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你可能會問,我所說的卓越是什麼意思?
從我最初採取轟轟烈烈但並不完美的行動的那一刻起,我已經發展出了卓越的可行定義:
卓越是發現你獨特的天賦和才華,追求自己的意義使命,並對周遭的人產生最大的正面影響。
這並不複雜。關鍵在於弄清楚自己是誰,以及如何做出真實而獨特的貢獻,讓周圍的人變得更好,也讓世界變得更美好。聽起來很簡單──那為什麼我們還有這麼多人無法實現呢?
人們不追求卓越的一個主要原因,是因為他們很快就會遇到卓越的敵人:缺乏明確的意義使命。
當你不知道自己到底想做什麼的時候,要進行就很困難。因此,第一個步驟就是要弄清楚你的目的。正如同大屠殺倖存者、同時也是《活出意義來》一書的作者維克多・弗蘭克(Viktor Frankl)所說的那樣:「賦予生命意義的第一步,就是有一個需要你專注的計畫。」不然,你都只是在漫無目的地遊蕩而已。我將為你提供實用的指導,告訴你如何釐清自己的使命。
缺乏方向或目標會在你的靈魂中造成真空,而恐懼、悲傷和心理健康的挑戰,就會前仆後繼地把它填滿。這就是為什麼第二步驟極度重要:我將讓你知道如何克服通往卓越最常見的障礙。我會帶著你逐一克服每一種磨耗身心的恐懼──對失敗的恐懼、對成功的恐懼、對他人評價的恐懼,最後是對你自己看法的恐懼。事實上,如果不加以處理,這些恐懼最終都會導致同樣的結果:自我懷疑,以及相信自己不夠好。克服和改變這些恐懼的唯一方法就是正面對決。在這幾章裡,我會告訴你怎麼做,並為你提供一組實用的恐懼轉化工具組。
第三步驟是實際學習如何培養卓越心態的時候。這種心態的核心,是堅定不移地相信「我已經夠好了」!這並不意味著你已經抵達了終點、實現了完美,或者已經完成你在這世界上可能做得到的所有好事。當然,這意味著你還只是尚在雕琢狀態中的作品,但你仍然在前進、嘗試、失敗、學習與成長,同時也正幫助著別人做同樣的事。
當你開始踏上療癒過往痛苦和創傷的旅程時,卓越心態就開始成形。在你這麼做之前,你可能經常發現自己對過去的痛苦感到無能為力,卻從來沒有意識其原因或方式。我們將探討過去如何影響我們現在的反應,深入了解其背後的心理學和腦科學,並學會如何選擇聆聽你的內在教練,而不是內在的批評者。
只有當你已經開始療癒過去的旅程時,你才能在我所說的「轉變中的心態循環」(Mindset-in-Motion Cycle)中,對「卓越心態」的四個關鍵要素進行真實的評估:
1.身分。你是自己冒險旅程中的英雄,但只有在面對並克服挑戰之後,英雄才會誕生。
2.想法。你的想法會形塑你的現實,尤其是你內心的喋喋不休。我們將深入探討最新的腦科學,了解其如何幫助我們認識自己的內心世界。
3.情感。你的感覺與想法和身體緊密相連。在這裡,最新的腦科學和心理學再次提供了重要的洞見。《創傷:看不見的流行病》這本好書的作者保羅・孔蒂(Paul Conti),告誡我們要花時間療癒過去的痛苦,因為「創傷會改變我們的情感;而改變了的情感會支配我們的決定。」
4.行為。你的行為會將內在的心態帶入生活,就如同在物質世界中實踐它。我們將檢視習慣和日常規律在驅動卓越心態方面所扮演的角色。
最後是第四步驟──你需要一個卓越的作戰計畫。以下的七項行動為你提供了一個經過驗證的計畫,這些來自我自身的經驗,以及我有幸從眾多專家學到的豐富專業知識:
1.提出勇敢的問題。當你敢於向自己提出勇敢的問題時,就會開始把不可能變成可能。
2.給予自己許可。一旦大門敞開,你就必須允許自己每天醒來之後,都走進這扇門。
3.接受挑戰。假使你想變得無所畏懼,就必須澈底投入恐懼之中,直到它們消失。我會告訴你如何利用三十天、六十天或九十天的挑戰來達成。
4.定義你的卓越目標。我將分享我自己經過驗證的目標設定和實現過程,這將賦予你力量,但不會讓你覺得無法招架。
5.尋求支持。光靠你自己是無法達成目標的。你需要藉由習慣和日常規律來獲得內部幫助,也需要同儕、教練和其他聲音的外部支持,協助你堅持下去。
6.把事情做完。現在是行動的時候了。對於如何實際把事情做完並投入有意義的活動,我將分享這些關鍵,以便無論發生什麼,都能繼續前進。
7.慶祝!無論結果如何,這一切都歸結於一個現實,那就是你作為真實的自己,已經夠好了。
這真的是你想要的嗎?
在接下來的篇幅中,我將借鑒過去十年來許多專家的教導,並分享我自己的見解。我並沒有全部的答案,沒有人擁有全部答案。但我們可以一起實現更多、更偉大的事情,希望甚至是卓越本身。
我並不是在說我已經抵達終點了──還差得遠,旅程還在繼續。但是⋯⋯我已經夠好了。我學會了愛自己、接納自己,每天都在學習和成長。我已逐漸意識到,有條路可以讓我通往一個地方,在那裡,我能夠實現自己的意義使命,並感受到深刻的滿足感和生命的意義。
現在,追求卓越可能意味著你會跌跌撞撞,在路途中摔倒幾次。你願意冒這個險嗎?你曾經是願意的,就在你剛開始學走路的時候。你跌倒了,摔了很多次。但你不斷爬起來,再試一次,一次又一次,直到成功為止。所以你連思考都不用,這就是你現在需要的態度。你需要習慣於嘗試、失敗和學習,因為你知道失敗是通往成功的唯一道路。
這表示你要忽略批評者,以及那些選擇坐在看台上、而不是走上球場的人的意見(包括忽略你心中最挑剔的那個人)。我在這個旅程中學到的一點是:批評無論如何都會發生,這是生活的代價。你不能讓批評決定你的故事將如何被述說。
這也代表著你要尋找並聆聽能夠幫助你超越恐懼、提升你對生活願景的教練;或也代表著你可以尋求受過培訓的專業人士或治療師的幫助,讓他們協助你療癒過去,使你得以繼續向前邁進。我不敢聲稱自己了解你需要哪些特定協助的細節,但我知道領導專家約翰・麥斯威爾(John C. Maxwell)是對的:「單憑一個人的力量,不足以實踐卓越的目標。」
這更意味著全力以赴、勇敢行動,但要放開對結果的執著。結果可能不是你期望的那樣,它可能會更好,也可能就是和你想的不一樣,那都沒關係。倘若你繼續根據自己的意義使命行動,也就是那些你知道有一天會為之感到自豪的事情,結果就會自己找上門來。
現在,你要對自己誠實,因為別人的意見並不重要。我想問你的問題是:你準備好探索你獨特的天賦和才華,並為追求這些天賦和才華而全力以赴,而且在追求的過程中盡可能對周遭的人產生最大影響了嗎?
如果你準備好了,就可以掌握卓越心態並調整你的人生故事,讓卓越來追尋你,而不是你去追尋卓越… 閱讀完整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