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局中尋商機 區域經濟新引力

全球貿易板塊移動

變局中尋商機 區域經濟新引力


美中貿易戰引發全球供應鏈重組,「大船已轉向,你準備好了嗎?」面對地緣政治挑戰與產業轉型機遇,應積極把握市場新商機,成為多國戰略夥伴,開創更多國際合作機會。

文 外貿協會 整理 湯欣曄

2018 年,美國川普政府對中國大陸課稅,引發貿易翻轉。以伺服器出口為例,美國從臺灣進口占比在5 年內從1.9%激增至20.5%,而從中國大陸進口則從18.8%降至1.7%。即使2024 年全球地緣政治仍動盪、通膨持續,臺灣1 至11 月的出口仍增長9.9%,表現優於美國、日本、中國大陸、南韓、德國與新加坡等主要經濟體。細究臺灣出口市場,美國增長達50%,墨西哥73%,馬來西亞31%,印度29%,越南22%,泰國10%,均超過總成長的9.9%。如此迅速擴張的市場,堪稱製造業強而有力的新磁鐵,吸引大量外資湧入。


▲即使2024 年全球地緣政治仍動盪、通膨持續,臺灣1 至11 月的出口仍增長9.9%,表現優於美國、日本、中國大陸、南韓、德國與新加坡等主要經濟體。圖 達志影像

自2018 年起,美國對中國大陸實施嚴格貿易限制,尤其展現在掌握關鍵產業如半導體等高科技領域的企圖,甚至透過「長臂管轄」對盟國實施出口管制,確保其貿易利益。外貿協會繼2023 年出版《供應鏈布局:他山之石系列》市調報告指出全球供應鏈以「美國製造」為核心,向外擴展至近岸外包及友岸外包,並逐漸形成與集中於四大熱區。進而在2024年發行《全球貿易重組:區域經濟新商機》,剖析供應鏈移轉及地緣政治風險升溫下,東協、印度、美洲等熱區的貿易新局,並探討再外包機遇,助臺灣業者拓銷市場。

經濟部國際貿易署與外貿協會也共同主辦「2024 區域經濟新商機論壇暨市調發表會」,由外貿協會秘書長王熙蒙致詞,強調臺灣出口結構轉變,應把握全球貿易脈動。論壇由外貿協會副秘書長邱揮立主持,並邀請在印度、美國與墨西哥、東協和拉美等區域深耕市場的重量級業界專家,分享貿易轉型契機。接續再由外貿協會研究員發表四大熱區市場調查結果。

臺灣企業應持續抓住熱區市場契機,調整策略,鏈結全球動能,開創更多區域新商機。


重組韌性供應鏈 臺灣出口新契機

美中貿易戰引發全球供應鏈重組,「大船轉向了,你準備好了嗎?」臺灣的出口貿易也面臨轉型,例如伺服器業者在2019 年迅速轉移產線,出口增長達200%,展現其適應全球供應鏈重組的靈活性與競爭力,並顯示建立韌性供應鏈的必要性與急迫性。貿協於2021 年研究亦發現,此一趨勢將使供應鏈的長鏈轉變為短鏈,先形成八大區域製造中心,再聚焦至四大熱區。

回顧臺灣與美中的出口變化,2018 至2024 年1 至11 月, 對中國大陸(含香港)出口比重從41.3%降至31.7%,對美國則從11.8%升至23.5%,呈現「中消美長」態勢。臺灣過去曾對美出口比重高達48.8%,但全球化浪潮使企業為追求低成本,紛紛將產能移至中國大陸,美中在臺灣的出口比重,於1995 年出現黃金交叉,中國大陸首次超越美國。如今情勢翻轉,預計未來將在30%附近再次交叉。臺灣出口或將出現美國、中國大陸和其他地區各占3 成的比例。

