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商戰 台灣怎麼贏?

兩年多來,全球飽受新冠疫情所苦,Omicron變異株劃出一道新冠世代分水嶺,傳播力讓疫情流感化,逼得各國正視「與病毒共存」的必要性。

回顧「全球戰疫1.0」,世界大國動用產官學研醫所有資源,創下人類研發疫苗最快紀錄,英、美可謂最大贏家,中、韓也有因應之道。但截至2022年2月,WHO共通過10支疫苗的緊急使用清單,名單中沒有台灣國產疫苗;而當國際大廠紛紛尋求疫苗代工合作,以生醫研究著稱的台灣也在疫苗世界盃掉隊。

邁向「全球戰疫2.0」,生醫戰場轉而追求「次世代疫苗」「口服藥」「精準醫療」等更好、更適當的解方,台灣該如何再次掌握機會,在第二階段的全球賽局中勝出?

製作人/林讓均 企畫/簡嘉宏、蔣濬浩、劉宗翰、傅莞淇 撰文/簡嘉宏 責任編輯/劉宗翰 責任美編/李健邦


▲新冠疫情肆虐全球,台灣在國際疫苗戰場第一階段走得驚險,期待第二階段能有更突出的表現。達志影像



2019年底,新冠肺炎(COVID-19)襲來,不僅讓世界各國措手不及,更教原本平靜的疫苗市場,吹皺一池春水。尤其隨著疫情延燒,疫苗頓時成為全球無可或缺的戰略物資,在「得疫苗者得天下」的態勢下,疫苗產業亦成了國力的展現。

令人好奇的是,台灣近兩、三年來,防疫績效舉世聞名,隨著半導體號令天下,似乎在國際知名度以及影響力,都展現了前所未有的聲量。然而素以醫學先進大國自居的台灣,在這場世界級的疫苗戰局中,是否刷足了存在感?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資料,2020到2022年之間,全球共計有340組以上的新冠疫苗研發計畫,其中有140組進入不同階段的臨床試驗,41組完成臨床試驗階段,但僅28組疫苗開發計畫,分別取得各國的緊急使用授權(EUA),其中,也包括台灣的高端疫苗。

不過,在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下,卻再次讓我們認清台灣身為國際孤兒的窘迫困境,在疫情初期,甚至連一劑疫苗都不可得。

而且,儘管台灣擁有獨步全球的健保制度、無遠弗屆的資訊網路設備、與世界同步的生醫技術,國產疫苗發展之路,至今卻走得驚險。

為什麼會如此?先撇除國際地緣政治帶來的影響,台灣長期在疫苗、生醫產業的發展過程中,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為此,《遠見雜誌》製作團隊特地走訪數十位政府、研究、產業等各領域的專家學者,同時與研發英國AZ疫苗的牛津科學家、專書作者等獨家連線,為台灣把脈、解讀疫苗產業的DNA,走出一條具有台灣特色的疫苗之路。

疫苗商戰1.0版 國際喧譁、台灣失聲


根據《Our World in Data》的動態統計,截至2022年2月18日,全球共有219個國家地區接種了新冠疫苗,有效流通的疫苗約20種,其中,牛津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 AZ)將近180個國家施打,輝瑞(Pfizer)BNT近150個國家施打,其次為中國國藥(SinoPharm)疫苗、莫德納(Moderna)、以及嬌生(Johnson & Johnson)共80餘國採用,俄國的史普尼克5號疫苗在59國流通,中國科興疫苗(SinoVac)也有48國採用。

在這場疫苗戰役中,國際疫苗的第一階段贏家昭然若揭,AZ、BNT、莫德納與中國兩款疫苗、俄羅斯疫苗都已成功打進全球市場,在這場疫苗戰役中取得第一階段的勝利。

對比之下,台灣的國產疫苗高端目前在台接種的劑量約192萬劑,取得了8國緊急使用授權,包括了印尼、帛琉、紐西蘭、貝里斯、索馬利蘭、愛沙尼亞、泰國、巴拉圭,與前揭國際疫苗相較,無法望其項背。

明顯的,台灣在第一階段的疫苗戰役中,表現顯然差強人意。

戰況從「求快」到「慎選戰場」

然而「逝者已矣,往者可追」,當一如新冠肺炎的全球性傳染病成為人類的新常態時,這場疫苗商場顯然還得加開多場延長賽,台灣並非全無扳回一城的機會。因此,許多專家旋即指出,若說第一階段疫苗戰的決勝點比的是研發與執行力的速度,那麼第二階段的勝負關鍵或許就是「是否選對了戰場」。

而所謂鑑往知來,在為台灣疫苗產業尋找下一波的決勝點前,得先細細檢視台灣在上一場的賽事,錯失了什麼?

