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是蝙蝠害的?人類才是禍首

「學者請幫忙!」一封信,揭全球生態浩劫

蝙蝠被視為新冠肺炎源頭,遭無情驅趕甚至撲殺,然而,野生動物身上帶有的病毒,為何會在人之間傳播?追根究柢,人類行為,才是最大關鍵。

文—江慧珺


▲龐大的蝙蝠群飛出洞,讓人誤以為牠們繁殖力強,事實上多數蝙蝠每年僅生一胎,一旦物種數量驟降,恐面臨生存危機。(AFP)

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源頭被認為是蝙蝠,四月五日,四川一名年輕學者羅波卻傳給世界各國的蝙蝠學者一封信,主旨是「保護中國蝙蝠的調查:蝙蝠學者,請幫忙」。

發出這封信件時,羅波的心情既焦急又擔心。身上帶有兩百多種病毒的蝙蝠,被視為禍首,「不僅是中國,全世界各國都出現『恐蝠症』,」羅波說道。

在四川西華師範大學生命科學院擔任講師的羅波,研究蝙蝠已十年,曾爬入廣西桂林有蟒蛇出沒的積水洞,也曾長途跋涉到海南保亭礦洞時險遇野豬,不時還有吸血蟲爬上身,都是為了追尋蝙蝠蹤影。

如今,全世界的蝙蝠卻面臨浩劫。

羅波設計問卷,希望了解蝙蝠學者及愛好者過去與蝙蝠接觸的狀況,以及對中國蝙蝠保育的建議。目前蒐集八十二國、上千名蝙蝠研究者的意見,當中並無一人,因研究或觀察蝙蝠而染疫。

最親近蝙蝠的人並未染疫,新冠肺炎究竟為何大爆發?答案,很可能是人類自食惡果。

新冠肺炎
近四十年傳然病多跟動物有關
帶病毒卻不發病,直到人類靠近

回顧以往新興傳染病爆發歷程,多是人類行徑對環境造成衝擊,埋下惡根。濫墾山林、濫捕濫食、人口過度稠密集中,拉近人類與野生動物的距離,最後自食惡果,導致疾病跨物種傳播。

屏科大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副教授陳貞志指出,自八○年代人類愛滋病毒開始肆虐全球後,伊波拉、禽流感、SARS、MERS到新冠肺炎,幾乎都與野生動物相關。

科學家急於追溯新冠病毒起源,中華菊頭蝠身上帶有的冠狀病毒,最先被證實基因序列與新冠病毒相近,就此開啟各地蝙蝠的厄運。

疫情爆發以來,上海市民服務熱線不斷接獲民眾反映,家戶內有蝙蝠蹤跡。保育人員前往,在廚房或抽油煙機管道內,發現蝙蝠藏匿,其中一戶的油煙管內,清出八隻蝙蝠屍體。

印度北方的拉賈斯坦邦,當地村民迷信住家附近看到蝙蝠不吉利,加上懼怕新冠病毒散播,有上百隻果蝠集體遭村民撲殺。

台灣也有類似狀況。台灣蝙蝠學會自農曆春節迄今,幾乎每天都有人詢問,曾在一天內接到近十通電話,不少人劈頭就問,「要怎麼趕走蝙蝠?」
平時在樹上或屋簷角落的蝙蝠,與人類相安無事,「但疫情爆發,大家看到新聞就怕,」蝙蝠學會秘書長周政翰說。

全世界蝙蝠種類多達一千四百零六種,數量僅次於老鼠等囓齒類動物,為何成為眾矢之的?台灣蝙蝠學者、中原大學生物科技系副教授陳怡寧解釋,蝙蝠是唯一會飛的哺乳類動物,為維持能量飛行,蝙蝠須維持高體溫、提高代謝速度,因而活化免疫系統,使蝙蝠變得百毒不侵,帶有病毒卻不發病。

病毒殺不死的蝙蝠,卻因人類的恐懼而面臨生存危機。蝙蝠數量下降,以及後續對生態環境造成的影響,是全世界蝙蝠學者共同的擔憂。
蝙蝠是「害蟲殺手」
近年卻被妖魔化,數量銳減

「對蝙蝠來說,過去十年是一段糟糕的時光,」國際蝙蝠保育組織創辦人塔特(Merlin Tuttle),撰文探討因疫情而起的「病毒獵巫」現象。疫情出現前,全世界的蝙蝠數量已急劇下降,疫情下媒體過度渲染,使蝙蝠被妖魔化。

馬來西亞學者阿齊茲(Sheema Abdul Aziz)研究數年發現,當地蝙蝠是榴槤重要的授粉者,榴槤在東南亞每年產值達數十億美元,但如今當地民眾要求根除蝙蝠。

台灣蝙蝠種類多達三十八種,從拇指大小的東亞家蝠,到展翼達一公尺的台灣狐蝠,種類豐富。陳怡寧說,其中三十五種蝙蝠以昆蟲為食,包括蚊子、甲蟲、蛾類,以及惡名昭彰的秋行軍蟲。「害蟲殺手」蝙蝠減少,將影響生態平衡。
東亞家蝠、中華山蝠平時就棲息在城市建築縫隙、橋梁和樹洞,日落時分在公園、河流等處上空盤旋,捕食蚊子、飛蛾等夜行昆蟲,就可能是牠們的身影。

