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不讓99%存貨等1%零件!學豐田式管理避開四大坑

市場需求大起大落,怎麼掌握合理庫存水位?


文●林洧楨、黃靖萱 攝影●楊文財

曾經,豐田生產方式(TPS,見小辭典)讓全球自行車龍頭巨大創辦人劉金標深深著迷,還說過,沒有豐田,就沒有現在的巨大。更帶著主要供應鏈一起學習,如何降低庫存、減少浪費。

如今,劉金標外甥女杜綉珍與獨子劉湧昌,二代接班六年間,這套企業一代引以為傲的生產製造聖經,被視為不適用,與此同時,巨大存貨在短短二十一個月內飆升超過一倍,讓它一頭栽進高庫存陷阱,難以脫身。

「疫情三年來,各類製造業裡的人明白,TPS╱JIT(即時生產)應是幫不上什麼忙。除非保守應對,不顧市場需求,工廠堅不出貨,也在所不惜。」巨大發言人李書耕針對高庫存問題回應時說。

其實,巨大碰到的調度四大難題,包括:疫情導致需求大起大落;關鍵零組件出貨不及或斷鏈,導致無法及時供貨;全球供應鏈破碎化,不同市場庫存無法共用;讓它掉入庫存地獄,導致現金缺口擴大,根據券商研究報告,巨大目前一年內的現金缺口達一百零八億元。

這些難題,許多企業在經營、庫存管理、產品與資金調度也都會碰上。我們如何從巨大延票事件,學習這門課?

TPS非追求零庫存,而是剛剛好
變速器龍頭寧掉單,也不盲目拚存貨

商周彙整輔導過眾多車廠的精實管理顧問江守智、篤信精實管理的台灣引興董事長王慶華、自豐田台灣製造廠國瑞汽車退休的TPS專家李兆華、仍在落實TPS的巨大協力廠商等,多位專家與業者的經驗,協助企業提高勝率。

先看疫情激化,全球自行車需求大起大落。巨大採取的策略,就是拉高庫存,當別人沒車可賣,它照樣有源源不絕的貨源能賣給客戶跟消費者,追求獲利最大化。

如果改用TPS思維會如何?

王慶華說,這是標榜「尊重人性」的生產方式,從不會將「極大化獲利」做為政策目標與行動指南,而是以無止境的改善活動,致力提升品質、消除浪費、降低成本。

而且「零庫存」也絕不是TPS的內涵。豐田致力於降低庫存,但並不否定庫存,而是追求「及時化」,也就是凡事要適品、適時、適量、適所,是用「必要最少限度(庫存)」的思維,來滿足生產線的稼動,甚至拉動經營管理階層節奏,滿足市場的需求。

因此江守智認為,最好的TPS應對方式,就是類似全球自行車變速器龍頭廠禧瑪諾(SHIMANO),視景氣榮枯,將庫存增減幅度控制在兩成內。求穩,不要盲目擴張庫存,避免尾大不掉,也不要省庫存省過頭,造成自己有單沒料。雖然代價是因為無法第一時間供貨給顧客,而會有一定的訂單流失,但不隨客戶短期需求波動起舞,才能避免對市場的需求預測失準,導致庫存暴增的風險。


▲巨大因自有品牌與全球門市特色,高達65%產品必須自產自銷,庫存需求會比純代工同業更高,因此庫存管理也必須更小心。

巨大不願錯失疫情紅利
關鍵零組件交貨期延長,仍續備料

再看關鍵零組件斷鏈無法及時供貨。

這次,巨大的說法之一是中高階車款仍有穩定的市場需求,利潤也還很好,就是因為九九%的零組件都到了,僅等待像是禧瑪諾的變速器。但那一%的關鍵零組件缺料還沒到,導致巨大無法組車,才造成零組件庫存大增。

但一位巨大前十大供應鏈的董事長說,其實好幾個月前,他們已經知道禧瑪諾交貨不及,甚至疫情間最長交貨期,已經拉長到三百六十天,但巨大為了不錯失難得一見的市場榮景,仍對其他零組件供應商繼續下訂單,這才是不合理之處。

輔導過巨大、A-Team的李兆華解釋,在豐田的觀念中,「絕對不會讓一大堆料去等單一零件」,如果有十個零件,其中有一、兩個製程生產期較長,或必須從海外運來,那就得等那個關鍵零件出廠或上船了,才會通知台灣其他廠的零件,可以準備製造並交貨。

而且豐田、國瑞和其他工廠最大的差別是,不管何時去看它們的工廠,狀況通通一樣,就算生意好,最多是出貨變快變多而已,工廠該空的地方還是空著,不會因此堆放了不該存放的零件或成品庫存。

疫情下,各大車廠哀鴻遍野時,年產千萬輛汽車的豐田曾在去年二月的法說會上表示,它們沒有晶片短缺的問題。後來,雖一樣碰上晶片短缺,而不得不停工,讓它們也開始備庫存,但備的是最難取得的晶片,而不是「通通都備」。

也就是說,應該是按取得難易度來安排庫存的優先順序,越難的反而越應該多備,至於容易叫的貨就相對不緊急,可以慢點叫貨,只要做好這部分,就能把錢花在刀口上,降低原物料庫存造成的資金週轉壓力。
美中貿易戰後推升在地生產
歐洲賣不掉的貨,賣到中國不划算

