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個30年-這一甲子看中國的起與日本的落

今周刊 第1089期
亞洲兩個大國開啟政治新局面,中國正式進入習近平時代,日本安倍也順利連任首相;不同的是,前者經濟已奔馳30年,後者則失落了30年,這次權力重組是新的轉捩點嗎?

十月以來,亞洲兩個重要國家完成政黨權力重組,對未來的影響十分深遠,值得深入探究。一個是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提前解散國會,結果他在自民黨及公明黨的執政聯盟囊括了三一一席,在四六五席的眾議院囊括了六六.八八%的席次,安倍突襲成功,任期可以一直到二○二一年,有機會成為日本戰後在位最久的首相。

另一個全世界關注的焦點是中國的「十九大」,大家注意的中央政治局七常委出爐,其中王岐山年齡超過六十八歲,正式退出中央政治局,而中國一直以來的隔代接班團隊,這次廣東省委書記胡春華、重慶市委書記陳敏爾都沒有「入常」,堪稱是打破慣例。

最後的七常委名單是習近平、李克強、栗戰書、汪洋、王滬寧、趙樂際、韓正,七人當中,李克強有胡錦濤的影子,韓正代表江系人馬,習近平已完全掌握中央政治局,而且沒有欽定接班人,也使得下一個中國二十大留下更多想像空間。

今周刊 第1089期

大選獲勝穩定政局的日本首相安倍(左二),能如何改革日本經濟,市場都睜大眼睛在看。


中國新局面》十九大後 正式進入習近平時代


安倍的逆襲與中國的十九大有什麼關係?可以回頭看看在一九九○年前後,日本與中國正好是在歷史重大的轉捩點上,九○年是日本經濟最高峰,八九年十二月二十九日,日經指數漲到歷史上的三八九五七點,當時日本資產大膨脹,包括洛克斐勒大樓、哥倫比亞影業公司、梵谷、莫內最貴的名畫,都被日本大企業或保險公司買走,那時日本號稱買遍全世界。

但九○年日本經濟盛極而衰,日經指數後來慘跌到六九九四.九點,日本資產大崩潰,企業紛紛破產倒閉,從九○年迄今,日本進入失落的年代。

而在日本的泡沫爆破中,中國開展了精采的三十年,日本經濟跑到最顛峰的時候,中國發生「六四天安門事件」,當時的外資緊急撤出中國,中國經濟出現很大的困難;六四之後,十三大的總書記趙紫陽下台,新的總書記由江澤民接棒,從九○年迄今,江澤民左右了中國政壇將近三十年。

這次的十九大,真正進入習近平時代,因為習近平經過奮戰,從此進入大一統的新權力時代,在習近平的擘畫下,未來中國有幾個新的里程碑,二○一八年是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從一九七八年鄧小平的摸石過河,開始走改革開放的大路,這是中國輝煌的四十年。這次習近平宣示「繼續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堅定不移深化各種改革」,這是習近平的霸氣。

接下來有幾個重要的進程,一為二○一九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七十周年;二是二○年中國要全面達成小康之年,人均GDP(國內生產毛額)超過三○○○美元,幫助八千萬人脫貧,習近平說:「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也不能少,共同富裕道路上,一個也不能掉隊。」三是二一年中國共產黨建國一百年,這是中國共產黨的第一個一百年;再下一個就是二二年的中國二十大,習近平完成十年任期,會不會修改黨章,繼續再連任,留給外界很大的想像空間。 從一九八九年的六四事件迄今,中國完成各種改革,如今搖身一變,成為GDP超過十一兆美元的世界第二大強國,中國國力達到最高峰,與一九九○年代的日本正好成了強烈對比。九○年代,日本經濟到達最高峰,日本GDP約六兆美元,距離美國的八兆美元不遠,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是日本經濟泡沫吹破,從世界第二的舞台跌下來,如今由中國坐上世界第二的寶座。

  

日本也大選》安倍大勝 政局穩定利於推政策


近三十年來,世界局勢丕變,中國的經濟像跑百米速度,狂奔了三十年,如今跑到峰頂上;日本則從山峰之顛,跌落山腳下,如今仍在調整氣息。但是安倍這次的逆襲,習近平的十九大定於一尊,也意味了下一個三十年,又將有另一次巨大變化。 首先值得探討的是日本衰敗,失落三十年後,有沒有翻身再起的機會?日本的政局穩定可能是一個轉捩點,在日本經濟顛峰的後期,中曾根康弘從一九八二年起,當了四年首相,八七年的竹下登當了兩年,之後宇野宗佑只當了兩個月,即因緋聞下台,此後日本首相像走馬燈,換人頻繁。

從海部俊樹、宮澤喜一、細川護熙、羽田孜、村山富市、橋本龍太郎、小淵惠三、森喜朗,從宇野宗佑後的日本首相換了八位,平均任期大約一年,一直到○一年至○五年的小泉純一郎,日本終於見到第一位任期五年的首相。

小泉之後交棒給安倍,他以健康問題為由,一年就下台,之後的福田康夫、麻生太郎、鳩山由紀夫、菅直人、野田佳彥任期都很短暫,一直到一二年安倍復出,他在十二月二十六日登上首相大位,任期即將屆滿五年,這次日本大選確立安倍可以延任到二一年,如果他不出什麼差錯,會是日本戰後任期最長的首相,日本的政局進入穩定時代,是不是經濟重生的轉捩點?這是可以觀察的重點。

這次安倍決定提前解散國會,外界都為他捏一把冷汗,因為安倍潛在的最大敵手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在東京都議會選舉痛擊對手,小池在聲勢最高的時刻組成希望之黨,企圖乘勝追擊,安倍在此刻攖其鋒,很多人都不看好。

