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千年前,第一位用錢的人


▎尚未有通貨的時代,錢長什麼樣子?

通貨出現在西元前六世紀,正好介於四大文明開始的時期(約五千年前)和現代的中間。因此,我先簡單介紹通貨出現以前的「錢」的歷史。

物品與物品之間的交換,最早是單純的以物易物。生活中的必需品會在每次交換時發揮「兌換券」的作用,這就是錢最早的起源。麥類、椰棗的果實、紡織品都是人們視情況拿來使用的錢,此即是物品貨幣。

物品之間的交換行為,最初發生在小型聚落、部族等共同體內部,不久後便擴展至共同體外部──農民與牧民之間也展開了交換。

西亞到黃河中游流域的乾燥地帶,是世界史最早的舞台。在生產穀物的農地周邊有著荒地和草原,生活於該地的眾多牧民無法生產穀物,但他們必須獲得穀物才能生存,於是牧民和農民間以物易物的活動隨之興盛。

以物易物的行為擴展至更廣大的區域後,促進農民和牧民順暢交換的「商人」便出現了。商人會在各地來回移動,替交易雙方協調斡旋,此時,①攜帶方便、②「價值」穩定不會腐爛、③農民和牧民都不會拒絕收取的「兌換券」,就益發地不可或缺了。

「錢」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這時候的商人利用人們對物品的信仰,以及物品本身的形象,在西亞使用銀質金屬片(白銀)當作錢,而在黃河中游流域則使用貝類(寶螺)的貝殼作為錢。為什麼人們會選這些東西當作錢的材料呢?

首先,從西亞使用白銀的原因開始說明。

金屬的英文「metal」,從希臘文「μέταλλον(métallon)」衍生而來,據說原本意指「月亮」。

「月亮」的盈缺讓人們得以知曉「時間」的變化,自古以來,月亮即是充滿神祕感的存在,也是永恆的象徵。人們認為離月亮最近的金屬是銀,希臘神話的月亮女神阿提米絲,就是乘坐拉著白馬的銀光戰車畫過夜空,並拉起銀弓,射出銀光閃爍的箭。

商人將白銀聯想為人們舉頭仰望的月亮,推銷給城市居民、農民及牧民。

實際上,白銀在日常生活中幾乎沒有功用,只是因為亮麗的外觀與稀有性而讓人產生了具有價值的幻想。白銀在交換活動中成了物品的「兌換券」,主導著物品的循環流通。

另一方面,在東亞則使用來自南海的小貝殼作為貝殼貨幣,發揮錢的功能(參見第六十四頁)。黃河文明以大家族為中心種植小米,而貝殼那令人聯想到女性生殖器與生產等意象的外型,成為象徵一族繁榮、財富積累及豐饒的吉祥物,獲得人們珍視。

無論是歐亞大陸的西邊或東邊,錢的材料都必須具有使人們信服的宗教性、神祕性及咒術力。

▎古埃及人不把黃金當錢看

在人類文明剛誕生的時期,黃金是埃及的特有產物,但有很長一段時間,埃及並不把黃金當作錢使用。

雖然這和黃金數量稀少也有關係,但最主要的原因是埃及與美索不達米亞文明不同,並未發生農民與牧民之間的大規模交換活動。埃及是被沙漠與海洋環繞的封閉農業社會,長期維持單純的以物以物行為。

在埃及,只要尼羅河在氾濫期到達一定水位,就能為周遭廣闊的土地帶來綠地,讓社會正常運作。埃及人擁有建造巨大金字塔的土木技術,但由於在用水方面倚賴尼羅河穩定的洪水,因此城市(具有城市規模的地區僅限於孟菲斯、底比斯等地)灌溉系統的建設與維護並不發達,整體來說仍屬於「巨大的鄉村」。

雖然尼羅河上游的努比亞地區出產大量黃金,占古代世界產量的九成,然而黃金全由法老獨占,因為法老自稱其身體就像太陽神一樣,是用黃金鑄造而成。法老以「金塊」(ingot)的形式管理黃金,並加工成身邊的用品、配件及裝飾品。因此,黃金並未成為「錢」,而是維持其具有權威、宗教性的財富地位。

圖坦卡門(西元前十四世紀)是年紀輕輕即病死的新王國時期法老,在他保存完好的陵墓中挖出了共一百一十公斤的黃金製陪葬品,其中包含約十一公斤重的黃金面具,這也顯現了在古埃及時代,黃金可說是代表法老門面的「品牌」。

