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教育殘酷舞台 孵化諾貝爾獎15傑

軟硬兼備〉產學緊密結合、高教嚴格淘汰

瑞士教育殘酷舞台 孵化諾貝爾獎15傑


瑞士擁有15位本土的諾貝爾獎得主,平均每百萬人就有1.72位得主,位列世界第一;還擁有舉世聞名的洛桑理工學院(EPFL)、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ETH)。究竟,瑞士為何具備豐沛產學能量?如何培育出愛因斯坦等一流人才?

文/羅之盈


▲瑞士擁有雄厚的金融產業,理解資金能夠帶來的催化力量,因此政府致力於連結資金、學界與業界,洛桑理工學院(EPFL)是其創新網絡的要角。(羅之盈 攝)

「你們趕快把我買下來吧,這樣我就可以去研究新的技術了,」瑞士科技新創Corintis執行長艾爾普(Remco Van Erp),向台灣企業參訪團逗趣喊話,引爆滿堂歡笑。

艾爾普不僅是新創團隊創辦人,同時也是洛桑理工學院(EPFL)功率與寬頻電子研究實驗室(POWERlab)博士生,當天他向台企簡報完晶片散熱設計概念後,讚聲瑞士研究資源,表示校方與政府共同運作的產學合作加速器,是一個很好的創業搖籃。

瑞士產業推崇工藝與腦力的結合,與台灣發展高科技業相似,但瑞士擁有全球頂尖的創新能力、產學合作經驗,也是台灣企業期望取得的關鍵戰力。

IMD洛桑國際管理學院2023年世界競爭力年報(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瑞士在全球64個經濟體之中排名第三。該報告評比基礎來自336項指標,共分屬四大領域:政府效能、基礎建設、企業效能、經濟表現,瑞士在前兩項長期排名第一,民間商務效率排名第七、總體經濟排名18,總體經濟活躍,提供新經濟發展動能。

在新創領域,根據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IPO)全球創新指數(Global Innovation Index, GII),瑞士自2001∼2022年連續12年名列世界第一,評比標準來自研究所數量、人力資本、研究能力、基礎設施、投資、知識傳播以及創造性表現等,從學術資源到產業合作,一併計入。

瑞士能長年榮膺桂冠的原因,主要在於當地將創新「投資」轉化為「產出」的平衡能力。也就是,將概念轉化為經濟動能與社會影響的程度,其中瑞士政府主導的加速器計畫,發揮關鍵戰力。

政府出資八成建立「聯邦型」創新網絡

瑞士政治上,是由26個州組成聯合政府型態的「聯邦」,政府鼓勵學術研究與創新創業結合,也從創造國族和平興盛的「聯邦制」出發,建立「瑞士創新網絡」(Switzerland Innovation Park Network)。在政府出資八成的基礎上,在六大城市設立產學相鄰的創新園區,一致的規範、共用的形象,以此做大優勢。

「瑞士創新能量,來自教育與企業的結合。我們培養學生成為下一個研究者,甚至是下一個創新者;無論他們是想獲得博士學位,或成為企業家,都能獲得資源,」洛桑理工學院創新園區副總經理波妲(Eleonora Borda)表示,無論是專利技術申請,或是媒合資金與企業,在園區裡都是走幾步路就能完成。

從學術源頭就開始植下商務概念,讓瑞士成為專利大國。根據瑞士聯邦智慧財產局(IGE)數據,瑞士為人均專利密度最高的國家,平均每百萬人擁有966項歐洲專利。

卓毅資本執行長王勇祥聽完幾場瑞士新創團隊的募資簡報後指出,「瑞士在學術上以基礎科學聞名,但研究人員的創業計畫,其實非常接近商業化,募資提案並非學術報告,都是具備商業模式的市場型提報,」可見產學合作、新創文化的深植。

研究能量豐沛,培育逾30位諾貝爾獎得主

產學合作新創加速器,並非新鮮概念,為何瑞士做得特別好?其實是瑞士學風所致。

瑞士研究風氣強盛,擁有15位本土籍的諾貝爾獎得主,平均每百萬人有1.72位得主,位列世界第一;若是算上在瑞士做研究的外籍諾貝爾獎得主,更有30多位之多,集中在物理、化學、醫學三大領域。

