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下成功標籤,如何成為自己?


與孩子閱讀蜜雪兒・歐巴馬《成為這樣的我》,

我們欣賞作者總是擁有「顛覆傳統」的見識;

雖然「成為自己」不是容易的事,

但可以先從「不被成功標籤禁錮」開始。

經過十幾個小時驚心劇痛的生產過程,躺在產檯上第一次抱到剛溜出產道的女兒時,我真的嚇壞了,不敢相信眼前這陌生、脆弱、細幼的小生命從此將加入我人生的下半場,一切都沒有回頭的餘地。此後我只能以媽媽的角色,抱著她往前走,與其說喜悅,毋寧說我內心充塞著更多的惶恐,我當媽媽了,但是我並不知道怎麼當媽媽哪。

知道自己育兒的經驗值是零,要把一個人養活、養重、養大、養好,這方面我什麼都不會,什麼都不懂。「養大一個人」是如此漫長且責任重大的工程,為了讓自己少犯點錯、減少胡亂摸索的時間,我決定開啟「書呆子養育小孩」模式,凡有任何不懂,就試著從書裡找答案參考,不論是專家學者的理論研究或是素人母親的心路歷程,我都讀得津津有味。大量讀書稍稍緩解我在育兒路上的緊張與惶惑,孩子成長的每一年都在變化,孩子每一年都帶給我新的挑戰,這將近二十年的育兒時光,我是藉由讀書和雙手的實作,來學習如何當兩個孩子的母親。

今年初和美國同步出版的《成為這樣的我》,雖然是蜜雪兒.歐巴馬(Michelle Obama)的個人回憶錄,並非所謂的「教養指南」工具書,但讀書偏雜食性的我,在這本書裡,捕捉到許多我認為可以分享給兩個未成年女兒的可貴靈思。

你可曾注意到卸下美國第一夫人身分的蜜雪兒.歐巴馬,她的人生回憶錄《成為這樣的我》,版稅高達美金六千三百萬?這是一個非常驚人的數字,金額遠遠超過柯林頓夫婦自傳達三倍以上。有史以來從未曾有過第一夫人的書,引起全球出版界如此大的騷動,全球讀者為什麼對黑奴後代出身、曾被媒體妖魔化「不愛國但愛生氣的黑人女性」蜜雪兒.歐巴馬的人生故事,有這麼高的興趣與期待?

她是誰?

為什麼她可以突破長久以來第一夫人保守的典型樣貌,活在歐巴馬的盛名之下,卻依舊創造出她自身「揉合了機鋒與溫暖」的鮮明樣貌?

蜜雪兒成長自黑人勞工階級家庭,她的父母具有何種獨特敏智的教養方式,進而培育出這女孩她人生路上不斷突破框架的勇氣與自信?

提起蜜雪兒.歐巴馬,國人對她的第一強烈印象,或許是她在二○○八年全世界矚目的就職晚宴上,選擇穿著新銳設計師吳季剛的白色單肩雪紡禮服,所呈現出頎長體態裡的優雅時尚。其實這不僅事關美麗,蜜雪兒.歐巴馬從眾多頂尖設計師的禮服中,挑選台灣裔加拿大籍在紐約奮鬥的年輕設計師作品,我認為此舉自有其深意,顯露出律師出身的蜜雪兒.歐巴馬對於新移民族群的關注與態度。身為美國有史以來首位非裔第一夫人,選前她就輪番以大方、慧智、坦誠的黨代表大會公開助選談話,攫住大眾的眼光。她用自己的聲音說明她是誰,她用自己的話語粉碎諷刺她的漫畫與刻板印象,人們開始注意到未來這可能不是一位隱藏或依附在丈夫背後的典型傳統第一夫人,蜜雪兒.歐巴馬就是她自己。

而我女兒開始注意到這位國際新聞能見度甚高的黑人女性,是因為蜜雪兒.歐巴馬在二○一○年平安夜,擔任北美空防司令部追蹤聖誕老人行蹤的接電話志工。身為職業婦女但教養子女不假手他人的第一夫人,對於打電話進來追問聖誕老人「現在到哪裡了」的全美各地孩子,蜜雪兒.歐巴馬接聽電話的一問一答間,展現她高度幽默的溫暖母親魅力,這形象深深吸引女兒們,從此她們開始跟我一起關注蜜雪兒.歐巴馬種種相關的新聞報導與公開演講。

