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電減碳兩頭燒 風電拚併網優先

綠能還須趕進度 核電救急成選項

缺電減碳兩頭燒 風電拚「併網優先」


即使政府宣導台灣不會缺電,但在碳焦慮與缺電焦慮的雙重夾擊下,讓展綠、增氣、減煤、非核的能源政策內涵,在「後小英時代」有了調整的可能。

文/陳雅潔


▲2050淨零碳排的目標已成產業和政府的共同焦慮,核電廠何去何從也成為下屆總統大選必考題。(陳俊松/攝)

時序進入六月,家家戶戶的電費進入夏月費率,面對一年來二度調升電價,萬物齊漲,民眾憂慮今年吹冷氣的代價可能會比往年高,企業界則更擔心明後年的缺電。而各大政黨陣營間,能源政策攻防的熱度也高了起來。

核電列減碳手段國際主流

尤其有趣的是, 企業大老拋出多時卻始終得不到回應的核電議題,突然間各黨都搶著接球。除了民眾黨總統候選人柯文哲五月十九日率先喊出現役核電廠延役的主張,原來堅持二○二五非核家園政策的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也在五月二十八日提出「將已停機的核能機組,維持未來緊急使用的可能,相關單位正在規畫中」一說,引起譁然。

隔日,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也表態「核能是能源政策選項」,而且面對各界質疑新北市對核一、核二廠的核廢料乾貯設施卡了十年,分明就是「卡核」,侯友宜第二天又再次強調「從來沒有反對過核電」。

事實上,近年來除了台灣因執政黨的反核神主牌,讓核電廠存廢問題幾乎沒有討論空間,國際間對於核電的態度早已有了大轉變。從二○一一年日本大地震釀成福島核災,讓全球反核聲浪達到顛峰,十多年來歷經極端氣候災害、缺電及斷電的經濟衝擊,尤其俄烏戰爭開打造成的全球能源危機,將核電列為減碳手段,已經成為國際主流。

除了德國依計畫已進入零核時代,美、英、法卻是相繼宣布新建新世代核電廠的計畫。美國總統拜登於二一年簽署的《基礎設施投資法案》,更提供六十億美元協助現有核電廠的延役工作,以及投資先進的核能技術。

至於日本也走出核災陰霾,二二年八月決定重啟閒置核電廠,並於二三年二月修法、五月三十一日獲參議院通過,將核電廠營運年限由原來的四十年延長至六十年,以確保綠能轉型期間的電力供應。

在台電的核二廠二號機於今年三月十五日停機,進入除役程序後,台灣的核電目前僅剩一座核三廠維持運轉,但是二部合計一九○萬KW(千瓦)的機組,依法已經超出申請延役的期限,必須相繼於二四年與二五年除役。

偏偏在供應鏈調整趨勢下,二年前大手筆返台投資的製造業,將在二四年出現投產潮,其中不乏耗電量極高的半導體廠。另一方面,各國要求淨零碳排的壓力也日益增加,歐盟的碳邊境調整機制今年十月就上路,明年則有美國的碳關稅計畫開徵,台灣本身也要開始實施碳費。


台電掛保證企業界不放心

企業界在缺電焦慮與碳焦慮的雙重夾擊下,核電問題早就炸鍋,成了年底大選必考題,三黨候選人也都有心應戰。政界人士透露,當身兼民進黨智庫「新境界文教基金會」副董事長的和碩董事長童子賢,率先跳出來呼籲政府重啟核一、核二,看似挑戰政策,卻也為「後小英政權」的能源轉型路線開啟調整空間。

依據經濟部能源局規畫,為了在三○年達到減碳二四%的目標,預計於二四年與二五年除役的大型發電機組裝置容量,合計達六○二.四萬KW;到二六年又有一六五萬KW退場,這期間要持續穩定供電,燃氣機組與再生能源的裝置容量能否達標至為關鍵。

雖然台電和經濟部一再強調不會缺電,台電代理董事長曾文生近期還親自錄製影片,指出截至三○年,用電約成長七百萬KW,但不計再生能源的成長,新增的燃氣機組就淨增加九一○萬KW,且每一年的備用容量率都可以維持在一○%以上,企業界仍然無法放心。

某製造業廠商分析,以未來七年的總量來看,確實是新增容量多於除役容量,「這就像是告訴你一家公司未來七年賺的錢加起來會比花的錢多,或是說每一年的收入都可以大於支出,問題是現金每天都在流動,只要有一天軋不過來,就會跳票。」而且企業資金周轉不靈,還可以向融資的銀行要求展延,台電能向誰討價還價?「最後又是叫廠商自己想辦法。」

對照能源局最新公告的長期電源開發計畫,便不難明白廠商的擔憂。預計今年六月開始供電的大潭八號機,其實原訂去年九月就該運轉,「現在景氣不好、出口變差,用電量下來,算是不幸中的幸運。」

核電機組延役未必不可能

此外,大潭的七號、九號機原規畫今明兩年併網,因為中油的第三天然氣接收站工程延遲,現在預估要到二五年六月才有氣可以發電。五月底,基隆市政府突然宣布廢止協和電廠更新改建計畫的同意函,又讓預計二七、二八年加入電網的合計二六○萬KW出現變數。

而在經濟部的規畫中,台電還預計將原為燃煤的興達電廠一號機,改為五十萬KW的生質能機組,希望能在今年八月通過環評、十月動工,並於二六年商轉。但依據台電五月下旬發布的最新年報,這項經費高達二二七億元的計畫,目前仍在可行性研究報告辦理的階段,就算立院預算不卡關、環評一路開綠燈、工程採購發包驗收都一次到位,預計完工日期也要到二七年底了。

據悉, 在綠電的設置進度落後,讓原訂於二五年達成發電占比二○%的目標跳票,不得不下修至一五%後,政府雖然台面上堅持樂觀,台面下已悄悄調整相關措施。除了思考修訂相關辦法,讓核電機組的延役或備用,已從不可能變為可能;據離岸風電業者私下透露,原來堅持的國產化比率,也自去年第三季起,在「併網優先」的考量下多了一些空間,「先允許專案進口,務求趕快完工,等併網後再討論罰則。畢竟能源政策攸關經濟民生,裡子比面子重要吧!」 閱讀完整內容
《財訊》2023/6月 第687期

本文摘錄自‎

缺電減碳兩頭燒 風電拚併網優先

《財訊》

2023/6月 第68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