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大選、區域競合、科技演化、戰火衝突,全球經濟碎片化
送走2023年、迎向2024,全球正面臨總體經濟與貨幣政治的轉折點,在通膨、升息雙風暴下,主要國家都各自面臨不同挑戰及難題。
除了經濟成長不如預期,不斷擦槍走火的地緣政治、因應氣候風險的淨零轉型,都將是重塑政治風貌與產業地景的兩大變數;專家提醒,包括美、歐等主要央行貨幣緊縮的累積效應、全球供應鏈碎片化,以及中國的復甦力道如何,均是左右全球景氣關鍵。
2024全球經濟能否撥雲見日、綻放曙光?《遠見》掃描國際政經、市場投資、產業前景,提出最受矚目的兩大趨勢、七個關鍵字,帶你洞悉局勢,掌握變局!
企畫/林讓均、廖君雅、簡嘉宏、郭逸、黃健誠、林信男、陳品融
撰文/廖君雅
調查執行/遠見民意研究調查
責任編輯/羅秀如 責任美編/杜軍儀
2024倒數中!此時此刻,你我都必須關心地緣政治牽動的新世界變局。
2024全球將有超過40場重大選舉,許多國家將迎來新任元首與政局,如何共同面對區域戰事、地緣政治、淨零轉型等諸多挑戰,並在談判桌上端出解方,將持續考驗各國領導人的智慧。
2023年11月中旬,在舊金山舉辦的APEC峰會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美國總統拜登睽違多年再會面,兩國元首破冰談判,成為歷史性的一刻。
「中美兩個大國不打交道是不行的,想改變對方是不切實際的,衝突對抗的後果是誰都不能承受的。」習近平在拜習會前的發言不若先前強勢,但仍劃下一道不容挑戰的界線。
拜習會雖讓中美關係回溫,仍有兩大議題僵持不下:其一是台灣,其二是身居全球戰略核心的半導體產業。拜習會是否為中美競合定調?2024還將有哪些重塑世界的變數?《遠見》掃描新一年重要政經大事記,可發現自年頭到年尾毫無冷場。
全球超級選舉年,新政權新氣象
首先,台灣會繼續被視為「世界最危險的地方」嗎?
2024年1月13日將舉行的總統大選揭開超級選舉序幕,新任元首的兩岸立場與政策,將左右台灣未來政經走向,也可能衝撞地緣政治板塊。
2024年3月,俄羅斯總統普丁任期屆滿,雖外界預料其將連任,但適逢俄烏戰爭屆滿兩週年,普丁的戰事決策將再次面臨檢驗。
緊接著,人口已正式超越中國成全球第一大的印度,4月會舉辦五年一次的總理大選,更是全球動員規模最大、耗時最長的選舉。現任總理莫迪能否蟬聯第三任期,也成全球焦點。莫迪在主持2023年G20峰會時就已發出豪語,若成功連任就會讓印度躋身全球第三大經濟體。
其實,印度才剛超越英國,成為世界第五大經濟體,而其擁有人口紅利及政治優勢,受惠地緣政治角力,外資紛紛加碼投資。2023年11月下旬GDP總量已超越四兆美元,與排行第四的德國僅差2800億美元、
與第三的日本僅差3900億美元。據推估,2030年就可望超越德日,直追中美。
2024年末壓軸登場的美國總統大選,很可能是拜登與川普兩位現任、前任總統的第二回合對戰,也將連動台中美三角關係的未來走勢。
美國總統大選誰會勝出,最指標的觀察點仍是經濟。
▲長達四小時的拜習會中,中美兩國元首談成多項協議,除恢復軍事對話,也針對台灣主權重申彼此立場。達志影像
《遠見》走訪多家產經研究機構,均指出,從來沒有一位美國總統能在經濟衰退時挑戰連任成功,因此「拜登經濟學」是否讓美國人民「有感」,就看美國經濟能否在2024年發揮韌性,在抗通膨的核心目標之餘,仍能順利「軟著陸」。
睽違一世紀後,第33屆夏季奧運重回法國巴黎舉辦,目前已如火如荼地展開資格賽,其首度透過調整比賽項目,達成有史以來首次男女選手數量相同的完全性別平等。這個最振奮人心的全球體育賽事,能否為近來失色的歐洲經濟增添柴火,值得觀察。
2024全球經濟成長 「通膨續降」將是主旋律
掃瞄完未來一年政經大事,回到2024全球經濟成長的主旋律,將是「通膨續降」。
然而,不斷擦槍走火的地緣政治緊張加劇、因應氣候風險的淨零轉型,可能是重塑政治風貌與產業地景的兩大變數,且影響層面日益擴大。
