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賀桂芬 攝影‧黃明堂
這四個場景,分別發生在台北、美國和英國。不同場景,傳達同樣一個訊息。
場景一:去年初,IBM傳出大裁員。披露此事的《華爾街日報》指出,轉型物聯網雲端服務的IBM,裁掉兩萬人,又「瘋了似的狂召」等量的新人。遭裁員工的專業,讓IBM享受過去十年的成功,如今卻不再合時宜。
場景二:台北北投,陽明大學醫學院學生多了兩門必修課:資訊科技與數據科學。「醫生必須有能力透過龐大的數據資料,解讀複雜的生命現象,以及和數位科技及資訊人才對話,」陽明大學副校長高閬仙解釋。
場景三:台北市南京東路二段一棟大樓的某層樓,該是上班族年齡、卻揹著書包的人大量出入。這裡是一家「學校」Alpha Camp,「學生」年齡分布很廣,但大多不年輕。他們有的在職,有的已經辭職;他們原來的專業「不數位」,新技能卻都很數位。畢業的學生,無論創業或回到職場,人生開始不同。
場景四:英國倫敦一棟大樓裡的一家公司,接待室是一節廢棄火車廂,後方是一間間的教室,裡頭坐滿正在上數據科學、人工智慧和各式各樣課程的學生。他們都辭了工作,花八千到一萬英鎊學費,來上十到十二週課程。
這是在美國創立,短短六年已經在全球二十個城市有校園、畢業生近四萬人的「補習班」GA(General Assembly)。 ▲Alpha Camp的學生,全都是在意識到職場需求劇烈改變後,辭職或在 職學新技能的資深白領。(楊閔攝)
學校教育離職場有多遠?
這間學校的創辦人史瓦茲(Jake Schwartz)是美國耶魯大學高材生,怎麼看都是有大好前程的天之驕子。但他創辦這家公司的緣由,會讓許多名校MBA吹鬍子瞪眼。「我發現,耶魯學位沒讓我學到任何實用技能,兩年MBA更浪費我太多時間、太多錢,」他告訴《經濟學人》,「因此我就想,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降低學習成本,又真的能學到企業主非常渴望的能力。」
GA研發課程的方式非常「接地氣」,與大量企業主深談,問他們最迫切需要但短缺的技能。
以上場景,都指向一個事實:科技變化太快,原已嚴重的產學落差更加的大。
正規劃在嘉義成立工業4.0生產基地的汽車零組件廠和大集團董事長沈國榮便嘆,莫說4.0新進人員,就連物聯網、大數據及雲端管理等高階人才都很難求。
到底工業4.0需要什麼樣的人才?傳統學校教育和現行的職訓為什麼無法養成?
「以前你可以接受大學系統性教育,學得一技之長,憑藉專業做到退休,現在不行了,」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教育主管史萊哲(Andrea Schleicher),在今年初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WEF)中說。 ▲機械師傅也要懂IT,如海軍陸戰隊,工業4.0人才必須水陸兩棲。(劉國泰攝)
不要你專一 要你多才多藝
「改變正在發生,我們必須要重新設計學校課程,」德國工業4.0平台秘書長邦廷(Henning Banthien)接受《天下》專訪指出,「這還不夠,每個人都必須終其一生,不斷學習新技能。」
不夠,不是因為不專,相反的,有可能因為太專。
德國霍恩海姆大學去年首次針對工業4.0,進行的一份大規模調查,詢問企業需要的人才,結果高達九○%的德國受訪企業都抱怨,現有員工的技能都已不合時宜或不夠寬,亟需學會第二職能。
調查明確統計出,企業希望員工儘快學到的技能排行(見表一)。更值得玩味的是,有四二%的企業表示,他們愈來愈不需要員工在單一學門裡一直深入鑽研。