美國從中國大陸進口比重下降,轉向南韓、越南、印度和臺灣等地採購,帶動這些地區出口增長,亦使臺灣出口結構從單一的全球化走向多邊全球化。



積極布局全球市場 策略轉型迎接國際挑戰

太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何俊炘表示,公司以資安晶片成功切入非洲智慧型手機支付領域,隨後將目標鎖定印度廣闊市場,配合印度總理莫迪的普惠金融政策,與銀行團合作,轉型為提供月租服務的金融科技公司。印度對臺灣半導體產業需求殷切,希望複製其成功經驗。同時因印中關係尚未紓緩,連帶影響印度買主採購中國大陸產品的意願,並對臺灣產品好感陡然升高,因此現在正是臺灣企業進軍印度的最佳時機。何俊炘預估,印度將在3 年內成為全球第三大經濟體,建議臺商深入了解當地局勢並制定應對策略。

貿聯集團執行長鄧劍華談到,公司早在1998 年即於墨西哥華雷斯(Ciudad Juárez)設廠,利用免關稅優勢,建立穩健基礎。隨著供應鏈縮短,華雷斯成為新興製造重鎮。目前墨西哥各區域皆具發展潛力,亦可逐步往南移動。至於企業經營的最高宗旨就是要靠近客戶,為其創造價值。台灣電子製造設備工業同業公會秘書長王信陽指出,臺灣電子設備業積極布局東南亞,其中馬來西亞將智慧製造列為國家政策,同時因封裝產業蓬勃發展,成為熱門投資地。

王信陽建議,臺灣廠商除設廠外,可採合資、交叉持股、整合上下游和尋找代理商等方式拓展市場。東協各國承接中國大陸產能移出,其中越南吸收比例最高,達70%。人才培育已成為企業當前在東協布局的重要議題。


深入新興市場 關鍵產業商機蓄勢待發

研華股份有限公司海外新興市場行銷總經理楊宏理分享,公司耕耘拉丁美洲30 年,巴西和哥倫比亞是重點市場。巴西各種族和平相處,物產豐沛,在農產機械、農業科技、生質能源等領域商機無限,但關稅較高。哥倫比亞則展現智慧城市發展潛力,積極扶持新創,且當地人才外語能力強。企業須了解當地溝通方式和找到合適的合作夥伴,才能發展更多商機。研華亦看好阿根廷未來發展,隨著新政府積極的財政作為,預期2025 年經濟將有所改善,他們已提前布局,建議有意投資的臺商也及早準備。

冠德科技集團總經理鄭吉君表示,因應中國大陸產能外移,公司選擇臺灣的銀行已進駐的柬埔寨為新發展基地。柬埔寨執政團隊年輕化,積極推動經濟發展,資金轉移方便,且具備勞力成本低、電力穩定與交通便捷等優勢。電子、汽車和綠能為重點產業,但其實當地各行業都蘊藏商機。鄭吉君提醒,有意赴柬國投資的企業需先熟悉當地法規。


▲在「投資美國」的號召下,亞利桑那州和德州分別吸引1,160 億美元( 其中650 億來自台積電)及1,010 億美元的投資,成為全球半導體、電動車及潔淨能源製造的投資首選。圖 達志影像

全球市場變革 掌握新商機熱點

美墨市場
熱門產業引領製造新格局

近年美國進口市場出現顯著變化,多數商品自中國大陸進口比重下降,僅蓄電池類產品在2023 年反升至28.9%。相較之下,墨西哥進口市場表現亮眼,10 年來全球進口額成長15.5%,其中來自中國大陸的進口比重增幅最大。在「投資美國」(Investing in America)的號召下,特別是亞利桑那州和德州,兩州已分別吸引1,160 億美元(其中650 億美元來自於台積電的貢獻)及1,010 億美元的投資,成為全球半導體、電動車和潔淨能源製造的投資首選。

美墨值得關注的產業包括潔淨科技、汽車和國防航太。潔淨科技順應綠色趨勢,在美國深獲支持。汽車製造為墨西哥投資重點,美國為最大進口來源,中國大陸則在10 年間的進口額實現百倍成長。國防航太因地緣政治因素快速發展,墨西哥深具發展潛力,主要需求包括衛星、無人機和電子零件等。墨西哥的能源系統商Solventa Energía 已成功為國際機場、旅館和大學導入能源解決方案。當地仍亟需能源管理軟體系統,以整合太陽能光電設備、儲能設備和發電系統,且需全天候運轉。