在總經層面,經濟學家們也提醒,包括美、歐等主要央行貨幣緊縮的累積效應、全球供應鏈碎片化及中國復甦力道,均是左右全球景氣的關鍵。
出口導向的台灣,2023全年GDP已面臨「保1戰」。央行預測,2023年下半年實質民間投資全年負成長,2024才可望回溫。主因是出口動能疲軟,訂單不振,部分廠商調降或延後資本支出,民間投資受到制約。然而,內需服務業卻是不同光景。疫後民眾外出消費意願提升,跨境旅遊需求暢旺,2024即使基期墊高,仍能保持溫和成長。
總體而言,統整國內外各大經濟預測機構的見解,2024將是撥雲見日、綻放曙光的一年。截至目前,國內外主要機構對2023年台灣經濟成長率預測值,介於0.77%至2.00%,2024年則介於2.3%至3.4%。
▲美國智庫分析,台灣在全球地緣政治局勢占有重要地位,總統大選結果將成重要轉捩點。張智傑 攝
台灣經濟會更好,呈U型復甦
台經院指出,2024台灣可望「保3」,六大利多包括:全球商品貿易復甦正常化;產業庫存恢復常態;新興科技應用持續擴展;台灣出口及投資動能可望回溫;基本工資與軍公教薪資調升,以及民間消費動能可望延續,均讓GDP「有基之彈」。
台經院院長張建一分析,台灣經濟成長主要仰賴消費與投資支撐,且出口表現需回溫才有機會帶動景氣,2023至2024應會呈現「U型」走勢,直至2024上半年才能復甦。
企業意見分歧,大老闆最擔心地緣政治
大老闆們又如何看景氣?中華民國工商協進會理事長董座吳東亮認為,9月出口年增率已提前轉正,景氣落底跡象終於浮現。他強調,台灣的產業界極有韌性,當庫存消化到合理的水準,全球通膨減緩、利息也觸頂向下走時,台灣產業將受惠最大。
金融業方面,富邦金總經理韓蔚廷、合庫金總經理陳美足則同聲看好,認為「最壞的時機已經過了!」雲品國際董事長盛治仁則看好觀光需求,尤其是樂觀看待總統大選後政情明朗,國際觀光客來台人數增加,台灣內需會更暢旺。
台塑集團總裁王文淵及統一集團董座羅智先相對保守。王文淵認為若美中關係持續不佳、俄烏戰爭與以巴衝突等人禍變因仍在,調整期就會拉長。
羅智先觀察,全球正面臨一個共同隱憂:「欠債太多、負債過高,」將衝擊政府資源分配,經濟地雷一觸即發。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看法也呈中性。他認為,最需要觀察的是貨幣政策、通膨及政經局勢;而地緣政治衝擊,讓他最沒有把握,因為一有微幅成長就很容易隨時被抵銷,僅能盡最大努力維持營運穩定。
台積電董座魏哲家在法說會上回應半導體景氣何時觸底反彈時,也表示有看到早期跡象出現在PC與手機,但他難說是否會強勁復甦,因為客戶仍在謹慎控管庫存,中國大陸市場需求也疲弱。
逾半數企業,看好2024景氣與投資環境
《遠見》發出景氣問卷,共192家企業回卷,過半(55.8%)看好2024景氣將有改善。前三大影響復甦不如預期的因素,以「全球地緣政治戰事風險加劇(66.7%)」最高;其次為「主要國家通膨高檔引發硬著陸(47.9%)」及「消費需求疲軟、庫存去化不易而導致企業獲利衰退(39.6%)」(頁128表1、表2)。
企業對投資環境看法亦一致,過半(53.6%)認為將改善,最擔心的前五大全球投資風險,包括地緣政治風險加劇(66.1%)、台海對峙情勢升溫(44.3%)與美中科技戰效應擴大(44.3%)並列第二、美國通膨高檔引發硬著陸(41.1%),以及美元波動劇烈引發亞幣大幅震盪(23.4%)(頁128表3、表4)。
對應《經濟學人》預測,環境風險成為全球不容忽視的課題,因氣候變化所帶來的全球供應鏈干擾,以「高機率」「中衝擊」最迫切。其次是並列「中機率」「高衝擊」的兩大經濟風險:綠色補貼引發全球貿易戰、高利率導致金融波動及經濟衰退。
閱讀完整內容
本文摘錄自
2024脆弱中 迎復甦
遠見雜誌
2023/12月 第450期
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