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戰場交鋒 台積電硬是比下英特爾

龍頭爭霸》美國祭出大額補貼 半導體市場重洗牌

四大戰場交鋒台積電硬是比下英特爾


美國《晶片法案》通過,英特爾股價卻大跌,因為英特爾獲利能力正在下滑。《晶片法案》能否救得了這家公司?可以從四個關鍵面向來分析。

文/林宏達

一九五八年,全球第一個積體電路在美國德州儀器誕生;六十四年後,美國總統拜登簽署了《晶片法案》,希望在美國重建半導體製造的領導地位。作為美國當今半導體產業的巨擘,英特爾被寄以厚望;但目前英特爾製造技術卻落後台積電好幾個世代,能藉由自家的《晶片法案》而反敗為勝嗎?

根據大和證券最新的報告預估,在所有可望獲得《晶片法案》大額補貼的半導體公司中,英特爾將得到一二○億美元補助,是所有公司最多的,而台積電得到約三十九億美元,只有英特爾三分之一。隨著全球半導體產業競合關係重新洗牌,英特爾能否藉機趕上台積電,答案可以從四個關鍵面向來回答。


▲英特爾執行長基辛格(右)上任後,啟動多項美國建廠計畫,要重返半導體最尖端製造。達志


英特爾 獨得一二○億美元補助

關鍵一:製程技術。目前英特爾最新製程INTEL 7,被認為相當於台積電十奈米製程;而台積電即將推出三奈米製程,可見英特爾和台積電製程還相差二到三個世代。況且,英特爾先前研發多次跳票,讓外界高度懷疑英特爾是否能按計畫推進製程。

「關鍵還是執行力。」大和證券分析師Rick Hsu 在報告中指出,英特爾的未來關鍵仍在於能否持續推進技術並使其量產。先前,英特爾執行長基辛格誓言三年推進四代製程,「這個目標有些人認為是不可能的任務」。

關鍵二:商業模式。英特爾整合設計和製造的商業模式,也讓這家公司吃盡苦頭。相對而言,台積電在晶圓代工營運模式下,專注幫蘋果、AMD等大廠生產處理器,商業模式單純。

有趣的是,搭載台積電製造處理器的蘋果電腦,不止產品性能提升,在商業上也大獲成功,進而侵蝕了傳統搭載英特爾處理器的電腦市場。另一方面AMD利用台積電代工產能,不但在PC市占率節節上升,也攻入英特爾過去主宰的資料中心市場。今年第二季,英特爾資料中心事業群毛利率較一年前從三八%掉到五%,獲利較去年同期大減九成。

台積電 建廠速度遙遙領先

關鍵三:企業文化。半導體製造要求紀律和責任,因為上千道製程,只要一個環節出問題,良率就會下滑。因此,美國雖然是IC設計全球龍頭,但在嚴守紀律的半導體製造上,卻落後於亞洲國家。

一位半導體公司董事長觀察:「美國工程師也有團隊精神,也願意合作,但是,個人和團隊的界限是很清楚的。」如果不是管理階層,在美國下班時間一到,員工馬上走人,亞洲的責任制工作方式,在美國難以推動。

而這也是台積電未來赴美設廠的一大挑戰。今年八月,記者就到位於高鐵台南站旁的台積電外籍員工宿舍觀察,晚上六點半一到,滿載著外藉員工的遊覽車就準時開回宿舍。未來台積電美國廠能否複製台灣的管理文化,也考驗台積電管理能力。

關鍵四:產能布局。英特爾目前在營運下滑的狀況下,不斷掏資源投資新廠,方向未必錯誤,但為時已晚。台積電的「持續快跑,累死對手」,是其制勝的核心策略之一。台積電正在台灣各地日夜趕工,就是要提早讓新廠完成折舊攤提,即使對手傾盡全力趕上,台積電早已空出資源,攻向另一座山頭。

此外,二奈米的發展也是一個觀察重點。二奈米時代,各家將用GAA技術取代原有的FinFET 技術,新技術出現,也是後進者挑戰原有老大的機會。過去,三星企圖以此追趕台積電,並未成功;到二五年時,英特爾能不能解決三星無法解決的問題,順利推出二奈米,也是英特爾與台積電的關鍵之戰。 閱讀完整內容
《財訊》2022/8月 第666期

本文摘錄自‎

四大戰場交鋒 台積電硬是比下英特爾

《財訊》

2022/8月 第66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