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賣遊戲手把、亞馬遜拍魔戒?

新串流大戰開打,電玩、影視、電商走向多合一

蘋果賣遊戲手把、亞馬遜拍魔戒科技巨頭「不務正業」盤算


文●楊少強


▲「亞馬遜對影劇的胃口越來越大了。」《紐約時報》如此評論。它購併米高梅也意味著串流市場將越來越擁擠。法新社

串流大咖做電玩、零售電商買電影、手機龍頭賣手把,這些「撈過界」舉動,正是科技龍頭「 尖牙五股」(FAANG)其中三家的最新布局。隨著線上影音串流市場的競爭漸成紅海,未來影劇與遊戲合一、「沒前三,沒平安」,將是該市場未來趨勢。

串流市場殺成紅海! 過去比版權的規則已改變

最近, 串流影音龍頭網飛(Netflix), 開始招募電玩業務主管; 電商龍頭亞馬遜(Amazon), 花逾八十億美元,收購好萊塢老牌電影公司米高梅(MGM)||此乃亞馬遜史上第二大收購案;手機大廠蘋果則在北美官網, 賣起遊戲主機PS5原版手把DualSense。
這些科技龍頭為何開始「不務正業」?

首先,串流市場成長已開始減速。以兩大龍頭來說,迪士尼二○二一年最新一季財報顯示,Disney+新增訂閱人數比預期少了超過五百萬;網飛最新財報預估,今年第二季訂閱數將只增加一百萬,比去年同期少九成。

箇中原因,除了歐、美逐漸從疫情中解封,人們不再宅在家看劇外,各路人馬紛紛湧入,導致串流市場已殺成紅海,也是主因。

例如, 亞馬遜收購米高梅,它將因此握有《○○七》、《亂世佳人》等名作版權。它還正在把奇幻名著《魔戒》改拍成影集,被《華爾街日報》稱為「史上最貴電視劇」,製作總成本高達十億美元。「隨著串流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大型參與者也須不斷擴充旗下的內容資產。」《華爾街日報》評論。

手機龍頭蘋果,去年花七千萬美元買下奧斯卡影帝湯姆・漢克(Tom Hanks)自編自演的《怒海戰艦》(Greyhound)版權, 在自家Apple TV+上架;今年又買下他主演的科幻片《Finch》。《 紐約時報》指出,「Apple TV+是該公司深思熟慮後打造的副業,主要是為蘋果iPhone的銷售助攻。」

遊戲、影視、電商界線模糊 未來比誰更專精、更敢跨界

過去串流市場比的是版權,迪士尼等先行者占有優勢。但亞馬遜、蘋果出手,證明了只要有錢,就有版權。這意味著光靠擁有作品已不足以領先。在這種趨勢下, 串流市場將掀起三個變化。

一是更趨專精,以專門類別細分市場。以網飛為例, 它大量網羅日本動畫,如今網飛旗下的日本動畫數量,在各家串流業者裡排第一。甚至集數被腰斬的日本動畫, 例如只拍兩季的《 齊木楠雄的災難》, 網飛還買下版權, 自掏腰包拍出第三季。

網飛的用意,就是要打造「日本動畫專業戶」的獨特招牌。這並非臨時起意,網飛執行長薩蘭多斯(Theodore Anthony Sarandos Jr.) 對《 財星》(Fortune)表示,「公司創立之初,我常說有朝一日,我們會有一位負責動畫業務的副總裁。」後來該公司在二○二○年,真的找來一位專家擔任動畫業務首任負責人。
網飛樹立這塊獨門招牌,對那些旗下作品豐富、「包山包海」的對手,或許有啟示作用。企業和個人一樣,不可能樣樣做、樣樣通,最終仍要把有限資源投入最具比較優勢的領域。在串流市場已成紅海下,「專業區隔」或許將是業者會走的路。

二是市場無邊界。近年來電玩遊戲改編成影劇大行其道(見本頁表)。這是因為在影視市場,名作版權早已名花有主,要收購的代價不小,重複利用也會造成觀眾審美疲勞——迪士尼暫時停拍《星際大戰》系列電影就是如此。

相對來說,電玩遊戲有海量的知名作品,而近年來遊戲內容已大幅進化,正如索尼電影總裁潘尼奇(Sanford Panitch)對《紐約時報》表示,「遊戲的故事比以前更進步。」這些都是改編成影劇的上等題材。對串流業者來說,與其花大錢收購其他對手版權,從電玩開發的邊際效益更高。

在這種潮流下,網飛也開始插足電玩。該公司創辦人哈斯汀(Reed Hastings) 早在二○一九年就發現,熱門遊戲《要塞英雄》(Fortnite)也是它的對手,「我們與《要塞英雄》間的競爭比HBO還多。」隨著網飛已成為日本動畫專業戶,而日本動畫和電玩一向形影不離,網飛在此基礎上跨足電玩,乃是順理成章。

路透分析,網飛的算盤除了以電玩開發影劇外,還可能創立新的訂閱服務,以便向客戶提供綑綁遊戲的方案,類似於蘋果的Apple Arcade或微軟的Xbox Game Pass。

另一例子是亞馬遜,這家零售電商為何搞串流? 執行長貝佐斯(Jeff Bezos) 在今年給股東的信裡給出答案: 亞馬遜在全球有兩億名金牌會員(Prime), 在過去的一年裡, 有一億七千五百萬會員使用亞馬遜的串流平台Prime Video。

對電商來說, 平台既已建立,能多賣一樣東西就能多一份收入,就如阿里巴巴電商做久了,也開始跨足相關的電子支付。
這突顯的是「市場無邊界」。市場競爭從不只限於看得見的對手,那些表面上八竿子打不著的業者,隨時可能會跳進來分一杯羹。當電玩大廠任天堂也要拍電影、手機龍頭蘋果也跨足串流,意味著遊戲、影視、電商與科技間的界線,將會越來越模糊。

第三個變化是「沒前三,沒平安」。各界大軍逐鹿串流市場,觀眾的注意力(時間)和消費力(預算)都是稀缺資源,他們頂多訂閱兩到三個串流平台。若業者無法擠進前三大,甚至前兩大,成為消費者首選,恐怕很難占到優勢。

不過市場向來是大雞吃大米、小雞吃小米。不像科技巨擘們砸了大資源搶進,不站上前三就難以達到成效,其他小型業者仍有利基空間,只要能滿足那些「 長尾需求」, 也可以存活。目前市面上有不少YouTuber講解歷史、天文等冷門知識,鎖定小眾口味依然能在線上影音市場生存。

最危險的,就是那些不上不下、又沒有特色的業者,既無法成為大眾首選,又滿足不了小眾需求,恐怕將像恐龍一樣滅絕。

串流平台之戰,和個人、企業面臨的競爭沒兩樣,那就是「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即使一家企業在既有市場稱王,局外人仍隨時可能以新技術或新商業模式,把市場整個顛覆掉——網飛當年淘汰掉影片出租龍頭百事達(Blockbuster)就是如此。這場「新串流之戰」不論誰勝誰敗,對觀眾說,都將是一場精彩的戲碼。

閱讀完整內容
商業周刊第1751期

本文摘錄自‎

蘋果賣遊戲手把、亞馬遜拍魔戒?

商業周刊

2021/第175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