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散電網熱議多年 為何遲不上路?

全台停電事件頻傳,對台灣電網過於集中的擔憂四起。當電網短鏈化成為趨勢,分散式電網再成熱議焦點,但,多年來為何推動困難?面臨哪些挑戰尚待克服?

隨著中美貿易戰及疫情來襲,顛覆過去幾年全球化的走向,各國為確保自己在關鍵產業上能自主可控,開始將供應鏈「短鏈化」。殊不知,台灣電網轉型的模式,竟也有異曲同工之妙,逐步走向「短鏈化」!

台灣面臨能源轉型的當口,原本講究效益、依賴的「大電網模式」,將逐漸成為過去式,能源輸送「分散化、區域化、短鏈化」,將成為未來數十年的現在進行式。自2021年的513、517大停電之後,今年3月3日全台又面臨大跳電,輿論再度興起對台灣電網過於集中的擔憂。經濟部政次、台電代理董事長曾文生曾公開發言,將把全台電網改為「分散式電網」,作為避免全台大跳電的解方。

專注提供能源解決方案的聯齊科技執行長顏哲淵,以水來比喻電力跟電網之間的關係。
增強用電韌性,自給自足

電力似水,電廠如同水庫,而每條電網就跟渠道一樣,所謂的分散式電網,就是在渠道之間設置一個閘門,同時在各分網的區域內設置埤塘蓄水,提供緊急使用,甚至埤塘內有多餘的水源,還可將這些水反注入到渠道裡面,緩解渠道內的缺水問題。

最重要的是,一旦總電廠供電出現異常時,自主電力較充足,或用電量較小的分網渠道,就可放下閘門,自給自力,不需仰賴總電廠供電,以讓電力可以配給到其他更需要用電的區域。

簡言之,分散式電網就是增加每個用電單位的韌性,減少其對台電的依賴,讓他們在大型電網發生故障時,至少還能自給自足一段時間。

台灣非得推動分散式電網的原因,主要是因應未來綠電占比將節節升高。

以國發會日前公布的「2050淨零碳排路徑圖」為例,未來綠電將占總發電量的60∼70%,這些綠電主要以光電、風電為主。

眾所皆知,這兩種電力來源是標準的「看天吃飯」,發電狀況相當不穩定,因此,未來台電的每日電力供應上限,將出現巨幅浮動,一旦用電量超過供電量,天天跳電恐成眾人惡夢。

目前台灣再生能源發電量占比不高,如果未來再生能源發電占比達60∼70%,上下震盪幅度更大,因此電網必須增加韌性,避免一個環節出了狀況,所有人一起完蛋的現象發生。

另外,每個分散出去的電網,例如一個科學園區,也要有一定程度的供電能力,自給自足的程度愈大,對大型電網的依賴就愈低,也就愈不會受到電力短缺的衝擊。

這點頗有全球供應鏈避免將某一必要環節,集中在某些國家和地區一樣的味道。


▲未來台灣電網的轉型模式,與全球供應鏈「短鏈化」有異曲同工之妙。

用電、儲電端須精準調控

除了發電端,用電端跟儲電端也必須同步納入整體電網考量中,才能將目前以供電導向思考的大電網模式,成功散為一個又一個的智慧微電網。

原因是在供電端出現大幅上下震盪時,也必須了解用電端,以及宛若埤塘的各區蓄電池狀況為何,透過大數據做到精準調控,如此才能達成用電需求面的「削峰填谷」,最大幅度減少跳電的情況發生。

其實,台灣討論分散式電網已久,但進展牛步,在推動過程中,效益問題始終是一個被大家討論的點。

而捨棄效益,選擇增加韌性、自力救濟的方向,倒也跟全球供應鏈短鏈化若合符節。

除了效益問題外,民進黨籍、立法院經濟委員會召委邱志偉也表示,因為每個分散電網自己的用電量及供電狀況不一,不易達成平衡,單一事故就可能導致分散電網內的用戶停電,將造成供電可靠度下降,「雖影響層面小,但停電次數可能因此增加。」

