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世界,台灣的最好機會來了【封面故事-商業周刊】

用「台灣+1」,重新布局人生、教育與商業戰略!

後疫情世界,台灣的最好機會來了


製作人●田習如 文●管婺媛 研究員●李大任 攝影●陳宗怡 編輯●邱鈺珊 設計●李佳靜

這是國際看見台灣最亮的時刻,也是台灣前進世界最好的機會。我們該如何把握?
一場席捲全球的疫病,讓世人重新發現台灣。「Taiwan」,成為多國政要口中防疫典範、捐贈口罩的致謝對象,登上各種語文的媒體頭條,甚至因為泰國挺台網友與中國網友熱戰近三百萬則推文,在泰國搜尋榜名列前茅。

過去,因為兩岸敏感情勢、大地震,才偶有聚光燈照射的台灣,這回不再以危機示人,而是以危機處理高手,換得全球肯定。甚至成為西方國家在疫情中捍衛民主的堡壘──美國國務院稱「台灣擁有蓬勃發展的民主體制,是一股良善力量。」

國際地位提升,不僅政治面,更是台灣產業與個人發展的契機。

「在危機當下,防疫能力就是國力,」友達前總經理、二代大學校長陳來助指出,台灣已證明自己,尤其我們正面臨的,是全球化內涵重組的關鍵時刻。美中貿易戰,讓全球製造業飽受供應鏈過度集中之苦;病毒流竄,企業又再次警醒,原來市場也需要風險分散。

他認為,全球化將進入新的2.0版,最明顯特徵就是去中國化、去中心化、去長鏈化,不再只要低價,還要安全。取而代之的是,個別國家角色會更凸顯,且各國需要具備如防疫作戰般,能快速整合出產業鏈的能力。這會讓兼具製造彈性與民主制度的台灣,有大展身手的機會。

從台灣能在極短時間內組成口罩國家隊,就展現產業的靈活度。

「以前口罩產業沒人關注,誰知道現在我們甚至可以做到整廠輸出(到海外)?」他指出,國家隊代表的意義,不只是熱血愛國,還有台灣完整的製造業實力,及快速整合產官學界能量的能力,「這代表的是一種產業升級,已正在發生!」

研華科技執行董事何春盛也觀察,從貿易戰到疫情,全球企業都面臨一個關鍵變化:離開中國,分散到各地。而台灣過去在中國設廠的經驗與製造能量,會成為許多市場大國舉臂歡迎的對象。

他認為這是台灣「最好的時機」,在產業上,有利於企業重新做全球布局;在個人面,台灣人要重新定位自己為世界公民,在全球環境變革時積極扮演角色。

此時,不只既有產業重新布局,也是催生台灣新產業的機會。「新創是帶動(舊)產業發展前進的動力,」台灣經濟研究院三所所長林欣吾說。

七、八○年代,台灣第一波產業人出海,是提著一卡皮箱,為製造業尋找出口訂單;如今,新創產業則讓台灣人才只要帶著頭腦,就能征戰海外市場。

特別是,後疫情時代,也將帶來某種程度的內縮、排外心態。因此,誰更能重新敲開跨國經濟交流的大門、在陌生市場被接納?疫情中的台灣,表現出一個有管理能力的成熟社會面貌,將有國際「印象加分」效果。就像三一一地震後,日本社會對台灣人空前友善,讓赴日留學生、開拓日本市場的台灣新創企業,十分受用。
後疫情的世界變化,還有如哈佛大學甘迺迪學院教授沃特(Stephen M. Walt)的觀察,因東方國家的控制能力較好,歐美反應慢又無章法,讓西方路線的光環失色,將加速國際影響力從西方轉向東方。

因此,當世界看台灣的視角改變,我們也要改變觀看自己與世界的方式。

首先,是人才面的轉念。因產業大量外移,台灣形成「小確幸」,被老台商當作退休天堂,有企圖心的年輕人紛紛出走。但,我們正看到一群擁有國際經驗的台灣青年,回台創業,並能打進更大市場。

這正是剛從Google台灣董事總經理任內退休的簡立峰,在商周專訪時分享他看到的新機會:新一代創業家,要重新定義台灣不只是一個島,而是一個含括東亞、東南亞的「區塊」,有身處東亞中心的優勢。

他並指出,許多家族企業二、三代從海外回台接班,「從一代觀點,這是轉型,但從總體經濟觀點來講,可能是救了不該救的(企業)⋯⋯,若這孩子本來可能創造出對台灣有幫助的新事業呢?」

其次,我們也要調整對語言優勢的認知。英語力比不過歐美、中文力有十四億人口競爭?但以亞洲視角,台灣語言基礎有利於當跳板,「你得把中文往外用到日本、韓國去,前提還要多加一個英文,英文讓你的中文產生價值,」簡立峰說。

閱讀完整內容
商業周刊第1692期

本文摘錄自‎

後疫情世界,台灣的最好機會來了

商業周刊

2020/1月第169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