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金避風港 首選高配息營建股

台股量縮震盪 大戶棄股入房?


台股近期震盪加劇,成交量卻不增反減,專家解讀,部分大戶已逢高賣股、資金轉入房市以保值,「存股會計師」丁彥鈞建議,一般投資人可布局前景與配息都不錯的營建股,作為現有資金的避風港。

撰文‧唐祖貽


▲興富發針對小資族推平價宅,未來幾年獲利配息皆穩定,值得長期持有。

進入下半年的台股,攻擊力道明顯比上半年緩和許多,儘管一度登上一萬八千點,再創歷史新高,但隨後就一路拉回,從高點起算,一個月以來已回檔一千六百點。

尤其,這次大盤的回檔,成交量急速萎縮,有人認為,是受到當沖降稅是否延長的政策干擾,使得大戶進而縮手。不過,近期官方雖已宣示當沖交易稅減半政策延長三年,但股市價與量仍不見起色,到底是怎麼回事?

精研房地產與營建股多年的「存股會計師」丁彥鈞認為,台股歷經去年三月以來的大多頭,不少大戶賺飽飽之餘,開始思考如何確保「戰果」?因此,多數大戶選擇休息、退場觀望,但也有大戶選擇「賣股入房」。

為何此時轉戰房地產?丁彥鈞指出,全球包括台灣的低利率環境,應該還會延續好一陣子,通膨在未來幾年仍然蠢蠢欲動。而房地產原本就是抗通膨、保值的首選工具,「股票雖然也能抗通膨,但目前多數股票的價位已不便宜。」

另外,央行的選擇性信用管制政策,雖然使得買房的自備款(現金)比重提高,「但貸款成數降低,有抑制泡沫與通膨的作用,長遠來看,保值效果更好。」

採「完工比例法」入帳股價波動相對大盤較平穩

大戶去買房,那散戶呢?丁彥鈞笑說,我們這些買不起房子的小散戶,「只好先做營建公司的小股東,累積買房的錢。」他表示,近年來營建股因實施「完工比例法」入帳的會計制度,股價波動幅度比以往平穩許多,加上高配息的誘因,近年來,已成為保守資金的避風港。

當然,國內本土疫情對營建業也有一定的衝擊,包括看屋人數、施工進度都受影響,但丁彥鈞表示,從財報中還是可發現不少公司值得期待。只是對多數投資人而言,營建股的財報很難看懂,又該如何檢視呢?

丁彥鈞在檢視營建股財報時,除了一些基本數據之外,會特別留意資產負債表中的「合約負債」,與附註中「未認列之合約承諾」,因為這兩項都與預售屋的銷售有關。
「合約負債」是客戶購買預售屋後、繳給建商的訂金,通常是總價的五到十%,「預售屋賣愈好,建商的合約負債就愈多。」至於「未認列之合約承諾」,就是「建案還未完工前的入帳金額」,通常是總價扣除訂金的金額,因此,這兩個數值呈正相關,兩個數值若逐季上升,代表該公司不但持續推案,且預售狀況佳,因此未來獲利也看好。

但由於「未認列之合約承諾」未必每季都會揭露,所以觀察營建股的重點,就是「合約負債」。丁彥鈞解釋,由於「完工比例法」入帳的會計制度,建案必須完工並交屋,才能由合約負債轉為營建公司的收入,因此,合約負債會領先反映建案銷售,甚至公司獲利的情況。投資人可從逐季檢視每季合約負債金額的變動,推算已賣出的存貨(房屋),合約負債持續增加的公司,未來營收也會持續成長。
挑高配息成長潛力股關注建案標售、分批加碼

以這個標準來看, 丁彥鈞整理營建股從去年第一季以來、近六季的相關數據,並挑出七檔符合前述條件,且獲利與配息都不錯的營建股。不過,他認為,其中的中工(二五一五)與基泰(二五三八)股價淨值比雖偏低,但下半年都有些變數,要再觀察。

中工是老牌的營造公司,在豪宅、商用不動產也多有著墨,加上早年由中工開發的新北土城工業園區近年銷售狀況不錯,在取得成本低的優勢之下,對公司獲利挹注不小。

不過,中工指標豪宅建案北市信義區「陶朱隱園」自二○一八年完工以來,被認為銷售不如預期,由於當初公司向銀行借貸一定金額,因此須留意負債壓力變化;另外,下半年京華城即將標售,若能順利標出,公司今年獲利才有機會成長;但若標售結果不佳,能否高獲利就有變數。

至於基泰, 也是因為名下的「基泰忠孝大樓」下半年即將標售,因位於台北車站附近,預期能賣出好價錢。丁彥鈞的結論是,這兩檔要關注的就是標售案結果,「賣得好、獲利就好,否則就普通。」建議投資人不必急著出手。

閱讀完整內容
今周刊第1289期

本文摘錄自‎

資金避風港 首選高配息營建股

今周刊

2021/第128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