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有多少染疫黑數?
近2成死後才確診,醫揭「死亡率假象」背後訊息
國內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進入社區傳播,近1 個半月確診與死亡人數分別就累積10399、297 人, 死亡率達2.9%,遠高於全球平均2.2%。根據《新新聞》獨家依個案死亡日期逐一歸位的結果,從5 月23 日起,國內新冠死亡人數已連續至少13 天處於2 位數高峰,其中又以5 月31 日單日就有多達40 人死亡最令人斷腸;且依確定病例發病日軸線研判,近日可能還會有一波不低於5 月31 日的死亡高峰出現。
◎黃天如
![](https://blog.hamibook.com.tw/wp-content/uploads/2021/06/新新聞1789期b001.jpg)
▲本土疫情嚴峻,自台灣進入社區感染階段以來,有破萬人染疫、死亡人數超過300 人,死亡率高達2.9%。示意圖。( 資料照,柯承惠攝)
台灣死亡率衝破全球平均 醫:全因篩檢量不足
台大癌醫中心副院長王明鉅等專家學者提醒,國內短時間內因為本土疫情損失近300 條寶貴的生命是事實,但若論死亡率,2.9%極可能是過度高估的「假象」。理由是先進國家在疫情高峰期多會進行廣篩,以新加坡為例,其人口550 萬人與雙北差不多,該國疫情高峰期每天篩檢量約9 萬人;惟近日我全國每日篩檢量最多只有3 萬人次,篩檢量顯然不足。一旦篩檢量不足,就只有部分確診者會被篩出,而作為計算死亡率分母的確診人數也會失真且被嚴重低估,再加上死亡人數快速增加,死亡率自然一飛沖天。
![](https://blog.hamibook.com.tw/wp-content/uploads/2021/06/新新聞1789期b002.jpg)
![](https://blog.hamibook.com.tw/wp-content/uploads/2021/06/新新聞1789期b003.jpg)
另一項分析也發現,在最近國內200 多名新冠肺炎死者中,大於60 歲的比例高達92%,且83%都有潛在慢性疾病,是國內死亡人數及死亡率短時間內衝高的原因。
高齡社會不等於高死亡率 新加坡僅0.05%
台灣人口快速老化是不爭的事實, 根據最新統計,國內65 歲以上人口已達378 萬7315 人,占全體人口比例16.07%,是世界衛生組織WHO 定義的「高齡社會」( 老年人口占全體人口比例逾14%)。
![](https://blog.hamibook.com.tw/wp-content/uploads/2021/06/新新聞1789期b004.jpg)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小組召集人張上淳指出,此波本土疫情確診者以高齡族群為大宗。( 資料照,指揮中心提供)
以穩坐全球最「老」國家寶座的日本為例,其65 歲以上人口已占全體人口比例27%,雖然去年新冠疫情爆發以來, 日本也歷經了數波猛烈疫情的攻擊,但在大量篩檢、高強度隔離、高品質醫療照護等措施多管齊下;加上及時進口疫苗接種,使得累計76 萬2995 名確診者死亡人數得以控制在1 萬3531 人、死亡率1.8%。
閱讀完整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