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全書當玩具 哈佛女孩脫貧血淚史

二○○九年六月四日, 莉茲.茉芮從哈佛大學畢業,但曾經她窮到連三明治都買不起。挺過雙親吸毒、手足分離與流落街頭,她用自己的生命故事證明:沒有什麼是不可能!

如果出生在泥坑,能成為飛上青天的天鵝嗎?人生兩條路,看你要選擇世界為你鋪好的路,還是自己的路?


▲莉茲.茉芮出版自身經歷,拍成電影,一切乍看像是奇蹟,但更重要的是她的想法與她思考問題的方式。達志

二○○九年六月四日, 莉茲.茉芮(Liz Murray)從哈佛大學畢業了,當年她入學時,連一個三明治都買不起,她被稱為「最窮哈佛女孩」。她不只窮,她活在充滿吸血蟲的泥坑,出生在一九八○年的紐約布朗克斯,這是標準的貧困區。六歲以前生活還算正常,爸爸念故事,媽媽陪她玩。小孩不懂窮,只知道爸媽愛她。

一對毒蟲爸媽 逼她早熟

六歲以後, 爸媽染上毒癮,只靠每月一百美元的社會救濟金度日。童年不見了,她反過來要照料爸媽,時不時要注意父母有沒有出意外?半夜打九一一求救是常事。

吸毒如同捲進漩渦,流進黑洞深淵。父母偶爾清醒時,會把救濟金交給莉茲和姊姊,要小孩把錢藏好。可是毒癮一發作,就要死要活逼小孩將錢交出來,為了買毒,吃喝不顧。有一回感恩節,家裡得到一隻火雞,結果媽媽把火雞拿去換錢,買毒品來解癮。有這等無良父母,小孩怎麼辦?
莉茲學會在街上翻垃圾,找食物、衣物,有時靠鄰居施捨。窮人的鄰居也是窮人,能給她一點吃用,真的是功德。吃穿能自救,那上學呢?

鄰居老太太撿來一套殘缺的《大英百科全書》,送給莉茲。她沒有玩具,沒有電視,沒有人陪她玩,她把這套破書當「玩具」、當「陪伴」翻來覆去地讀,也因此雖然她常常缺課,但考試科科拿滿分。絕的是,喜愛閱讀是爸爸傳給她的好習慣,以前爸爸常念書給她聽,鼓勵她多看書。

日子在爬行中來到十五歲,媽媽罹患愛滋病被送進醫院,爸爸付不出房租,被趕去庇護所。孩子怎麼辦?姊姊與外公同住,外公很「恐怖」,莉茲的媽媽和阿姨都被外公強姦,是的,這傢伙強姦自己的親生女兒,孫女跟他住,看來注定要走上媽媽的路。

莉茲不願意跟外公, 她寧願流落街頭。她住過少年收容所,裡面比街頭更可怕,霸凌、鬥毆、互殘是日常,她和朋友逃離收容所,跟一群街頭少年為伍,餓了偷東西吃,沒事打鬧嘻笑。樓梯間、地鐵站、公園都是她的家,天冷就整日窩在地鐵車廂,坐到收班被趕出去。

十六歲, 媽媽死了。到此,她那破碎的家,最後一個碎片被風捲入塵土。

她一直相信媽媽愛她,只要媽媽變好就會回來,現在媽媽的生命結束了,不可能回來了。她發現其實媽媽反倒像她的孩子,一直都是她在照顧媽媽,現在負擔消失了,莉茲要為自己的未來想一想。想什麼?「如果我能上學,會不會改變人生?」

她去拜訪每一所公立高中,每間學校都同情她,但都被她的經歷嚇到、拒絕收她。莉茲不放棄敲門,終於敲開雀兒喜區高中的大門,白天上學,晚上打工,兩年修完四年的課。有次學校辦「波士頓之旅」,老師帶學生參觀哈佛大學,她站在哈佛校園想著:「如果我能進哈佛,會怎樣?」

一場獎學金面試 讓她圓夢

老師跟她說, 以她的成績進哈佛沒問題,問題是學費很貴,而《紐約時報》每年會甄選學生,提供讀哈佛的獎學金,所以不是不可能!

除了成績優秀,《紐約時報》要求寫一篇關於「人生最重要的收穫和如何克服困難」的文章。那年有三千人參加選拔,莉茲入圍最後二十一人,爭取六個名額。她在面試時,對委員講述自己的人生,說完現場一片沉默,一位委員打破沉默並問道:「還有什麼事情,是妳想告訴我們的?」

莉茲脫口而出:「我真的很需要這筆錢。」大家哄堂大笑。她如願得到獎學金, 二○○○年進入哈佛大學,讀到○三年,她轉學到哥倫比亞大學,好就近照顧爸爸,○六年爸爸過世後,她又回哈佛,○九年畢業。她寫了一本暢銷書《最貧窮的哈佛女孩》,拍成電影《風雨哈佛路》(Homeless to Harvard),看書或看電影,沒有人不掉淚的!

成就莉茲的奇蹟,不是她面對的絕境,而是她的想法。她不問:「 為什麼我這麼倒楣?」而是問:「如果我能⋯⋯會怎樣?」

傷害我們的並非事情本身,而是我們對事情的想法。使我們恐懼和驚慌的,並非外在的事物,而是我們思考它的方式。

可能與不可能,只是一念之差,一念可以是出路,一念可以變高牆,全看我們習慣怎麼想!

莉茲也勸過街頭的朋友,可以像她一樣重新上學,但朋友對她說,我們屬於街頭,你也一樣,我們不可能上哈佛!所以,朋友也有分兩種,一種是出路,一種是高牆!
閱讀完整內容
今周刊第1245期

本文摘錄自‎

百科全書當玩具 哈佛女孩脫貧血淚史

今周刊

2020/第124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