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振興經濟,行政院日前公布將於7月起發放「三倍券」,但從「領券」到「使用」辦法,問題層出不窮,造成各黨立委辦公室抱怨電話接不完。更令人傻眼的是,這項振興方案已歷經數月閉門規劃,但官員對相關內容卻還說不清楚,經常前後矛盾。
目前行政院相當堅持的規定「禁用電商平台」,已引發電商業者強烈反彈,行政院長蘇貞昌(蘇揆)說明政策時,引用的數據被指「選擇性開刀」,事前也未與電商業者充分溝通,而中南部更已出現黑市,打算以現金收券,亂象叢生,讓小型電商業者挫咧等。
▲行政院長蘇貞昌宣布振興方案時,大讚三倍券「好領、好用、好刺激、最溫暖」。
雖然七月十五日才開放使用三倍券,目前尚未發放,中南部卻傳出有業者願意提供「現金換券」管道,三倍券亂象再添一筆。
黑市換現 三千折價五百
一位中部立委透露,雖然政府禁止用三倍券換現金,但許多民眾認為現金比三倍券好用,起碼使用管道更多元;地方也盛傳,有金主願意私下讓民眾用三倍券兌換現金,目前行情大約折價五百元,也就是用三千元的三倍券,可換到二千五百元的現金。
▲政府在先前的「酷碰券」計畫中宣稱電子商務內是趨勢,推出三倍券時卻排除包括momo購物網在內的電商平台。(momo購物網提供)
▲演唱會多透過網路售票,但三倍券能否在電商平台上購票,至今仍無定案。圖為藝人蔡依林演唱會畫面。
此外, 一名便當店老闆表示,每賣一個便當才賺二十元至三十元,但如果「收券」,立刻就能賺五百元,投資報酬率超高。另一位夜市攤販則說,若有民眾拿三倍券來消費,請他找零,他就會順道問對方是否願意「換現金」,與顧客「共創雙贏」。
三倍券附帶有十一項禁用規定,其中以「禁用電商平台」最引人矚目;行政院六月二日強調所有電商平台都禁用三倍券,但是兩天之後又說可用於藝文展覽、體育賽事與展覽線上售票;接著有知情人士透露「只要與實體店面有連結」,例如販售旅宿、美容美髮使用券的電商就可以解禁,卻又遭經濟部否認。由於「電商禁令」一變再變,許多業者坦言:「看得心驚膽跳。」
▲行政院長蘇貞昌公布三倍券使用範圍時,除了列舉可使用的行業別,也明令不得用於電商、儲值及繳稅。
▲電商「夠麻吉」認為,政府若能擴大三倍券使用範圍,對電商和消費者而言就是雙贏。
「希望三倍券別獨漏電商,畢竟不是每家電商業者在疫情期間都大賺錢。」以販售旅宿券、餐飲券,連結實體服務業的電商「GOMAJI夠麻吉」(夠麻吉)執行長吳怡達表示,夠麻吉原本賣的票券就已經打折,疫情期間業績又下跌二成,「如果電商能夠使用三倍券,不僅可扶助業績,消費者也有更多選擇,希望政府能傾聽業者心聲。」
另一家電商業者「funNow」執行長陳庭寬則說,funNow的服務就是將消費者導向實體店家,包括旅宿、餐廳、美容美髮業者等疫情期間的「重災區」,因此近幾個月來funNow業績也大受影響,如今卻被排除在三倍券適用範圍之外,讓他頗為失望。
「先前我四處詢問,不論經濟部或國發會都說方案仍在研究,才沒多久,蘇揆就宣布電商禁用三倍券。」一位不願具名的大型電商業者嘆氣說,同業間曾請託一位跨足藝文領域的「本土電商龍頭」向層峰探詢,但僅得到三倍券的電商禁令「是奉高層指示」的答案,遭疑該決策是由上而下,至於「高層」究竟是經濟部長沈榮津、新科國發會主委龔明鑫,還是更高的首長,令人好奇。
