共同對付中國與俄羅斯的力道可能會減弱,給中國與俄羅斯各個擊破的機會。不僅歐盟、烏克蘭受影響,台灣也會受到衝擊。競選期間,川普聲稱台灣搶走美國半導體製造,多次拒絕回答是否派兵協防台灣,還指出台灣要繼續付保險費。他認為保持模糊、不可預測性,才會讓中國不敢武力犯台。與他首次總統任內的挺台政策,以及拜登比起來,明顯不友善。 一向主張盟友對自己的國家安全應該負擔更多的川普,可能也會要求台灣再增加國防經費。不過,在抗中的大旗下,台灣已經成為美國最重要的戰略資產之一。不僅軍事上的第一島鏈防禦,半導體製造復興、美國製造回流、提升供應鏈安全與韌性,都需要台灣這個伙伴。 美國依然會挺台灣,只是,凡事美國優先,不太理會友邦利益的川普,可能會與拜登政府的方式有所不同。 在川普首任總統任內擔任負責經濟事務的國務次卿、曾多次訪問台灣的柯拉克在最近接受《天下》的訪談中強調,抗中挺台是當今美國兩黨最大共識之一,首次川普政府在這方面也做了很多事。「競選時總會有些選舉語言,不需要擔心,」柯拉克認為,「行動比言語更重要。」 但基於川普個人的高度不可預測性、商人交易性格,台灣可能還是要做好「防颱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