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進百大製造、金融業,決勝關鍵看「英語力」

華人企業與歐美業者往來,普遍有「菜英文」痛點,本刊針對金融、傳產大調查;超過七成認為員工需具備良好英語能力,且需求較過去三年更加提升。

撰文‧張朝鈞
▲越來越多職場人士,希望追求更好工作待遇,累積談判籌碼,選擇報名英語課程自我提升。

「即便他們花了許多時間學習英語,卻仍然不懂英語……。與當地工廠溝通,要盡量使用重複性單字;若要確保產品規格,應該多用照片、影片。」這是近來一篇美國《經理人》雜誌的報導內容,這段話,是作者對美國業者「與中國人做生意」的建議。

從中,不難想像歐美業者與華人企業往來的「菜英文」痛點,面對內需市場龐大且具生產成本優勢的中國,老外或許還願勉強自己「多說重複性單字」、「多用圖片表格」,但對台灣來說,企業靠著扎實的英語力開疆闢土,恐怕已無法避免。就算不看外銷導向的科技業,連傳產、金融等產業,對於員工的英語力強化也是急如星火。

「在國際市場上,『台灣製造』商品具有品質與口碑,如果不走出海外真的很可惜。」一○四人力銀行副總經理暨人資長鍾文雄這麼說,他以一○四人力銀行現有的一五九萬筆職缺數作為佐證,一般製造業對職缺設有英語要求的比率達三○.八%,高於金融業的二七.七%,兩個產業均較整體產業的十八.四%高出一截;其中,超過五百人以上的企業要求更高,大型金融業甚至有高達七一.六%比率,要求應徵者具備一定英語門檻。

為了解產業人力需求的真實樣貌,《今周刊》特別針對金融、傳產兩大產業,市值前百大具代表性公司進行問卷調查,受訪的三十三家代表性企業,包含十二家金融業、十一家製造業以及如零售通路、航運的各領域業者;調查對象以公司人資部門主管為限,希望藉此了解職場英語需求的真實現況。
金融、傳產國際化
有「多益綁升遷」現象

結果並不叫人意外,高達七二.八%認為「員工須具備良好的英語能力是重要的」;更有超過七成的企業,認為公司對員工英語力的重視度,相較於過去三年更加提升。

而就「需要英語力」的部門別進行細分,其中海外事業部六六.七%最高;其次為行銷業務部五四.五%次之,第三為研發部門四五.五%。而有高達六○.六%的公司指出,在召募新進員工時,會以英語能力作為篩選依據;亦有四二.四%的公司,將英語視為員工晉升的門檻之一。

「為了因應企業走向國際化,英語作為國際語言,需求越來越高是必然的結果。」專職於高階人力仲介的PASONA&MGR顧問公司副總裁金慧婉指出。「如果希望能夠在公司更快速地升遷,或是想從事中高階主管的職務、爭取海外工作機會,英語能力都是良好的談判籌碼。無論在國外的待遇是否優於國內,透過外派的方式,擁有不同工作體驗,對於長期職涯總有明顯幫助。」
此外,調查對象中有六三.七%的企業選擇以多益成績,作為評量員工英語能力的主要工具,事實上,包含巨大、統一超、富邦金等在製造、零售通路、金融領域的重量級公司,都有所謂「多益成績綁升遷」的現象;甚至連普遍受外界認為作風保守的台塑集團,也在二○一三年起,針對想要升等為專員、高專的職員,設有多益分數門檻。
英語受到企業如此高度重視,然而,本刊針對相同的議題,委託波士特市調對上班族進行網路問卷,卻發現在一四○三筆樣本裏,工作上有英語需求的在職人士中,對自己英語感到沒自信的比率卻高達六九.三%。

英語人才供給稀缺
用進修、開課程補不足

顯然,「市場上有需求,但英語人才的供給量卻相對稀少。」高點登峰集團副總經理簡欣儀指出,所以「在職人士常會選擇到補習班報名商用英語、多益檢定等課程,增強自身的英語能力;而各企業也積極與民間的教育機構合作,訂製客製化課程,來強化公司的整體員工英語能力。」

「英語之所以受到企業高度重視,主因在於英語不單只在英語系國家受用。」簡欣儀強調,「英語是公認的世界語言之一,台灣的傳產業者無論要與東南亞、印度、歐洲各國做生意,英語都能暢行無阻。」

還是那一句老生常談,「 學會英語,就像開了一扇窗」,而在台灣整體英語能力水準逐漸被鄰國趕上之際,從企業競爭的角度,員工英語力顯得更加重要了。 ··· 閱讀完整內容

本文摘錄自‎

決勝關鍵看「英語力」

今周刊

2018/6月 第11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