《Becoming》中文版《成為這樣的我》與美國同步上市,此書行文流暢、不裝腔作勢、不故作高端,娓娓道來從出生、求學、成為執業律師、轉換職涯跑道、面對不孕的壓力、婚姻諮商的經驗、先生大量差旅對家庭陪伴的缺席、她對第一夫人這角色的期待與作為、她為什麼挺身公開反對川普、美國的困境、她對保障全球女孩受教權的努力……,坦率道出蜜雪兒.歐巴馬她五十幾年人生路的明與暗、憂與樂、面對各種形式不正義的憤怒下,她的想法與行動。如此精采、獨特的歷程,在網路淺薄資訊大量浮濫於手機螢幕的當下,我真心希望它可以列入青少年的寒暑假選書,不是因為它勵志,而是它有別於市面上眾多自傳體裁的深度與視野,當輔導老師打擊她:「你不是讀普林斯頓的料」時,十幾歲的蜜雪兒突破「你不夠好」的膽識,令人難忘。

「成為自己」從來不是容易的事,蜜雪兒.歐巴馬從芝加哥南方沒落社區一路突圍到哈佛法學院畢業生,成為執業律師以後,在奮鬥向上的進程裡,我看到潛伏於她內心對公共事務「具破壞力」的性格。過去律師事務所在招募實習生時,多偏向哈佛、耶魯、西北、史丹佛等學子,但蜜雪兒.歐巴馬卻堅決主張為了讓事務所注入多樣性,為了改變這種失衡狀況,她強烈建議招募團隊也要將目光放在其他公立學校以及歷史悠久的黑人大學法學院學生。她反對成績單出現B或非名校就被淘汰,必須去思考少數族裔學生「如何善用生活為自己帶來的任何機會」,而不以名校和成績來做為唯一的面試選擇標準。

蜜雪兒.歐巴馬這種「顛覆傳統」的見識,她來自於什麼樣的家庭?

她來自於芝加哥南邊的平民社區,一家四口租賃在姑姑家孝親房面積大小的二樓,父親是濾水廠工人,媽媽是家庭主婦。媽媽很早就帶她到公立圖書館讀書認字,從小灌輸孩子正確措辭的重要性,並把一整套《大英百科全書》放在樓梯間的架子上供她和哥哥隨時查閱,在黑人飽受歧視的時代氛圍下,全家人勉力保持「以微小的幸福支撐生活」。父母把他們當成大人一樣溝通,不說教也不圖一時方便就隨意搪塞,在孩子稍微大一點時,開始談論有關毒品、性(爸爸特意告訴他們性愛是快樂的,也應該是快樂的)和生命中的重大抉擇,親子間也討論人種、貧富不均和政治。

身為頂尖名校法學院畢業生,在蜜雪兒.歐巴馬的童年和青少年時期,卻看不到「贏在起跑點」的豐沛資源與菁英化栽培,她不斷回顧父母源源不絕的愛與信任,童年裡沒有體罰與打罵,但充滿了家人團聚的日常幸福。當手頭較寬裕的鄰居們,紛紛搬去郊區或轉往天主教學校念書的家庭,學生人口年復一年越來越黑也越來越窮,蜜雪兒的母親卻壓根不信這一套。她實事求是,認真控制她能控制的部分,堅信她們會在這大家眼中日益貧窮的南岸區,再住四十年;孟母三遷不是她的信仰,她用她的方式養育孩子。

這份母親的從容,令我深受感動。在這母親集體焦慮的年代,蜜雪兒.歐巴馬的成長史,每一段落都值得關心教養議題的你我細讀。請別陷於蜜雪兒.歐巴馬如今那外在的「成功」標籤而以為這本書在談論主流的成功價值,她突破黑人女性在美國社會發展的限制,她對於少數族裔和弱勢階級的關懷與政策推動,她在面對挫折的聰明對應方式,她的奮鬥故事立體而明燦,突破世俗框架、敢於創新,《成為這樣的我》,是一本值得父母與青少年探究的書。

番紅花的再延伸

男兒是不是一定要表現出剛強,女孩一定要表現出溫柔?最近參加一場高中女校畢業典禮,頒獎獎項裡有一項名為「蕙質蘭心獎」,您不妨就這議題鼓勵孩子思考,和孩子進行如下的思辨:

1. 如何明確定義「蕙質蘭心」?試著從紙本和網路字典去查出蕙質蘭心的緣起與造句例句。

2. 作為一個高中女校畢業典禮獎項,「蕙質蘭心獎」適合嗎?

3. 為什麼你認為適合或不適合?

4. 字畝文化出版的《不簡單女孩繪本套書組》,讓你家的男孩和女孩,認識在美國各有動物科學家、船艦設計科學家、白內障雷射手術先驅醫師,和性別一點關係都沒有,不論男生女生,「專注」方為成就之路。 閱讀完整內容
你可以跟孩子聊些什麼:新課綱上路,培養孩子成為終身學習者

本文摘錄自‎

你可以跟孩子聊些什麼:新課綱上路,培養孩子成為終身學習者

番紅花

由 麥田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