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菁英 「用腳投票」會落腳台灣? 【封面故事-新新聞】

英國BNO計畫熱門,台灣地緣政治風險高

八月底中國海警在微博公告,廣東海警局在中國海域查獲十二名想偷渡前往台灣高雄的香港青年,其中包括曾被港警以《港區國安法》拘捕的抗爭團體「香港故事」成員李宇軒。這些港青被捕後遭拘禁在廣東深圳市鹽田看守所。

這個新聞讓不少台灣人驚覺,原來台灣已成為港人的「自由燈塔」。
從反送中以來,陸續有參與抗爭的香港青年來台灣避禍。《港區國安法》實施後, 港人對未來更悲觀,參與抗爭的青年、商業菁英、學術文化工作者,越來越多港人「用腳投票」,「大江大海」式的移民故事各自指向世界不同角落。

這些香港人帶著香港集體記憶到海外,可能在尋找一個可以安身立命的長久居所,也可能在等待適當時機重新建構香港。在新的香港移民潮中,台灣又有哪些誘因與利基吸引香港專業菁英來台?

這波港人出逃對台灣而言,既有救援被壓迫者的人道責任,也是吸納人才的好機會。台灣得審慎面對香港人的用腳投票。

◎謝弘一


▲英國放寬英國國民海外護照移民門檻後,移民英國成全港熱議話題。

英國放寬英國國民海外護照移民門檻後,移民英國成全港熱議話題。

香港政府不斷用《港區國安法》拘捕傳媒老闆、泛民主派議員及意見領袖,推出「健康碼」將港人資料送中之際,具財力資產、年幼子女的香港菁英階層不是上街遊行,而是「用腳投票」紛紛移居他國,寧願移民展開新生活,也不做中共霸權下的順民。

觀察過去半年中共治港政策,香港瀰漫「留島不留人」的氣氛,港府強力施行《港區國安法》、延後立法會選舉一年、把「三權分立」概念改寫為「分工」,不顧持「異見」的港人,只要換上實行中共旨意的代理人。

一國兩制是同一湯底的鴛鴦鍋

香港移民的第一波浪潮已然浮現。「移民」是坊間主流的生活話題,美聯移民顧問公司上月公布「英國放寬BNO(英國國民海外護照)後港人移民及海外置業意向調查」發現,有達五四%的受訪者表示有意於三至十年內離港移居海外。

香港上一次的移民潮發生在一九九○年代,據香港統計處「香港的發展(一九六七︱二○○七)」引述了保安局就移居外地人數的統計指出,當年移民潮主要集中於九○至九四年間,每年大約五萬至六萬多人。尤其八九年六四事件後,連續五年移民高峰,之後才趨緩。

但在三十年後的今天,社會節奏已然加速,不少港人預見二○二一年暑假會有大量港人往海外定居,有年輕家庭開始行動,在疫情稍緩後就移居他國。

Agnes及Jason兩夫婦為金融業界菁英。Jason在九七回歸前父母取得居英權(即英國護照),他曾在英國讀書及工作十年,認識了也在英念大學的Agnes,兩人決定在港生活。但因兩個兒子參加反送中遊行,於是決定八月移居英國倫敦。

Jason坦言,去年六月帶兩兒子去遊行,背囊內只是帶零嘴、風扇、替換的上衣等,還會拍照,不料幾個月後已然丕變,「(遊行)當然不能帶子女,連上街、戴口罩都會犯法。」十歲的大兒子每到傍晚,「每隔十五分鐘便來電問(爸爸)何時回家,兒子其實反映了內心恐懼。」
Jason對香港社會充滿無力感,心想「不能在港生活下去,這種生活很痛苦,太多恐懼」,去年九月決定全家移居英國。今年初兩個兒子錄取英國學校,決定今年離港。Jason亦獲公司安排轉到倫敦辦事處工作,一切火速進行。甚至今年中也賣了香港的房子,太太Agnes說:「賣樓其實也是對香港未來投下不信任票。」