後市車用零件通路商Jomar 看好墨西哥車輛壽命長帶來的市場潛力,並積極尋求海外供應鏈合作。在USMCA 免稅條件下,Tier 1 廠商可能釋出新訂單,但條件是須在一年內至墨西哥或北美生產,因此現有更多亞洲供應商進駐墨西哥。現今,企業除重視產品品質與效率外,更需關注碳排放數據及供應鏈透明度。建議臺商欲進軍當地市場,可透過策略聯盟整合不同供應商,提供客戶完整解決方案。然而,考量2024 年美墨總統大選後政策的可能變化,投資布局宜待局勢明朗後再行評估。

印度
聚焦在地製造與經濟崛起

印度經濟前景看好,預計GDP 每年成長6.3%至6.5%,全球最多年輕人口帶來可觀消費潛力。臺商在當地投資已形成群聚效應:鴻海旗下鴻騰精密斥資4 億美元生產AirPods,預計2025 年上市。和碩則採輕資產運營(Asset-light strategy) 模式, 聚焦設計開發和市場推廣,並計劃斥資1億2,000 萬美元增設二廠。力積電與塔塔電子(TEPL)合資110 億美元興建12吋晶圓廠,專攻28奈米晶片,預計2026 年年底投產,這項投資為臺印度合作奠定堅實基礎。

未來,臺印度合作應聚焦「印度製造」,深入參與電子、汽車及工具機等產業。當地5G、網路及市場產業快速成長,亦將為臺灣業者帶來更多商機。

東協
躍升全球製造中心

馬來西亞為全球半導體封測重鎮,得益於充足電力、技術人才和穩定的產業政策。西馬地區電子與汽車產業蓬勃發展,柔佛州因鄰近新加坡的地緣優勢,成為電子產業重要據點。泰國電動車領域表現傑出,被譽為「亞洲的底特律」,汽車與電子產業發展高度重疊,處處是商機。外資在當地可獨資成立,投資優惠政策和供應完善、接近需求市場、勞動力素質良好,並能擁有低成本的高生活水準,吸引眾多外資布局。

寮國擁有豐富水力資源,綠電生產潛力大,現已有90 多個發電廠,電力占總出口20%左右,發展可期。印尼在電動車充電電池的帶動下,出口有望大幅成長,且在「機動車輛產業4.0 振興方案」的支持下,建構完善生態系。台達電、飛宏等臺商已成功切入印尼充電樁市場。隨著供應鏈脫中化趨勢,越南可望成為平板電腦、蘋果手表和HP 電腦等產品的製造中心。柬埔寨積極推動產業升級,致力於發展電子與車輛零組件製造業。

拉美
積極推動能源與數位轉型

巴西和哥倫比亞皆為左派執政,積極尋求在美中強權間取得平衡。兩國皆高度關注能源轉型及數位轉型,推出相關政策開啟綠色產業商機。巴西在綠色運輸、工業4.0 和智慧製造產業商機湧現,汽車和半導體產業亦具有廣闊市場,極端氣候問題促使智慧農業與精準農業成為新興領域。哥倫比亞在潔淨能源方面,尤其是太陽能和水力發電皆商機無限,亦衍生綠色運輸需求。

貿易重組商機湧現 臺灣企業應乘勢而上

全球供應鏈持續重組,新興市場成為投資熱點。四大熱區在投資帶動貿易、AI 產業、綠色製造、基礎建設等方面需求旺盛,並推動個別產業升級、參與區域經濟整合、數位轉型和綠色經濟發展。這些地區力求在地緣政治變動中提升競爭力,鞏固市場優勢。對臺灣來說,這既是挑戰也是機會。臺灣憑藉敏捷應變、強大技術能力和深厚產業底蘊,成為多國戰略合作夥伴。未來,臺灣企業應持續抓住熱區市場契機,調整策略,鏈結全球動能,開創更多區域新商機。 閱讀完整內容
《經貿透視》雙周刊2025/1月 第660期

本文摘錄自‎

封面故事

《經貿透視》雙周刊

2025/1月 第66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