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彥行定期再平衡 每年花5分鐘賺6%
撰文:林帝佑 陳彥行 學歷: 國立臺灣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博士 經歷: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助理教授、國立臺灣大學經濟學系助教 現職: 國立臺灣大學財務金融學系教授 著作: 《財務幸福自我養成計畫》線上課程
「不要小看6%!如果你可以長期投資,假設25歲開始存到65歲,投資40年,每個月只要存5,000元,你就可以存到1,000萬元!」國立臺灣大學財務金融學系教授陳彥行說,這個概念其實就是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所說的「雪球效應」。 想要把雪球滾大,有2個重要的因素:「夠長的坡道」及「夠濕的雪」。夠長的坡道代表時間,因為時間可以替投資人帶來複利效果;夠濕的雪,則代表適當的投資工具或可以說是投資報酬率。 陳彥行知道,愈早開始投資、複利效果愈好,所以在2005年就讀博士班時,他就試著投資,但卻投什麼、賠什麼。「那時我對財務還不熟悉,有朋友是證券分析師,他推薦我買1檔股票,說短期應有不錯的獲利,但我身上沒這麼多錢,就跟他商量各出一半,然後拿了10萬元託他買進,結果,買完隔天就開始跌!」陳彥行說,累計跌了約1成後,他覺得心情受到影響,但分析師朋友要他再多點耐性,沒想到,股價一路下跌,最終虧損約2成。陳彥行檢討,他當時完全沒有研究,而是抱著聽明牌的心態投入,落得傷荷包、也傷感情的下場。 接著,他試著買基金,「沒想到買了之後,淨值也是一路下跌,抱了一段時間,這家投信就上新聞了!」陳彥行苦笑著說,「原來投信內部互相作價,左手賣右手,要創造1檔績效好的基金,就把爛的標的倒到另一檔基金,我買的,剛好就是被倒貨的基金!」 不管聽明牌、還是買基金都不順利,陳彥行心灰意冷,但也因為前期失敗的投資經驗,讓他了解自己的投資性格相對保守,不喜歡資產有大幅波動。但靠著死薪水,無法有效達成理財目標,所以工作幾年、收入穩定下來後,便重新站上「坡道」、找尋「夠濕的雪」。 研究顯示共同基金的好績效 普遍只能維持1年 「股價很難預測,但對某些人來說,並不是這樣!」在尋找投資標的時,陳彥行對2個研究報告的結果印象深刻。 第1 個是1986年發表於《財務經濟學期刊》(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的〈內部人利潤、交易成本和市場效率〉(Insiders’ profits, costs of trading, and market efficiency,詳見研究理論)的研究。該研究調查了內部人買、賣自家公司股票時的價格,發現公司內部人因為有資訊優勢,賣股時多數都可賣在股價相對高點;買股時則可買在相對低點。
研究理論|內部人利潤、交易成本和市場效率:由Seyhun, H. N.所發表,該研究說明了,公司內部人所掌握的資訊並沒有快速地反映在股價上,直到內部人買進,股價才開始上漲、或是賣出後才開始下跌,證明市場其實並非「強式效率市場」,仍舊有人可利用任何已發生的事件來交易並獲得超額報酬。
換一個解讀的方式,就是散戶賣給內部人股票後,股價會持續上漲;而跟內部人買到股票後,股價會持續下跌。所以沒有資訊的散戶,跟有資訊的內部人交易多半吃虧,「但你在市場上買賣,無法事先知道交易對手是否為內部人,所以沒有資訊的散戶最好不要短線進出。」陳彥行說。 第2個讓他印象深刻的是〈關於共同基金績效持久性〉(On persistence in mutual fund performance)的研究,發表於1997年,該研究區間為1962年至1987年,長達25年。研究人員依基金過去1年的表現將其分為10組,並觀察後續表現,發現原先績效最好的組別,好成績只能維持1年,第2年表現就變得平庸,甚至到第3年後,這10組基金的績效就無太大區別。作者的解讀是基金短期的好績效可能絕大多數來自運氣,而非經理人選股與擇時的能力。也就是說,基金經理人就算花許多時間研究,恐怕也很難每年都維持好的成績單。 所以,「沒有資訊,不投資個股;共同基金的好績效普遍只能維持1年」,加上年輕時的經驗,讓陳彥行最終選擇投資被動式的ETF,以減少人為影響。 決定好要投資的商品類型,下一步,陳彥行認為,理財規畫就是人生規畫,所以投資前要先設定目標才能定策略。而他的首要存錢目標是打造退休的穩定現金流,希望每月有約10萬元可運用。