接著是,全球供應鏈破碎化,不同市場庫存無法共用。

在過去,是一個中國超級工廠賣到全世界,不同市場的需求消長,庫存都可以在一個工廠內調配支應。

由於美中兩大國貿易戰,全球製造業被迫選邊站,同時各國關稅壁壘越來越多,都讓全球供應鏈更加破碎,貼近市場生產成為新主流,這也是巨大二代接班後,接連在歐洲匈牙利、東南亞越南等國都投資蓋新廠的主因。

但貼近市場生產看似商機更好,其實背後的庫存壓力與週轉資金也都隨著工廠增多,而同步增加中,變成越是全球布局,負擔越大的狀況。

李書耕指出,巨大的庫存分為兩塊,除了上述的中高階車款,因為等待關鍵零組件所備的零件庫存外,還有一塊就是歐美市場中買氣大起大落的中低階車款。因為不同於其他同業,巨大有經營自有品牌與門市,高達六五%的成車是自產自銷,而現在買氣雪崩,也造成歐美市場湧現成車庫存。

雖然今年中國市場需求復甦的也是這類中低階車款,問題是部分零組件還有辦法運過去使用,但歐美的成車庫存,無論運過去賣,或是拆成零件轉運,都一樣不符合經濟成本,所以因應中國新需求,就還需要再額外備一批零組件,這也是存貨被拉高的一大原因。

對此,巨大認為若能及時到貨,問題就不嚴重。

江守智也坦言,就算是TPS,也是「兩個家就需要兩套家具」,無法針對各國不同的生產基地,有統一的降低庫存或成本方案,唯一能做的,就是落實每座生產基地的生產效率,來確保能用最低庫存,創造最高生產效能。

巨大陷庫存地獄怎麼辦?
拓展中國市場、新車種,動手減產

最後也最難的是,假如已經跌進庫存地獄,無法自拔,該怎麼辦?

巨大主要有兩個解決方案,一是想辦法開拓好市場,就像近三年月營收成長都超過五成的中國市場,或增加像是電動自行車,或公路車等目前銷量還未明顯下滑的中高階車款占比。

二是雖然巨大今年還未減產,但預計從明年開始減量,用時間換取庫存去化、市場恢復健康。

在TPS的觀念裡,看到庫存,就會回到源頭問,「為什麼要製造消費者不要的產品?」

豐田早在多年前,即將預估生產的方式,轉變成由「顧客需求拉動」的模式,當有異常、需求開始減緩時即停止備貨的系統,也就是說,豐田的製造端與市場緊密連動。


▲自行車產業過去因疫情帶來需求紅利,如今面臨全球去庫存的大逆風,台廠應適度減產度小月,才能避免危機擴大。法新社

豐田模式緊盯時間軸
掌握市場需求,即時調整生產端

曾任豐田副社長,豐田生產方式的創始人大野耐一也說,「我們所做的事,都在盯緊從顧客給我們訂單,到收到貨款為止的時間軸。」銷售的時間越長,庫存就會越多。

而且如果市場端出現問題,李兆華說,豐田為了不影響供應商,從來不是突然大砍訂單,或延後付款。

調整的方法,雖同樣是減量,但只會漸近式。例如,車廠每個月會發布計畫給供應商,若這個月的需求從原訂一百輛,驟減成五十輛,因為供應商應變不急,豐田不會改動,要動就下個月動調整。而下個月還只能微幅調整,以每個月逐步減少的方式應對。

這個生產邏輯,不會等到出問題才管理庫存,而是生產端每分鐘都該專注的問題,以巨大來說,最晚今年初就應該逐漸清理庫存,逐月調整供應商訂單。
此外,「豐田就是因為落實JIT,庫存少,反而整個系統會格外小心,立即對應任何風吹草動,更早預警到零件是否有供應緊張的危機,」李兆華說。

江守智也指出,公司內部如果有太多庫存,最可怕的事就是會讓員工、供應商喪失危機感。就像是,今天產線組裝品質有問題?沒關係,倉庫裡還有庫存可以交貨。上週設備異常出狀況,明明現場寫了報修單,卻見不到工務單位影子?沒關係,倉庫裡還有庫存可以先做。

諸如此類的安逸感,就像是家財萬貫的二世祖,無法認真投入工作,因為錢還很多。而庫存就像是企業的家產一樣,太多反而會讓組織變得安逸,失去持續改善的動力,因此庫存管理絕對是企業經營的重要課題,千萬不能輕忽。

《小辭典》
TPS
• 豐田式生產管理(Toyota Production System),是豐田工程師大野耐一、新鄉重夫和豐田英二,在1948 年和1975 年間,參考美國福特汽車所發展出的一套生產系統
• 主要目標是追求減少等待、搬運、不良品、動作、加工、庫存、製造過多或過早等浪費,與精實管理、JIT(即時生產)均屬於豐田生產理論,彼此有邏輯關聯性 閱讀完整內容
商業周刊 2022/12月 第1832期

本文摘錄自‎

絕不讓99%存貨等1%零件!學豐田式管理避開四大坑

商業周刊

2022/12月 第18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