▎美索不達米亞最早的錢──陶籌

美索不達米亞地區(現在的伊拉克)的農業用水仰賴東土耳其高山的融雪水,由於當地嚴重缺水,因此盛行堤防、水道、蓄水池等大型土木工程,各地也因此在工程中心建設了城市城邦。

各城邦由神官遵從曆法指揮農事,人們視農田為「城市的守護神」。城邦經濟由神殿所主導,而非國王或商人。

歷史學家推測,在美索不達米亞收成的麥類會保管在神殿的倉庫,農民則拿到具有同等價值的「保管證」──陶籌,這是一種印有幾何圖案的黏土板。

陶籌最初是在城邦形成後開始大量製造的黏土製品,長約兩公分,外觀為幾何形狀,可能用於管理神殿倉庫的物品進出數量及兌換行為。但在距今五千年前,美索不達米亞人轉而使用刻印在黏土上的符號來表達物品的數量,不再使用原先的陶籌。

雖然至今仍無法確知當時的交易型態,但由神殿在城市內部發行的陶籌,可以想成是具有麥類「兌換券」的功能。

只不過,陶籌仍只是一個共同體內部的錢,僅在有限的人群間流通。也有說法指稱,麥類經過長時間的保存後品質會下降,因此陶籌也會隨著時間而貶值。

起初,錢就是物品的「兌換券」,對神殿而言,無論是使用質地脆弱的黏土板或是其他東西都無妨,只要能依帳本發行陶籌,確保其與麥類的兌換流程順暢即可。但對共同體外的牧民來說,陶籌就沒有任何價值了。


▎銀如何成為錢

對商人來說,有麥類需求的牧民正是最重要的客戶。因此在交易過程中,就必須要有任誰都認可的「兌換券」──錢。商人在反覆的錯誤與嘗試之中,選中了可比擬為月亮的白銀,作為通用的錢。

如先前所述,銀的亮白色光輝令人聯想到「月光」,所以城市居民和牧民都開始將白銀視作特別之物。他們相信,銀代表「空中的月亮時鐘從天而降,管理人間物品循環流通的秩序」。

主導西亞經濟的敘利亞商人,在距今約四千年前找到安納托利亞(又稱小亞細亞,即現今的土耳其)出產的銀。商人透過不具保存期限(不會腐爛)、價值不變(金屬貨幣)的白銀,確保大範圍內的交易活動能穩定進行。

銀的自然產量稀少,且必須經過繁複的精鍊程序,這點也有利於商人用高價賣出白銀。

一般認為白銀最早是放在袋子裡秤重交易,後來發展成以名為「謝克爾」(shekel,一百八十粒小麥重,約八公克)的重量單位進行交易的機制,此機制也是由商人所建立。當不具保存期限、隨時可用的白銀登上貨幣史的舞台後,有權勢的階層便逐漸累積白銀,提高地位。

解讀貨幣發展的重點①

銀製的金屬貨幣誕生於敘利亞及美索不達米亞。美元和英鎊等表示貨幣單位的詞彙由來也和銀有關。

▎錢是萬能的時代

在美索不達米亞,白銀以謝克爾和相當於六十個謝克爾的米納(mina,約五百公克)為單位,進行交易。

從使用六十進位法這點也可以看出,美索不達米亞人認為東、西、南、北、天、地加起來為「六」,是代表「全部」的神聖數字,因此以「六」為衡量一切的標準。猶太教的《舊約聖經》記載,雅威神花了六天創造天地,並在第七天(安息日)休息──這也是基於相同的想法。

當時的人認為倍數能加強數字的力量,因此訂定「謝克爾的六十倍為米納」。順帶一提,當時的勞動人口一個月的收入即相當於一謝克爾的銀。

大家都聽過《漢摩拉比法典》的名言:「以牙還牙,以眼還眼。」不過,這種同態報復論只適用於貴族與貴族之間,而貴族與平民之間則以銀(錢)來解決,簡直可謂「金錢萬能」。

《漢摩拉比法典》規定,貴族害平民骨折時,得支付銀一米納;打斷平民牙齒時,支付銀三分之一米納即可。社會秩序得以透過白銀的價格來維持,由此可見白銀的普及程度。

附帶一提,「謝克爾」這個詞,至今仍保留在現代以色列的貨幣單位「新謝克爾」(new shekel)中。 閱讀完整內容
錢包裡的世界史

本文摘錄自‎

錢包裡的世界史

宮崎正勝

由 今周刊出版社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