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背後撐腰 台廠遭蠶食鯨吞

在蘋果扶植下,近年來中國供應鏈逐年壯大,與台廠不只在中國競爭,也延伸到海外市場。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公司是立訊,動作最大者則是聞泰,其後續發展值得關注。

立訊
營收獲利雙成長 從中國擴到越南代工規模直逼和碩


▲取自tim cook 微博

立訊 Profile
董事長:王來春(後排右)
創立:2004年
財報:2021年營收1539.4億元人民幣、淨利78.2億元人民幣
主要業務:消費電子產品組裝、通信產品製造、汽車產品製造


在蘋果扶植下,中國蘋果供應鏈逐年壯大,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公司,就是立訊。去年立訊首次接下組裝iPhone 的生意,今年歷經俄烏戰爭、通膨、封城的考驗,上半年仍交出一張營收年成長七成,獲利成長二成的成績單,淨利率約為五%,在中國蘋果供應鏈的表現相對突出。同樣是中國蘋果供應商,藍思科技也想搶下iPhone 組裝生意,高價從可成手中買下iPhone 金屬機殼製造生意,但今年上半年,藍思不但營收較去年下滑一○%,並且由盈轉虧。

過去,蘋果供應鏈組裝廠,是只有鴻海、和碩等台廠才能做的生意。表面上看,組裝廠做的是「毛三到四」(毛利率三至四%),利潤微薄的生意,但組裝廠可說是「工頭」的角色,不僅能提早跟「設計師」蘋果一起討論未來的產品設計,還有機會選擇製造手機的關鍵零組件。如果能把自己生產的關鍵零組件放進iPhone,毛利就會大幅提升,這是立訊大力搶進組裝訂單的原因。

便宜搶單有好康 挹注毛利

一位分析師透露,蘋果會向供應商提供資金和技術支援,但生產線不只要單獨為蘋果而設,設備和相關軟體所有權都屬於蘋果,連清查資產都得由蘋果專人負責。蘋果要求整個過程中所有資訊必須透明,以便清楚掌控,然後再留下一定的利潤給供應商。

簡單地說,供應商能拿多少訂單、成長多少,還是掌握在蘋果的手中,立訊上半年營收能夠高成長,多少也代表蘋果當下對立訊的態度;至少上半年的營收高成長率,顯示蘋果仍有意繼續扶植立訊。

雖然,立訊今年主要負責平價版iPhone 和AirPods 製造,生產的比率也只是一小部分,規模和鴻海、和碩等台商組裝廠有相當差距。以上半年數字來看,立訊的營收約合新台幣三六八八億元,鴻海為二.九兆元,是立訊八倍;和碩上半年的營收為六○七五億元,則是立訊的一.六倍。

但是,在中國國家補助下,立訊規模正在快速擴大。上半年來自中國政府專項補助、研發補助款,穩崗補貼等補貼收入,計入當期收益的至少有二.五億元人民幣,占今年上半年淨利潤約六.六%,這還不包括中國提供的稅率優惠,以及提供擴廠土地所帶來的競爭優勢。

在中國政府和蘋果的加持下,目前立訊正在中國和越南等十二個不同地點加速擴廠,在印度也設有分公司,為蘋果做加工製造。如果立訊未來一年營收再創下年成長七成的成績,明年營收規模將會更接近和碩。

稅率調升 陸廠出走有難度

當然,即使立訊營收有望持續衝高,但能拿到多少利潤,還是要看蘋果的臉色。今年上半年,立訊的消費性電子營收占比高達八三.九%,立訊在報告中也坦言「客戶集中度相對較高」,如果大客戶成長不如預期,將會受到衝擊。因此,立訊一面希望增加不同產品線和客戶,一面大力發展電動車,和中國奇瑞汽車等公司合作,為旗下的精密零組件尋找出海口,但是,難以找到能取代蘋果的大客戶。

在蘋果兩套供應鏈的政策下,台商的蘋果供應鏈已然移向全球,中國供應鏈則仍以中國為主,「跨出中國,對陸廠的經營能力才是真正的考驗」一位台商觀察,出國之後,立訊適用的稅率會從一三%,躍升為二○%,到印度更高達二五%,對中國廠商而言,走出中國並不容易。

聞泰
靠借殼併購壯大 蛇吞象戰略挑戰愈來愈大


▲取自聞泰官網

聞泰 Profile
董事長:張學政(中)
創立:2006年
財報:2021年營收527.2億元人民幣、淨利26.1億元人民幣
主要業務: 功率半導體製造、電子產品代工、光學模組製造


今年八月,業界傳出,繼立訊之後,中國聞泰科技將拿下蘋果筆記型電腦Macbook Air 的組裝業務,過去,這項業務一直是廣達和鴻海等台廠的天下。

聞泰發展電子產品組裝業務已有十六年歷史,和龍旗、華勤並列為去年全球手機ODM廠出貨量前三名,三星的筆電、手機都是由聞泰代工,聞泰也是中國手機ODM廠唯一上市的公司。

聞泰靠勞力密集的組裝服務起家,近年卻跨入半導體和光學等高階零組件市場,他們的野心,是要做一家從IC設計、晶圓製造、封裝測試到製造筆記型電腦、汽車電子等產品產業鏈,從頭到尾都能掌握的公司。

過程中,聞泰不斷利用資本市場「以小博大」。二○一六年,先透過借殼入主中茵股份在中國上市;一八年,啟動更大膽的計畫,併購市值高達二五二億元人民幣的安世半導體。聞泰當時的市值只有安世估值的六成,而且,當時安世已被中國的建廣集團等國有資本收購,聞泰不只是蛇吞象,還得擺平各方利益。大陸媒體觀察,聞泰透過引進投資人和發行新股,只投入少許資金,就完成當時A股有史以來最大的半導體併購交易。

安世原本是飛利浦半導體的標準產品事業部,總部位於荷蘭,並在德國漢堡、英國曼徹斯特等地設有晶圓廠,旗下生產多種車用和消費產品所用的二極體、保護元件和電源管理元件。這場併購結束後,聞泰市值在一年內,從不到兩百億元人民幣,一度超過一千八百億元人民幣。去年,聞泰還收購歐菲光旗下廣州德爾塔公司百分之百股權,這家公司前身是索尼在中國華南的生產基地,是歐菲光打入蘋果供應鏈的關鍵,聞泰因此切入光學產業。

聞泰靠併購,從組裝跨入高價的關鍵零組件,眼看即將打入蘋果供應鏈,但一場新的危機已經浮現,英國政府近期可能否決聞泰併購英國最大晶片製造商Newport Wafer Fab 的要求。聞泰蛇吞象的獲利方程式能否持續,在美中科技戰背景下,恐怕難度愈來愈高。 閱讀完整內容
《財訊》2022/9月 第668期

本文摘錄自‎

蘋果背後撐腰 台廠遭蠶食鯨吞

《財訊》

2022/9月 第66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