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ard「超車」PTT的三大祕密
匿名論壇板塊大挪移,搶占滲透率
台灣匿名網路論壇兩強,批踢踢實業坊(PTT)和Dcard,勢力的消長耐人尋味。
一年半前,暫避網軍風波而關閉新帳號申請註冊的PTT,今年3月4日終於重新開放,不過僅限台大網域信箱。
悄悄地,在PTT暫停帳號申請的2019年間,大學生匿名論壇Dcard異軍突起「超車」PTT。監測全球網站的Alexa排名顯示,Dcard以全台第14名之姿,超越老前輩PTT的第22名。
文╱毛凱恩
雖然同是台大學生創辦的匿名論壇,但兩者的經營模式天差地遠。Dcard能持續保持社群熱度,甚至領先PTT的秘密是什麼?
1〉互動性高,交友速配
PTT主要功能為提供論壇服務,至於其他如許願後要兌現的「祭品文」等社群活動,則屬鄉民(PTT網友自稱)自主發起。
反觀Dcard卻多走一步,拓展其他功能深化社群互動。
長期研究網路趨勢的i-Buzz網路口碑研究中心觀察到,比起PTT,Dcard更有交友軟體的性質,用戶可以透過每天午夜12點的「抽卡」來與本校、外校同學配對,對年輕人很有吸引力。
2〉深度匿名,不擔心曝光
此外,雖然兩個論壇都號稱匿名,但其實PTT與Dcard的匿名程度不一,也會影響用戶的社群參與意願。
資深鄉民A先生表示,PTT其實只能算是「半匿名」,用戶不管是遭管理員處罰紀錄、IP、發文紀錄,都能被「肉搜」查出,有時就被鄉民拿出來嘲笑。
A先生提到,他曾看過某人在PTT上發表炫耀跑車的文章,結果被鄉民翻找出同一名發文者過去的一篇文章,主旨竟是詢問「修理Nissan March擋風玻璃費用是否合理」,引來鄉民訕笑。
Dcard卻是嚴格確保用戶的真實身分,不得以任何方式揭露。
Dcard行銷與營運經理鄭雅婷指出,Dcard的發言環境令人安心,用戶若想要討論關於人際、情感、性別等敏感議題,也會得益於Dcard的高度匿名性。
閱讀完整內容
3〉介面、功能不斷更新
PTT並非營利組織,而各版版主也是利用正職之外的時間管理、維護,因此升級更新的速度稍顯緩慢。
PTT、Dcard用戶湯尼(化名)就指出,他使用PTT超過六年,但介面沒有什麼改變。雖然自己是PTT愛用者,但比起PTT背景一片黑,一般人也會覺得Dcard的介面設計比較討喜。
不只是外觀好看,Dcard團隊也全心投入介面與功能的更新,除了抽卡外,在增版、介面改版、推出新功能上,動作頻頻。
例如Dcard搭上電商商機,去年在社群論壇的基礎之上開設具團購性質的「好物研究室」,既開發用戶潛在需求也提升了社群黏著度。
Dcard總監林懷宇表示,Dcard每個新設計都有主打的使用者,並且透過與版主的意見交換及各類質、量化研究來提升使用者體驗。
「已知用火」「這我一定吉」等PTT「專業術語」,是PTT文化的重要支柱之一,鄉民以共享這些次文化用語為樂。不過,這也可能對新使用者造成障礙。湯尼就指出,這些PTT用詞都有典故,對新手來說比較難適應。
P T T網友回覆風格辛辣,反串、諷刺是基本款,鄉民彼此也曾因為政治、性別議題的口角,引爆大規模線上口水戰,驚動管理員出馬平息。
湯尼提到,他自己喜歡PTT誠實、直接的回覆風格,但確實也是PTT對新使用者比較不友善之處。反而是湯尼觀察到Dcard的發文、留言總是十分和諧。
Dca rd社群經理吳詠馨則表示,Dcard上若是有不理性的攻擊性言論,版主就會立即去溝通、處理,而內部也有一套回應檢舉的流程,以避免糾紛衍生成群眾霸凌。
PTT儘管已發展成熟,但卻深陷於「龐大輿論影響力/網軍橫行」「獨特的次文化/新用戶的不適應」兩大矛盾之中。
i-Buzz網路口碑研究中心就指出,PTT版塊分類明顯,培養出如「四叉貓」「骨科大大」等專業領域紅人,不過另一方面,PTT也有進入門檻高、目前使用者的年齡已偏向中年等狀況。
開發新話題,黏住用戶
而Dcard比起老前輩PTT,歲數只有一半不到,但也即將在明年邁入10歲大關,在競爭激烈的網路世界中早稱不上「年輕」,如何因應時勢如何調整,也是必須思考的問題。
例如Dcard雖然只開放大專院校生註冊,但一路走來許多早期用戶也已出社會、成家立業,話題範圍不斷加大。對此鄭雅婷指出,團隊觀察到時事、工作、居家議題逐漸增加,因此也因應潮流增版。
i-Buzz網路口碑研究中心卻認為,用戶年齡差距大反而是機會。因為受眾分布廣、話題日漸多元,便能增加平台影響力。不過,前提是要留住資深用戶,把Dcard打造成一個對人生各階段皆友善的平台。
經過經營者、用戶長時間的澆灌,Dcard與PTT都已成長成台灣社會一股不容忽視的力量。站在發展十字路口前的他們,一舉一動都額外引人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