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狂飆千倍的誘惑

今年1月,新光人壽以92.888億元標下位於台北市南京東路5段的中華開發大樓,土地每坪單價高達1229萬元。如果時光倒流,回到1970年代, 南京東路上的土地1 坪不到1 萬元;如今每坪暴漲到1000萬元以上。短短半世紀,南京東路上的土地每坪價格飆漲1000多倍,產生許多千萬億萬富翁。

謝錦芳專欄


▲全台房價飆漲,租金也上揚,使得低所得族群痛苦指數上升。( 顏麟宇攝)

台灣金融研訓院董事長吳中書日前在一場論壇中感嘆,北市南京東路上的土地,一路上漲逾千倍,千金難買早知道。3 年前高雄橋頭土地1 坪大約1 萬元, 台積電宣布進駐高雄,如今橋頭土地已漲翻天。他的老家在高雄縣,一直沒漲。

新冠疫情期間,寬鬆貨幣政策與大規模財政刺激雙管齊下,已引發後遺症。台灣房價狂飆,使得有殼族坐享巨大增值利益;與此同時,另一方面,社會上許多無殼族則落入貧無立錐之地的困境。

台北市土地單價飆漲逾千倍 窮人貧無立錐之地

台灣房地產一向蓬勃,自2000 年以來,台灣房價上漲了3.4 倍。2003 年發生非典型肺炎(SARS )風暴,房價曾經一度重挫,之後反彈,從此一路往上, 沒有回頭。2008 年發生金融海嘯,房價短暫調整,當時許多台商將資金從海外匯回,房市很快又活絡起來。

房價上漲的原因很多,由於利率維持低檔,金融機構爛頭寸很多,在資金氾濫的情況下,民間資金大量湧向股市、房市。

除了低利率促成房價飆漲,吳中書指出,其他影響房價的因素還包括海外台商回流,美中貿易戰開打,台商回台投資,工業用地需求大,在僧多粥少的情況下,土地漲得很凶;護國神山台積電赴高雄投資設廠,也連帶使得周邊的房價上揚;股市站上萬點,第三季全體上市櫃公司獲利1.18 兆元,創歷史新高; 通膨上揚,原物料、建材都上漲,也助長房價上漲。
央行選擇性信用管制成效不彰 業者估房價明年續漲

為了讓房市軟著陸,央行陸續祭出四波選擇性信用管制。不過,最近央行公布五大銀行11 月新承作房貸金額為719 億元( 年增率達24% ),為2016 年房地合一稅上路以來新高。在超寬鬆的貨幣政策下,資金氾濫,選擇性信用管制似乎未發揮預期的效果。全國商業總會主席、鄉林建設集團董事長賴正鎰甚至預估,明年房價還會上漲1 成。

面對房價飆漲,租屋需求增加,使得租金上揚。疫期爆發以來,根據591 租屋網統計台北市5000 多筆套房的資料, 近2 年來台北市房租上漲4.25%,平均每坪達1760 元,如果租10 坪小套房, 月租金高達17600 元。另統計,台北市1000 多筆整層住家資料,近2 年來, 月租金上漲5.41%,平均每坪達1558 元,如果租30 坪住宅,月租金高達4 萬6000 多元。

591 租屋網的資料顯示,近2 年台北市租金漲幅是同期間消費者物價(CPI )漲幅的3 倍。對低所得族群而言,疫情期間薪水、收入普遍沒有增加, 有些人甚至因無薪假導致收入劇減,此時租金痛苦指數上升,更是吃不消。

台灣勞工陣線研究部主任洪敬舒表示, 外食費用與租金占低所得族群可支配所得的比重相當高,這兩項費用增加,對低所得族群衝擊最大。由於政府興建社會住宅牛步,而租屋市場長期存在不透明的現象,他建議,政府應進一步擴大對青年租金補貼的名額。

避免殃及無辜 對豪宅與第三戶以上施行差別定價

近期央行祭出四次房市選擇性信用管制,但成效不如預期。清華大學科技管理學院榮譽講座教授張金鶚建議,央行推出選擇性信用管制之際,可考慮針對豪宅或第三戶以上施行差別定價,採取差別利率。

房地產狂飆千倍的誘惑下,吸引更多人投入房市。面對資金氾濫,央行選擇性信用管制可搭配差別利率措施,排除首購族,避免殃及無辜,應是一個彈性作法。如果放任房價持續狂飆,居住正義的理想破滅,貧富差距進一步擴大, 不僅加深青年世代的挫折感,也凸顯政府失能,蔡政府須負起最大的責任。

閱讀完整內容
新新聞1818期

本文摘錄自‎

英國拚買得起房見效 韓國打房25次完敗

新新聞

2022/第18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