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大學課堂,盤點四大亂象
為培育具國際競爭力和全球視野的優秀人才,教育部推出「大專校院學生雙語化學習計畫」。從2021年雙語計畫推行以來,台灣高教內部產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台大副校長丁詩同甚至以「教學的文藝復興」,來形容雙語教育掀起的革新改變。 本期《遠見》團隊直擊大學雙語教育現場,檢視推行現況,並盤點系所、教師、學生分別該如何調整,才能摸索出台灣適用的「雙語模式」。另外,也從特色學校、國際趨勢、AI科技以及企業需求等面向切入,全方位眺望台灣高教雙語教育的未來方向。 企劃/李加祈、吳季柔 撰文/李加祈 責任編輯/曾美鳳 責任美編/杜軍儀秋風颯爽的大學校園,學生熙來攘往穿梭其間,趕赴下一堂課或下一個約會。校園景象一如以往,卻已悄悄掀起一場「語言」教學革命。 《遠見》記者踏入一家台灣頂大的管理學院課程,一半以上的學生是外籍臉孔,老師講述和學生分組討論皆以英語進行,跨文化溝通如此自然流暢。 鏡頭一轉,來到護理系大二課程,同學們低頭專注於桌上的紙筆測驗,密密麻麻全是英語題目,卻難不倒學生,全班都在時限內完成作答。接下來,進入實作環節,卻是另外一番景象。 「I feel so bad. Ask me questions!」十幾位學生圍著助教,任務是以英語詢問疾病史。扮演病人的助教急切要求學生問問題,學生們卻面面相覷,焦慮得不知如何開口,忍不住比手畫腳起來。歡迎來到雙語教育的多重宇宙! 這並非虛擬遊戲的場景,而是真實發生於某頂大的全英語授課(English as a Medium of Instruction,EMI)現況。各大學、各系所的英語授課課堂,呈現截然不同場景,凸顯台灣高教推動雙語教育的複雜現況,以及多重挑戰。
產業國際化,雙語人才需求提升
其實雙語教育並不是近年才橫空出現。早在十年前,現任總統賴清德擔任台南市長時就端出「提升英語力」的十年計畫,要將台南打造為「雙語城市」,將英語變成第二官方語言。2018年賴清德出任閣揆時,行政院提出「2030年雙語國家政策發展藍圖」。隨著國際交流需求提升,國發會在2021年正式推出「2030雙語國家政策」,後更名為「2030雙語政策」,以「厚植國人英語力」與「提升國家競爭力」為兩大目標。 呼應產業人才需求,教育部也在2021年推動「大專校院學生雙語化學習計畫」(以下稱雙語計畫),以強化學生英語能力,培養具備全球視野的優秀人才,同時提升台灣高等教育的國際競爭力。截至2024年,雙語計畫第二階段共核定7所重點培育大學、45個重點培育學院,以及31間普及提升學校。 亂象1》教英語?教專業?EMI課程定位不明教育部高教司司長廖高賢表示,在高教階段,雙語計畫以逐步推動EMI課程的方式進行。2021年,雙語計畫推動後,大學的EMI課程數量確實大幅成長,台大112學年度EMI課增加到1905門,成長率超過50%;成大112學年度也增開到1200門EMI。 然而,大學推行EMI課程的現場,卻仍有許多亂象。首先引發困惑的,就是EMI到底是要教英語?還是教專業?光是其中一項,對學生就有極大挑戰,何況要用英語來教導專業,學生會不會愈聽愈糊塗,影響大學生「專業知識」學習成效? 翻開教育部對EMI課程定義,指的是在英語非母語的教育機構內,提供的學習課程,其內容傳遞、師生互動、學習教材、成果展示與評量,都要100%使用英語。特定情況下,學生互動可使用中文,但教師仍應確保至少70%的班級溝通是以英語進行。 「但70%要如何認定?70%就能確保良好的雙語教學品質嗎?」臺師大師培學院院長林子斌表示,良性互動的雙語課堂應該彈性調整中文與英語比例,並以專業知識的教導為核心,「高教雙語不是『教英語』,應將英語當作專業溝通的『工具』。」 若系所的必修課要開EMI課程,會同時開出英語、中文兩種版本,雙軌並行。林子斌觀察,通常外語學習動機較強的同學會選全英語授課版本,課堂參與意願也高,只要課程設計合乎學生需求。 但問題就在於,EMI的開課邏輯混亂,老師不清楚為何而開課,學生也不懂這堂課為何要特別用英語授課。 之前就傳出,某間頂大護理系教授臨危授命,被通知要將原先的身體檢查評估課改成EMI教學,系辦公室的理由是:這門課不是國考科目,所以可以優先推動EMI。該名老師一臉無奈地說:「但我們在醫院遇到的病人大部分講中文啊!」老師本身缺乏臨床使用英語問診的知識與經驗,自然無法教導學生如何進行。勉強推行的結果是,整堂實作課在一片卡頓、空白中度過。 亂象2》師資臨危受命,培訓不足 不只系所單位要確認國際化目標,並謹慎選擇EMI課程,「教師增能」也是推行EMI的一大挑戰。成大外語中心主任、大學雙語教師專業發展中心計畫主持人鄒文莉提到,許多大學老師聽到EMI課程壓力都很大。