羅波提到,這些生活在城市的蝙蝠,因城市過度擴張,影響其覓食生態與昆蟲數量,加上殺蟲劑使用、重金屬污染等,都會導致蝙蝠減少。

另外,原本棲息在偏遠山區森林與洞穴的蝙蝠,因人類砍伐森林、闢建道路房舍、開發洞穴旅遊,棲地受破壞被迫離開,飛到人類闢建的農地、果園與公園,如澳洲的狐蝠、中國的棕果蝠,因此在城市現蹤。

陳怡寧也有相同觀察,棲息在洞穴內的野生蝙蝠較少與人類接觸,但隨著人為環境開發,原始森林洞穴變成農田、工廠或住宅,野生動物與人類的活動範圍慢慢重疊,接觸機會增加,也增添疾病傳播風險。

病毒從野生動物入侵人類,人類的行為是關鍵。美國生態健康聯盟(Eco Health Alliance)於二○一五年發表研究,分析一百四十多種人畜共通新興傳染病爆發的原因,包含農地利用改變、氣候變遷、國際洽商旅遊、食用野味等行為,都會導致新興傳染病爆發。其中以土地利用變化,即棲地破壞導致疫情發生的次數最多。

陳貞志舉例,九八年間發生在馬來西亞的立百病毒,造成百餘人死亡。食果蝠是立百病毒的保毒宿主,帶病毒卻不發病,原本棲息在雨林,但因棲地遭破壞,躲到周邊有果園的養豬場,病毒隨排泄物進入豬場,造成人類感染。


▲穿山甲鱗片被視為藥材,中國是最大消費市場。今年初中國已取消對穿山甲鱗片製成的藥物給付。(Getty Images)

餐桌上野味,開啟跨物種染病
中國禁賣,業者搬到社交媒體兜售

而最早被指為新冠病毒疫源地的武漢華南海鮮市場,當地疑似非法出售野味惹議,更凸顯吃野味彷彿打開潘朵拉的盒子,導致病毒跨物種傳播。

三十年來,中國雖明令禁止野生動物交易,但非法野味交易仍熱絡。今年二月《人民日報》曾披露,業者透過社交媒體影片兜售野豬、鹿、麻雀、鱷魚等,並強調活殺、新鮮、純野生,對公共衛生安全埋下隱憂。

二月二十四日,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決議「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被視為疫情以來對野味最嚴格的禁令。

科學家推測,蝙蝠可能是新冠病毒的天然宿主,而穿山甲則可能是中間宿主之一。

中國是走私穿山甲的最大消費市場。台大獸醫系副教授陳慧文說,穿山甲被製成藥材或食用,「即便最後證實(穿山甲)是中間宿主,也不足為奇。」

野生動物保護組織野生救援(Wild-Aid)二○一六年的報告顯示,過去十年超過百萬隻穿山甲被偷獵,外界認為,實際非法野生動物交易數量絕不僅於此。

吃野味帶來的風險,無法怪罪野生動物。野生動物身上帶有病原體,不像雞、豬、牛等食用肉類經過獸醫師檢疫把關。「野味市場不關,未來疾病風險還是很高,」台大公共衛生學院兼任教授金傳春直言。

陳貞志觀察,除了吃野味高風險外,非法野味市場髒亂,許多動物混養在狹小籠子內,排泄物混雜,下水道、邊溝又有鼠類跑竄,都增加疾病叢生風險。
人類、動物與環境防疫一體
生態系統不健全,疾病將一再出現

人畜共通傳染病議題日益受關注,二○一四年國際組織共同發起「全球衛生安全綱領」(Global Health Security Agenda),推動「防疫一體」(One Health)概念,整合人類、動物與環境的防疫策略。

本次新冠疫情更是反思「防疫一體」的機會。衛福部綜合規劃司副司長魏璽倫說,除了醫療衛生與防疫整備外,更凸顯對於環境生態的認知,以及跨領域整合待加強之處。

以往醫療科學研究著重於疾病治療,但病毒是如何從動物轉到人?必須從環境生態找解答,「沒有立竿見影的效果,但可治本,」郭奇芊說。

一場世紀瘟疫,間接反映出人類長期恣意破壞環境,掀起野生動物的反撲。陳貞志強調,人類、動物與環境是一體、無法分割的,因此當其中一個環節出現問題時,勢必影響其他部份。


▲埃及斑蚊多分布於南部,是傳播登革熱的主要病媒。每年入夏出現病例後,政府就派員緊急噴藥防治。(劉國泰攝)

人類與所有物種共存於地球上,沒有健全的生態系統,人類也無法健康生存,過去傳染病的發生就是最好例證,若持續忽視,未來如同新冠肺炎的疫情,只會一再重演。學習與環境生態共榮共存,才是保護人類自己最好的方法。

閱讀完整內容
天下雜誌第700期

本文摘錄自‎

新冠肺炎是蝙蝠害的?人類才是禍首

天下雜誌

2020/第70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