盤點後,他算出每月只要靠投資產生3萬元左右的現金流便足夠;換算下來,1年要有36萬元。據「4%法則」,他在65歲退休前存到900萬元即可,退休後不再投入,而是每年利用這900萬元產生4%的配息或資本利得來支付生活開銷。 有了目標,接著是思考如何存到900萬元。當時他離退休還有30年,「每年存30萬元、投資30年,只要報酬率不是負值,30年後就能達標。」陳彥行表示,但考慮到物價通膨,所以投資組合報酬率必須要大於通貨膨脹率。 陳彥行期盼透過盡量分散的方式,以降低整體資產組合的大起大落,所以他參考美國經濟學家波頓.麥基爾(Burton Malkiel)的《漫步華爾街》(A Random Walk Down Wall Street)一書,選擇利用股、債、REITs(不動產投資信託)來分散布局。 在股票ETF部分,初期陳彥行選了iShares核心標普500指數ETF(IVV)、Vanguard FTSE歐洲ETF(VGK)以及Vanguard FTSE新興市場ETF(VWO),這樣的組合囊括歐美兩大成熟市場,再加上新興市場(詳見表1)。 債券ETF部分,陳彥行偏好利率風險較低的短、中期債券,配置標的包含Vanguard短期債券ETF(BSV)及iShares3-7年期美國公債ETF(IEI);REITs則買進Vanguard房地產ETF(VNQ)。 股、債、REITs的資產比重約略為7比2比1,這是他的「退休投組」,以長期歷史績效來看,每年的年化報酬率在6%左右,符合他打敗通膨的需求且足夠分散,讓他在準備退休上能夠比較安心。 每年定期投入1次海外標的 省時、省力、省匯費 實際投入的方式,陳彥行笑著說,「每年投資5分鐘!」他會在每年底拿出至少30萬元投入ETF的投資組合中,並依照「股7、債2、REITs 1」的市值目標投入。舉例來說,如果投入時,債券ETF的市值部位超過預設的2成,就會把較多的資金投在股票ETF或REITs,所以每次投入各檔ETF的金額都不一定,以年度為單位執行類似「再平衡」的概念。 不過隨著收入穩定增長,陳彥行在「退休投組」外新增了Vanguard全世界股票ETF(VT)的投資標的,每次湊到50萬元,便會投入至VT中,希望增加對抗長照與健康風險的資本。 以年為單位、每次都大筆金額投入,陳彥行說,一開始是因為考慮匯費,但後來發現這樣執行非常省時、省力,退休計畫的進度也穩健成長,因此不知不覺就這樣執行了10年。 生活在台灣,為何都是布局海外資產呢?陳彥行說,其實在2013年準備重新進入市場時,也曾考慮過台股的ETF,不過那時台灣掛牌的ETF大約只有20多檔,選擇很少。「而且台股在1990年創下1萬2,682的高點後,2008年又碰到金融海嘯,在2013年之前都在盤整,沒有明顯的趨勢,所以當時我還是選擇了比較分散全球的做法」,陳彥行接著說,「雖然現在回頭看,美股、台股都算是長期向上的市場,但譬如日股,在1989年創高之後不是盤整,而是向下、失落的30年,所以你說大盤一直持續向上,好像也不是每個國家都適用。」 「當然還是覺得可惜,早知道我當時就一部分資產拿來買台股!」,陳彥行誠實地說,然而世界上沒有後悔藥,重點是可以改變的未來,「很多人會因為可惜、後悔而病急亂投醫,但這樣反而容易不小心『走歪』」。陳彥行檢視,不管有沒有布局台股,他的理財目標都能穩健前行,所以後續妻子加入投資的行列時,他們達成共識,由陳彥行繼續投入「退休投組」和VT,由妻子負責台灣市場,配置台股的市值型ETF等。 至於匯率風險,陳彥行觀察,相較其他貨幣,美元匯率相對穩定,且日後要轉換成現金流時,不會一次兌換一大筆,所以匯率風險還在可接受的範圍。 「報酬很高,但抱不住也沒有用!」在投資上,本金、時間、報酬率是成就最終資產的要素,陳彥行認為,像他這樣不愛大幅波動的人,靠著放大本金、在時間的幫助下累積複利效果,照樣也能穩紮穩打,成就目標所需的本利和。 先有目標,再了解個人風險承受度跟投資工具 在投資上,陳彥行認為,認清自己的目標是第一要務,有了目標,再來了解自己的風險承受度為何,以及了解各種商品,最後才選擇適合的投資工具,而不是看到ETF很熱門,就選擇投資ETF。設定目標時,陳彥行建議,不要光想數字,應該要有一個明確的目的,譬如退休、買房等,這樣才會有實際金流、時程表的規畫,以利逐步執行。 但不管如何,投資人一定要先專注本業,因為報酬率即便再高,但沒有夠大的本金投入,累積的資產也無助於目標實現;反過來說,若本金夠大,不用承擔過多風險,照樣也能完成人生目標。(文◎林帝佑)
閱讀完整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