她曾經詢問參與EMI師培課程的老師:「想到EMI,你想到什麼?」答案不外乎:講英文、好難、學生聽不懂,甚至有老師直接回答「完蛋了」。可見面對EMI課程,授課的大學老師,也有不小的恐懼和壓力。 鄒文莉指出,若老師沒有受過訓練就開設EMI,「才真的是場災難!」目前教育部設有六間EMI教學資源中心,為EMI教師和助教增能。 清大資工系教授張俊盛曾參與EMI師培課程,他認為EMI師培對教學觀念的翻轉有幫助,「但理工科很難落實,」張俊盛舉例,資工系的基礎課程常常百人起跳,「200人的課程真的很難分組討論。」 張俊盛也認為,基礎學科知識要解釋抽象概念,因此,課程多半是單向講述,很難跟學生互動。不只張俊盛,臺科大電機系教授陳筱青也有相同挑戰。當她以英語教授電機系大二的「電子學」課程,因為牽涉很多原理概念,「在理論課,英語講授確實比較會影響學生理解狀況。」因此,同學多半找下課時間,再以中文自行向老師或助教提問。 因此,陳筱青改成在課前提供「中文講授」的課程影片,讓學生可以課前預習,也會在課後上傳當週EMI課程錄影,讓學生可以課後複習。 EMI師培內容的重點,究竟是什麼?台大EMI教學資源中心組長、公衛學院副教授李婉甄強調,EMI師資培訓不是把課程翻譯成英語,「而是整體教學法的轉變。」因為EMI教學不只是講英語,還要促進學生有效學習,而台大心理系教授周珮雯就是一個正面案例。 周珮雯分享,她剛回到台灣後,發現跟在美國授課不同,畢竟台大多數學生不是英語母語者,「其實要做不少調整。」首先,周珮雯發現要放慢講述語速,並增加討論環節,對台灣學生來說比較能吸收知識、參與課堂。案例說明也要融入台灣在地「哏」,較能引起學生共鳴。
亂象3》程度落差大,沒有前測無法因材施教 不僅教師,對學生來說,EMI課程也是一大挑戰。每次開學前,周珮雯都會收到學生寄email詢問:「老師,我英文不好,可以修EMI課嗎?」甚至有學生直接問:「我托福考多少分,這樣可以上這門課嗎?」 學生的擔憂並非空穴來風,背後反映的是英語能力落差大,但又缺乏一致性的課前測驗來衡量能力,使得老師根本無從「因材施教」。 之前教育部透過跨校的英語能力測驗,曾建議英語程度達CEFR B2中高級者,較適合接受EMI課程。但現實是,各校學生的英語能力落差極大,真的有能力參與全英語授課者,比例遠比想像低。 就有統籌EMI課程的教授指出,曾有英語測驗成績顯示,台大學生在大二階段英語成績達到B2者約四成、臺師大接近兩成,但某國立中字輩大學達B2等級者僅只有1%!更遑論不以基礎文科為核心的技職大學,恐多半無法以全英語上專業課程。 對此,各大學只能各出奇招因應。例如,成大曾針對修習EMI課程的學生,進行期末調查。問卷結果顯示,有超六成學生認為,EMI課程最需要支援的項目是:專有名詞解釋難以理解。 因此成大規劃培育更多EMI教學助理、匯整專有名詞手冊、納入產業實務學習等方式。 「學生太害怕EMI了,」臺科大雙語中心執行長、人文社會學院院長洪紹挺觀察,由於高職階段英語課時數本來就比普通高中少,技職體系學生對英語的恐懼和排斥也相對更大。 「但產業渴求雙語專業人才,」臺科大校長顏家鈺堅持技職體系也需要推雙語,在新生入學前的暑假,開設「EMI學術英語先修班」,讓新生先適應EMI課堂,開學後較能順利銜接EMI課程。但顏家鈺也強調,銜接課程數量不宜過多,畢竟「大學又不是英語補習班。」 亂象4》想學新加坡,卻沒有統一的政策標準 雙語教育並不是台灣獨有的政策,全球許多國家正從教育著手,增強人才國際競爭力。像是鄰近的日本、韓國、中國、越南等國,皆在推行EMI課程,而亞洲也有標竿級的雙語國家─新加坡。 「台灣不能學新加坡,學不來啦!」曾任教於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的林子斌指出,新加坡有百年的英國殖民史,又是多族群組成的國家,有確立英語為通用語的迫切需求。 南洋理工大學國立教育學院語言學暨語言教育研究院教授吳英成表示,新加坡當初在推行雙語政策時,力道相當強硬,甚至不惜在短時間內,直接關閉一所華語(中文)大學,「台灣不可能複製別國,必須摸索出一套自己的雙語模式。」 其實新加坡的高教是走精英路線,只約30%人可以進大學,全英語授課相對比幾乎全員念大學的台灣容易。新加坡推行雙語有強硬手段,且政策從小學到大學一以貫之;反觀台灣雙語高教現場卻多頭馬車,光是EMI資源中心就有六個,教學與測驗方案都各成一套系統。 此外,雙語教育要成功推行,「必須花時間等。」林子斌坦言,新加坡在1965年獨立,直到1987年才讓所有學校雙語化。台灣2018年頒布政策,就說2030年要做到,「我真的嚇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