不過,政壇命運難測,這次前黨魁蓮舫辭職後的日本民進黨聲勢低迷,前原誠司率民進黨集體加入希望之黨,但小池排除了新加入的枝野幸男,逼得枝野重組立憲民主黨,結果在野勢力分裂,小池聲勢慘遭重擊。

這次希望之黨推出二三五人參選,結果只有五十人當選,反而不為小池接受的枝野重組的立憲民主黨,這回七十八人參選,卻有五十五人當選,這麼一來,立憲民主黨反而取代日本新希望黨,成為日本最大在野黨,而安倍的自民黨與公明黨的執政聯盟囊括了三一三席,安倍解散國會的逆襲,算是大獲全勝。

現在安倍當首相進入二一○○天,下一個目標將挑戰吉田茂的二六六六天,再來是佐藤榮作的二七九八天,然後是桂太郎的二八八六天,這算是安倍的驚奇之旅。

安倍新任務》辦好東京奧運 擺脫失落頹勢


安倍接下來的新任務,是辦好二○二○年東京奧運會,上一次東京奧運會在一九六四年,揭開日本八○年代盛世的序幕,這次以築地市場周邊為奧運場館,日本也展現極大企圖心,希望從此擺脫失落的頹勢,是日本的新轉捩點。

日本大選後,日本股市急遽走高,安倍勝選,日經指數來到二二○八六.五點,看起來有挑戰一九九七年亞洲金融風暴之前二二七五○.七點的氣勢,日本的產業在泡沫經濟後出現巨大變化,日本的銀行不斷進行重組,如今,最大金控三菱日聯控股市值約九○○億美元,是日本第四大市值企業;以住友集團為主的SMFG金融集團市值五四七.三億美元,市值排在第十位;第三大的瑞穗控股四四五.二億美元,市值排行第十六位。在八○年代,日本出現很多金融怪獸,後來在泡沫危機中陣亡,日本的金融版圖已今非昔比。

經過失落三十年的調整,日本再也找不到昔日買遍世界的霸氣,從現在的輪廓可以看出幾個點,一是日本汽車業在全世界仍占有一席之地,目前豐田汽車市值超過二○○○億美元,與台灣的台積電在伯仲之間,豐田(Toyota)仍是亞洲最大汽車廠,在全球汽車界也是執牛耳;而本田(Honda)市值五四七.七億美元,仍是日本第九大企業;日產汽車則以四○一.七億美元市值排行第二十一位,汽車產業撐起日本重工業的一片天。

此外,日本也是汽車零組件生產大國,像電裝(Denso)市值四○二億美元,在日本排行第二十名;普利司通輪胎市值也有三九五.五億美元,排行第二十二名,日本的汽車產業仍是重要產業聚落,且汽車創造的周邊產業效應仍大,未來仍將扮演要角。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在新經濟競爭中的未來角色,可從兩個角度來探索,一是由孫正義領銜的日本軟體銀行,這兩年軟銀併下總部位在英國的安謀(ARM),在AI(人工智慧)時代,軟銀扮演關鍵角色,過去這一年軟銀股價從五一九四日圓漲到一○三五○日圓,市值達到一千億美元門檻,成為日本第二大市值企業。

軟銀是日本發展新經濟的中樞神經,去年董事長孫正義出售阿里巴巴股權,套現七十九億美元之後,軟銀仍持有阿里巴巴二八%股權,到目前為止,阿里巴巴仍是軟銀投資組合的核心。孫正義是阿里巴巴的董事,而馬雲也是軟銀的董事,今年阿里巴巴股價一度漲到一八四.七美元,市值拉升到四七三○億美元,軟銀單是持有的阿里巴巴市值已達一三二四億美元,遠遠超過在日本掛牌的軟銀市值,軟銀與阿里巴巴的連結,也讓日本在新經濟的角色中取得定位。

今周刊 第1089期

新經濟挑戰》 AI當道 日本機器人扮全球要角


不過,日本最難得的,仍是日本工匠技術,在工業四.○時代,日本的機器人產業將扮演重要角色,像是發那科(Fanuc)、安川電機等都是日本產業發展的新焦點。今年發那科股價從一五三○○日圓大漲到二六七六○日圓,市值達四五○億美元,已是日本第十五大企業;而安川電機股價從一一一四日圓漲到四一七○日圓,大漲二倍多,市值攀升到一兆日圓。日本在機器人產業占有一席之地,這是日本產業發展的強項。

另外,進入AI時代,日本在光學鏡頭領域仍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像光學鏡頭始祖佳能(Canon)今年股價從二七八○日圓漲到四一七八日圓,市值四七四.一億美元,是日本第十三大企業。而過去幾年股價慘跌到七八五日圓的索尼(SONY),今年股價漲到四六一六日圓,市值四七二.六億美元,追緊佳能之後,成為日本第十四大企業,這是索尼的重生。

過去幾年,日本經歷了夏普(SHARP)的破產,顯示器產業被迫重組重生,數位相機、底片廠掀起連鎖倒閉風潮;今年也有高田、神戶製鋼的舞弊事件,但日本的產業仍充滿重生的力量。日本的老齡化問題是天敵,日本泡沫調整時間夠久了,如果對照中國的崛起,日本調整了三十年的經濟,重新再生的力量,值得大家仔細探究。

投資的切入點是低基期,九○年代發生的六四事件是投資中國三十年千載難逢的機會,現在中國經濟奔馳三十年,已不是好的切入點,反而是衰敗三十年的日本,似乎出現些微重生的曙光··· 開啟APP閱讀完整內容
今周刊 第1089期

本文摘錄自‎

下一個三十年——這一甲子看中國的起與日本的落

今周刊

2017/11月 第108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