▲行政院政務委員龔明鑫兼任國發會主委,負有振興國內產業的責任。
「蘇揆六月二日強調,疫情期間,電商平台的業績成長達一六.七%,攤商店家業績下滑一一.二%,所以三倍券才排除電商。這個說法其實有問題。」一位電商領域專家引用產業與數據分析平台「未來流通研究所」公布的《台灣內需服務業壓力測試成績》佐證,今年第一季,超市業績與去年同期相比,成長二○.一%,遠比電商業者更高,量販店業績則成長一三.七%,表現也不錯,不解政府為何只拿電商業者開刀。
文化大學全球商務系兼任副教授杜震華認為,三倍券補助機制應簡單、公平、透明,不能選擇性補助,就算資源有限,政府也應先與被排除適用的業者多溝通,尤其「數位轉型」是時代潮流,政府更應該援用精確的數據來區別補助對象。
▲三倍券到底可用在哪些地方、小攤商能否受惠,民眾與業者都很關心。
▲夜市攤販收取三倍券若不願找零,消費者很可能轉往下一個願意找錢的店家。
立委透露 民眾罵聲四起
此外,在實體商店使用三倍券是否可以找零的問題,同樣讓民眾無所適從,國民黨立委林奕華透露,有夜市業者私下告訴她,「若有客人拿面額五百元的三倍券來買六十元雞排,我絕對會找零。」她質疑,民眾如果把業者找的錢存起來,將折損振興效益。
▲立委林奕華說,民眾若拿到以三倍券購物找回的零錢,可能會存起來,因此無法達到振興消費的效果。
不僅國民黨立委有意見,民進黨立院黨團幹事長鄭運鵬也對這項措施反彈;立委許智傑更在行政院宣布「三倍券」隔天就表示「罵聲很多」,「民眾先出一千元『買』三千元票券,還要被限制使用項目,當然會不滿。」
許智傑坦言,三倍券的設計是排除「替代性消費」,避免民眾用以購買柴、米、油、鹽等民生必需品,才能發揮刺激經濟的效果,因此使用限制是必要的,「但我還是支持直接發三千元面額的三倍券,才能減少民怨。」
發放程序 恐有資安風險
至於三倍券發放的程序,也引起外界不少質疑,「台灣人權促進會」在行政院決策前就警告,憑健保卡在四大超商領購三倍券有違法之虞;民眾黨立委蔡壁如也表示,依《全民健康保險法》第二條規定,健保卡僅能用於醫療行為,以及提供健保的醫療機構、健保署與其他政府機構從事相關合作時使用,而三倍券並不符合任何醫療目的,和任何醫療服務無關,政府卻帶頭違反相關規定,讓民眾曝露在資安風險下。
不過,蔡壁如的提醒,卻引來標榜「團結對抗疫情」的民眾攻擊,還以健保卡可用來繳稅、辦手機門號、銀行開戶及超商取貨為例,質疑為什麼不能領三倍券。
▲包括「誠品書店」在內的許多業者,除了實體店面也經營網路電商,處在三倍券禁令的模糊地帶。
一位民眾黨幕僚私下表示,繳稅可解釋成政府機構合作事項,至於辦門號、開戶都要求「雙證件」,並非以健保卡為主,而且包括超商取貨在內,都只是「出示」健保卡,而非插入讀卡機「讀取」健保卡內個資,相關網路貼文「完全是抹黑,以斷章取義的方式醜化民眾黨。」該幕僚更指出,類似言論若對象是執政團隊,早就遭檢舉是「假消息」,甚至被檢警約談,不過,如同哪些產業才適用三倍券的爭議,誰在散布假消息,在「防疫皇帝大」的氛圍下,都是執政者說了算。
閱讀完整內容
本文摘錄自
三倍券亂象叢生 黑市蠢動現金收購
時報周刊
2020/第2208期
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