豐沛的瑞士研究能量,是以兩所聯邦級學院為核心:洛桑理工學院(EPFL)、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ETH),後者正是提出「相對論」的愛因斯坦母校。

「瑞士擁有學術界頂尖的大學,也有連接產業的新創孵育計畫,整體科技創新能量豐沛又延續,」瑞士聯邦大蘇黎世經濟促進署資深經理秦蘭(Lan Qin)表示,全球科技巨擘多在此設立研發中心,包括Google、IBM、微軟、甲骨文、Sony等,大家都在爭取愛因斯坦學弟妹的加入。

此外,除了學院的傳統研究計畫之外,舉辦產學論壇也是重要活動。9月ETH產業日聚集超過500位產學專業人士與會,並聚集80家新創團隊進行投資媒合,探討AI人工智慧、生技醫療、精密機械的發展方向。

台灣私募與股權協會理事長陳其宏有感而發地表示,瑞士產業特色與台灣不同,影響新創題材。

「我們看到一台輪椅不錯,椅子上裝了很多感測器,可以記錄使用者身體動態,坐著的人舉個手,遠端照顧者就知道他要站起來了,」佳世達醫療器材事業群總經理楊宏培,在ETH產業日上,對著一張外觀如常的輪椅,看得津津有味。

台旭環境科技中心董事長江誠榮在實地參訪後表示,長期做環境科技的他,對於ETH新創團隊研發的中型氫能動力無人機引擎,印象深刻。他認為,前瞻技術、先進的生態圈是瑞士產業的重要特色。

直得科技總經理許明哲擁有微型精密機械的專業,同樣對醫療型科技感到興趣。他表示,其中一個新創項目,是為了讓醫院廢棄物處理更安全,特別是它從最開始的設計組裝,到最終拆卸處置,涵蓋完整使用週期,讓人印象深刻。


入學容易畢業難,逼學生理解自身專長

探究瑞士學術能量的養成,可從內成、外來兩部分觀察。

瑞士培育國內人才的教育架構,有世界少有的雙軌制,對已完成國民義務教育的15歲學子,提供技職教育,包括獨特的「學徒式」,其為約三至四年的學程,每週有三天至企業實習工作、兩天到校上課,也進入高中學習、通過考試,兩種都可以取得大學入學資格。

值得注意的是,瑞士人只要想念高中、大學,基本上都可以入學,但畢業卻非常不容易,因為有著嚴苛的「淘汰制」。

瑞士大學每年會淘汰成績居後的學生,第一年退學後段30∼50%的學生,被淘汰的學生可以重新申請就讀。但若第二回還是在後段被淘汰,就不能再申請同一科系。

這種猶如「殘酷舞台」的高等教育,迫使學生理解自己的專長,大學以研究為主,並且要選擇自己優於群體的專長領域。

若轉進技職領域,在瑞士同樣受到尊敬,因為瑞士文化對「工作能力」的追求,遠高於對「文憑」的追求。

在這樣看似嚴酷、卻非常務實的教育體制之下,瑞士高教的研究風氣非常純粹。


▲瑞士新創所製作的中型氫能動力無人機引擎,受到台灣企業參訪團矚目。(羅之盈 攝)

「瑞士在醫療與機械領域,有產業的能量、有學術研究的能量,專利概念等創業環境都很成熟,而且瑞士金融業活躍,募資並不困難,」瑞士新創Pilatus Biosciences的兩位台籍共同創辦人林雲漢、何秉智,在瑞士進行癌症新藥研究,認為當地產學合作氣氛,不可多得。

林雲漢在全球醫藥產業歷練業務拓展多年,擁有美國、台灣兩地IPO的經歷,何秉智則是瑞士洛桑大學基礎腫瘤學教授,是腫瘤免疫代謝的頂尖學者。

創立於2022年的Pilatus Biosciences,已獲得上百萬美元的天使輪投資,現正進行包含瑞士與台灣、全球的新一輪千萬美元募資計畫。

學界、業界相連,教育架構、社會氛圍、學術傳統加持,僅僅擁有870萬人口的瑞士,不僅擁有穩定的大企業,也有新鮮的小新創,值得台灣借鏡。 閱讀完整內容
遠見雜誌2023/11月 第449期

本文摘錄自‎

瑞士教育殘酷舞台 孵化諾貝爾獎15傑

遠見雜誌

2023/11月 第44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