位在波士頓的就業市場研究分析業者,Burning Glass科技公司統計分析全美國線上徵才資料也發現,美國就業市場如今最龐大的需求,不是專才,而是擁有完全不同領域技能組合的人才,Burning Glass CEO席格曼(Matt Sigelman)稱之為「油電混合」人才,《天下》稱之為「章魚人才」。
比方美國薪資最高的職缺,無論是不是科技類的工作,四九%要求要會寫程式 (見表二)。
「現在要求行銷人員懂演算法很合理,」歐洲開放式線上課程(MOOC)龍頭iVersity執行長柯珀(Hannes Klöpper)接受《天下》專訪時也舉例。
多工人才 靠微課程長新技能
然而無論學校裡的教育,或企業裡的在職訓練,都不擅於訓練章魚人才。
「等他唸完四年大學兩年碩士,科技和職場的需求已經變了,」推動工業4.0的先驅,《即將來襲的第四次工業革命》作者桑德勒(Ulrich Sendler)告訴《天下》。
歐美已經有不少企業,因為在學校找不到需要的人才,已經主動出擊,和MOOC合開量身訂製的課程,取代傳統由顧問公司、專家學者到公司開課、或送員工到學校進修的在職訓練。
這些課程將學程分解成模組、模組分解成課程、課程分解成小單元的方式,讓需要的人在短時間內密集受訓學習,被稱之為微學位(nano degree)或微課程。
這些微學位在歐美,由於受到google、亞馬遜等巨頭認可,已有比從校園取得的本科文憑更具競爭力的趨勢。
微課程的訓練,也被認為是在現今職能需求變化快速的時代,最能彌平產學落差、又能滿足終身不斷學習需求的模式。許多創新都非來自本業,教育也是。微學位的風潮,因應職場海嘯而生,對體制內的學校教育和企業在職訓練的衝擊,已經開始。
人才在哪裡,企業就在哪裡,政治人物與其威脅利誘企業投資創造就業機會,不如傾其所有,投資改革教育。 美光新人種育成策略:
讓火星人和地球人坐一起吧!
今年的漢諾威工業展,意外看到美光。它一向被稱作記憶體企業,但這家企業現在成長最快的業務,卻是「大數據分析」。這項改變,來自美光兩年前才培育成功的「新人種」。
在展場接受《天下》專訪的美光嵌入式事業群資深總監嘉塔尼(Amit Gattanig)指出,物聯網時代,客戶都有分析大數據的需求,而美光的記憶體本就在工業客戶的設備當中,「其他廠商都還需要用外掛感測器的方式,我們根本就已內建(embedded)在設備裡面,做大數據分析再適合不過。」
然而工業設備需求廠家過去與美光從無接觸,美光也沒有大數據的人才和業務。
兩年前,美光和許多企業一樣,努力探索大數據商機。當時新上任的資訊長舒茲(Trevor Schulze)決定另組一支隊伍,「企業分析及數據資訊科技小組」於焉誕生。
換個座位大不同
很多企業其實也做過類似的事。但舒茲用了一種不同一般的方法。這支隊伍,也讓他成為《Fortune》雜誌今年最創新資訊長得主。
舒茲使用的方法,說穿了很簡單。他只不過就是刻意將負責企業數據科學的人,放到IT部門裡。結果彷彿火星人與地球人的結合般,產生讓美光驚喜的綜效。
因為就在IT部門裡,數據科學人員能夠直接接觸到美光自己的商業數據,大大縮短收集數據,以及了解公司不同層面數據之間相關性的時間和流程。
「準備數據是很耗時間的事,我們把數據工程師和IT工程師放在一起肩並肩工作,收集數據、分析數據、做成營運決策建議的速度變得很快,」舒茲告訴《Fortune》。
這個軟硬結合的新人種團隊孕育成功,不僅為美光建成自己的數位大腦決策系統,讓美光能精準掌握及因應市場變化,更讓美光得以切入大數據分析和資訊安全架構的新領域··· 開啟APP閱讀完整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