Agnes以「打邊爐」(火鍋)比喻,「一國兩制」是一個「鴛鴦鍋湯底」,隨著時間,辣的那邊湯底終究會混進另一邊清湯,變成同一湯底,對於香港現今發展,「理性點看,是悲傷,也是難以避免。」令人感傷的是,Agnes父親在文革時因地主身分被批鬥至家破人亡,逃難來港重頭開始,沒想到下一代還要再逃亡,「好像一個難以逃避的宿命」。
移居台灣的地緣政治風險過高

除了金融業菁英,IT人士劉先生打算明年離港,而他對移居地的選擇反映出移民者的趨勢。

自反送中運動以來,港人提及移民熱門地,除了傳統的美國、加拿大、澳洲外,一開始是馬來西亞最熱,根據該國「第二家園計畫」,只要投資九十萬港元存款,可取得十年居留證;其次是投資移民資金門檻較低、限制較少的葡萄牙,以及台灣。香港國際關係學者沈旭暉曾提及辦理移民葡萄牙,提倡港人在海外建「新香港」。

自主經營網頁及app設計工作的劉先生表示,一四年雨傘運動後已規畫與妻子一起移居海外,「(想要)離開,當然是因為政治原因,對香港的未來,我是很悲觀的。」

劉先生說,對香港政府不抱任何期望,原計畫在二○年東京奧運前離開香港,以便從事日本旅遊相關生意,但疫情打亂計畫。目的地亦曾想過台灣,但因擔心中共武力攻台而擱置,「台灣地緣政治較危險,如果有天中共攻打台灣,又要再走?」

劉先生說,身邊不少在外資公司工作的朋友,有提及公司只會經營到年底便結束香港辦事處,他預估香港制度、教育、道德水平都會走下坡,留港只會做大陸人下的「二等公民」,故自從英國開啟BNO移民計畫後,便決定移居英倫,計畫出售香港三個物業的其中兩個,籌備資金在明年中出發。

他表示,IT工作的可移居彈性較高,現有合作夥伴居住在美加和巴西,希望移居後繼續從事IT工作,但也學習廚藝課程,以便多一技在身。

劉先生說,他對香港感到不捨,「擔心留港的中學生及大學生未來找不到工作,沒有機會。」他認為香港未來「連上海都不如」,可能只是一個廣東省的內地城巿。


▲不少香港菁英階層對港府已不抱任何期望,寧願移民海外展開新生活。

反送中青年留港「存在即抗爭」

中年專業人士紛紛求去,至於反送中運動中擔當主要角色的香港青年,雖然有人想離港,但不像中年人那麼普遍。「 移民, 就是終結( 與香港的連繫);去年熱切投入(反送中)運動的朋友,傾向不走,越投入的,越不想走。」本身為博士生的Alvis,在澳門出生,在港讀大學後取得香港永久居民身分,她稱現仍傾向留在香港。

留下的原因:一是不想丟下(在運動中)已付出(代價)的一班人;二是情感因素,怎麼可以中共要我走,我就走,我反而要留在香港給你「篤眼篤鼻」(看了刺眼)。Alvis覺得留港是「存在就是抗爭」,希望五年後仍在香港。

據Alvis觀察,有年輕情侶因對移民有不同想法,分手收場;一些本身不太熱切關心政治的朋友、家境中上者,為更安全安穩的生活選擇跟家人移民;家境一般的想去台灣,「覺得能與香港有較多聯繫,加上移民台灣成本較低,合乎經濟考慮。」


▲憂國安法持續侵蝕香港自治,大批港人在快遞公司外排隊寄交申請BNO的文件。

劉進圖:「不論去留,保存香港」

香港未來將上演「大江大海」式的移民家庭故事。在港人移民討論區中,有人坦言只有十多萬港元身家(家當)也要走。英國明年一月起接受申請持有BNO的港人及其家人居住滿六年便可申請為英國公民及永久居英權,預估將促使上萬港人湧入英國生活。

反送中運動塑造「香港人」身分認同,每年移居海外的人數預計將由數千變數以萬計。香港資深媒體人劉進圖提及一個「不論去留,保存香港」的概念,列出十點:無論移民與否,每個人要努力保留香港的語言、文字、集體回憶及歷史等,等待適當時機重新建構香港。

閱讀完整內容
新新聞1749期

本文摘錄自‎

香港菁英 「用腳投票」會落腳台灣?

新新聞

2020/第174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