依據製造原理,新冠疫苗分為核酸疫苗、載體疫苗(腺病毒)及蛋白質次單元疫苗等三大種類,莫德納疫苗(mRNA-1273)屬於核酸疫苗,AZ疫苗(AZ1222)則為載體疫苗,高端新冠肺炎疫苗屬於蛋白質次單元疫苗。

但是,在新冠疫情爆發前,台灣廠商不論對核酸疫苗或載體疫苗的投資都是「零」,根本沒有基礎。台灣大學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教授陳秀熙直言,台灣的國光流感疫苗也算成功,當初成立國家疫苗平台、國家生技平台,靠著國家力量結合了企業、NGO、學術研發、生技廠商才有機會,但,台灣的新冠肺炎疫苗產業截至目前,「整合失敗」。

究其因,高端疫苗生物製劑公司執行副總經理李思賢指出,台灣學術機構及疫苗廠商與國際水準確實有段差距,台灣投注在疫苗產業的科研和政府資金部分太過薄弱,同時也缺乏與海內外的產、學機構合作與連結。

此外,台灣疫苗產業的「關鍵多數」(critial mass)還不夠大,這其中包括了人才的數量、人力等,許多先天條件限制台灣無法成為第一,長庚大學新興病毒感染研究中心主任施信如強調,代工始終是台灣的強項,雖說檢驗試劑可以做得相對精準,但是跟大廠比起來,其實也無太多競爭優勢。

國家衛生研究院副院長司徒惠康指出,過往國際疫苗產業的概念是:一個效果不錯的疫苗,價格可以,就是大量生產供全球使用,所以對一個流行性疾病毋需開發太多疫苗,可能全球就四、五個大廠就包下來所有產量。

因此,換言之,台灣的疫苗產業,在先天發育不良,後天又缺乏成長激素加持下,導致競爭力不足。

然而發展進程落後,還不是台灣疫苗產業的核心難題。在深訪數十名生技相關的政府官員、研究人員、產業主管後,《遠見》從研發、資金及政策法規,歸納出在這場國際疫苗戰中,台灣必須面對與因應的三大問題:

迷思1〉生技是高毛利產業,為何要做代工?

首先,在研發方面,李思賢直指,台灣普遍存在的思惟「真的非常製造業」,一提及發展產業,就只想要蓋工廠,但是,許多前沿技術必須先在實驗室中扎根,通過理論反覆測試、證偽後,後續才會有工廠的戲分。

他舉例,莫德納一支疫苗的毛利有95%以上,輝瑞也非常高,跟電子業不同,生技產業其實是「高獲利、高毛利」的產業,一旦研發出來,產生的就是暴利。但生技業研發需要資金,可能處於無法回本的狀況很久,相較於電子業可能只需要一到兩年,就可以靠賣產品回收了,但是生技業研發週期可能動輒10年以上。

施信如則指出,可以強化台灣廠商「國際結盟的能力」,例如,尋求國際合作的學者給予意見甚至牽線,讓國際大廠青睞台灣有潛力的研發小廠,「國際化」是台灣生技產業提升的重點,尤其是提升具有國際合作能力的年輕人才,至關重要。


▲BNT疫苗是目前國際上流通最廣的疫苗,堪稱疫苗商戰第一階段的大贏家。(右起為德國前總理梅克爾、BNT創辦人暨研發科學家吳沙忻、圖雷西夫婦)達志影像



迷思2〉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

研發需要大量資金,生技業尤是。

美國史丹佛大學醫學院教授、防疫醫療政策中心主任王智弘接受《遠見》專訪時強調,新疫苗(尤其是新的科技)都非常貴,美國政府補助大廠的金額,至少都從10億美元,也就是動輒新台幣200億∼300億元起跳,甚至給出兩個10億美元。除了補助,還先預訂產品優先購買權。

王智弘透露,據他所知,台灣生技廠商能夠獲得的補助金額約為680萬美元,還不到新台幣2億元,「對,人家的1/200!」

這樣的補助,不僅無法吸引廠商投入研發,也是台灣生技或疫苗產業的危機。

他不諱言,政府培植疫苗產業朝向mRNA的方向是對的,「但是要好好運用資源,」平常就要補貼生技廠資金,光是燒錢維持營運就很辛苦,「根本沒力氣深入研發。」

「你看BNT或是Moderna的mRNA技術,最終鎖定不是疫苗,而是癌症藥物,那才是獲利大市場,終究還是(回歸)商業模式運作。」

閱讀完整內容
遠見雜誌2022/3月 第429期

本文摘錄自‎

疫苗商戰 台灣怎麼贏?

遠見雜誌

2022/3月 第4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