顏哲淵認為,分散式電網雖是一條荊棘之路,但台灣依然非走不可,關鍵在於台灣產業在供應鏈中多處於上游,生產出來的產品供應給Google、Amazon、Meta等下游國際大廠,這些國際大廠都要求供應鏈,必須逐漸百分之百使用再生能源,且要逐漸淨零碳排。

國際大勢督促台灣轉型

在大勢所趨下,業界不再要求政府凍漲電價,反而願意以較高的價格來購買綠電,從台積電向沃旭能源公司簽署全球最大的綠電購電合約,向沃旭承購20年920MW(兆瓦)的離岸風電,就是其中最關鍵的指標球。

顏哲淵強調,目前來說,台灣的大型電網算是穩定,但未來如果綠電占比再多一些,可能狀況就不一樣了。

面對綠電相對的不穩定,整體電網必須走向智慧性微電網,來因應綠電這種看天吃飯的特性。縱然國際環境推著台灣往前走,但不代表台灣推動分散式電網就此一帆風順。

其實,在經濟部之前公布的檢討報告中,就明白表示「所需新增擴建電網建設,因民眾嚴重抗爭而推動困難」,為分散式電網推不起來的主要因素之一,民眾對能源建設的無感與掣肘,成為政府推動分散式電網說不出的痛。

國民黨籍、立法院經濟委員會召委謝衣鳳分享在地方上聽過的意見,主要是電網分散意味著要多架設電塔,如果電塔設置在住家附近,一來可能對生活機能有影響,二來會影響房價,因此民眾接受的意願多不高。

她建議政府應持續跟民眾溝通,慢慢改變民眾的觀念,並在推動過程中釋出更多利多,增加民眾參與的意願,化解阻力。

另外,謝衣鳳也認為,先處理現階段阻力較小,且對綠電需求高的產業端用電大戶,暫時先跳過棘手的民間部分,或許也是台灣推動分散式電網的其中一條路徑。


▲台灣電網分散牛步,原因恐跟電價低廉有關。

推動牛步,電價過低是主因

實際上,這就是目前官方走的路徑。「用電大戶條款」2021年上路,規定用電5000kW(瓩)以上的大戶,五年內需建置10%的綠能,未來規定用電量的標準可望持續下降,讓更多廠商對自行產綠電,降低對大電網的依賴,來達成整個能源的轉型。

顏哲淵分析台灣過去推動分散式電網牛步,其實都是「電價過低」這一結構性問題的顯現。電價過低,導致大家缺乏用電意識,台電持續賠錢發電,目前台電負債已達1兆9000億,缺乏誘因,也沒有經費去更新、補強現有的電網。

他認為,台灣應參考其他先進國家的作法,將電業市場化,但不能做半套,在推動過程中必須訂定相關機制,讓相對弱勢的人也能獲得穩定供電。

邱志偉也向《遠見》指出,台灣是否要走向電業自由化,必須建立在「供電無虞」的首要考量上。據他了解,未來台灣電業自由化方向,為切割發電、輸配電、售電業三部分,發電現在本來就有民營電廠,售電未來朝向開放民營的方向,只有輸配電依電業法規定,維持國營獨占。

電業市場化後,雖然平均電價一定會上漲,但也將催生另一個兆元產業。顏哲淵說,政府目前評估,台灣2050年用電將成長一倍,取高度成長與低度成長的中間,約5000億度電,其中綠電占比至少60%,就是3000億度的電。一度電假如3元,就是9000億元,這些綠電可以買賣,加上由此衍伸的商機,「絕對是一個兆元產業,」可以成為推動台灣經濟成長的另一個動力。 閱讀完整內容
遠見雜誌2022/5月 第431期

本文摘錄自‎

分散電網熱議多年 為何遲不上路?

遠見雜誌

2022/5月 第4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