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費同樣時間,為什麼他更厲害?
「為什麼他這麼會讀書?」
你是否曾經看著別人,想過這種事情?
明明上同樣的課,花同樣時間,寫同樣題庫,成果卻有明顯差距……
「我也想跟他一樣,用更少的時間進行更有效率的學習!」
拿起這本書的你,肯定懷抱這樣的期望。
你的心情,我十二萬分理解。誰不想用最短時間換取最大的學習成果?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造就了會讀書和不會讀書的人?
是因為天賦差距嗎?還是因為幸運遇見了好老師和好教材?又或者是因為學習方式不同?
以上答案都沒有錯,但我的想法是這樣的。
會讀書的人和不會讀書的人,只差在「是否採用適合自己大腦的學習法」。選擇適合自己大腦的學習法,方能在短時間內獲得至高學習成效。
反過來說,若採用不適合自己大腦的學習法,無論過了多久都無法獲得預期的成果。
開始講解前,我想先聊聊發現這件事的契機。我因為工作關係,經常出席諮商和講座活動,一年下來會和超過五百名學員見面。有些學員上完課沒多久便能立刻實踐,轉化為實質成果。但也有些學員始終事倍功半。
剛開始從事這份工作時,我總想不透怎麼會出現這種差異。
然而在仔細觀察後,我發現拿得出成果和拿不出成果的學員之間,有個非常明顯的差別。
讓我用一則故事來說明箇中差異吧!
模仿別人前,先搞懂自己
K先生和N先生都是我開設的講座學員。他們年齡相仿,也視彼此為良性競爭對手,相互切磋學習。不過學習成效卻完全不同。
K先生能夠立刻發揮講座上所學,創造實質的成果。身為公司的經營者,他將講座上學到的內容應用於公司人才培育,業績蒸蒸日上。不久後,他很高興地告訴我,公司獲利創下了歷史新高。
然而N先生的表現卻始終差強人意。雖然他非常用功聽講,課程結束後的複習也很扎實,卻始終沒有反映在實際的結果上。學到的內容無法付諸行動;好不容易行動了卻半途而廢……失敗的原因很多,總之他當時深陷惡性循環中。
我見狀也想伸出援手,這時突然冒出一個點子:我可以先問問成功應用所學的K先生,了解他的祕訣是什麼。
於是我直接找來K先生:「請問你是採取什麼樣的學習方式或思考方法,才能創造出這般成果?」
而他的回答如下:
「我其實隱隱約約知道自己適合什麼樣的學習方法。或許是因為這樣,才能馬上實踐講座的內容,做出成果。換句話說,就是把課程內容化為己用。以我為例,如果念書和工作時戴著耳機聆聽雨聲白噪音,就可以全神貫注在眼前的事物上。雖然聽音樂時完全靜不下心,但雨聲這種白噪音,卻可以讓我無比專注。
「我知道自己有這個傾向,所以每當需要專心工作,或要複習課程內容、進行腦力激盪時,都會邊聽雨聲邊做事。這麼一來腦中就會不停湧現提升公司業績的具體想法。」
K先生相當了解自己,知道「該怎麼做才會專心」。
我問了N先生同樣問題,然而他並沒有像K先生一樣建立一套具體的學習方式。他說:
「之前我也試過好幾種號稱高效的學習法。據說聽音樂有助於提高專注力,所以我馬上嘗試,但我聽音樂反而會分心,思考也會停頓下來。
「我還試了其他方法。有人說比起坐著讀書,站著腦袋反而比較靈光,所以我也照做了,但還是沒辦法維持注意力,到頭來每種方法都派不上用場。」
我從這兩次對話中,察覺了一件事。
K先生知道自己適合什麼樣的學習法,並身體力行,最後如願收獲成果;而N先生只是單純模仿別人口中的好方法,並沒有確立真正適合自己的高效學習法。
最短時間換取最高成效
我就是根據這則故事,建立了以下假說。
拿得出成果的人,和拿不出成果的人最大差別,在於是否採用適合自己大腦的學習法!
前者掌握了對自己來說有效的學習方法,並一步一腳印實踐,因而創造成果。
至於後者越煩惱,越可能一再模仿別人推薦的技巧。但如果學習方法不適合自己,也無法轉化為實質效益。於是陷入一旦拿不出成果,又轉而嘗試其他技巧的惡性循環。重蹈覆轍,自然難有收穫。
從此之後,每當我接洽諮商客戶和講座學員,我都很好奇對方採取了什麼樣的學習方法。
觀察過程中,我逐漸確信「拿得出成果的人,採取了適合自己大腦的學習法」。同時也深深體悟到,表現不佳的人,往往不了解自己的大腦特性和運作模式,只是一次又一次仿照他人的學習方法。
本書會循序漸進,帶你掌握適合自己大腦機制的學習法,幫助你用最少的時間,獲得最大的成果。
為什麼別人記憶力比我好?
雖然很想直接開始講解學習法的內容,但在此之前,我想先回答學員經常提出的「學習問題」。
這些回答有助於各位讀者理解何謂更適合大腦運作機制的學習法。光是留意到這一點,學習成效就會大不同。
首先,最常見的學習煩惱即是「為什麼別人的記憶力比我好?」
相信正在讀這本書的你,一定希望盡可能提升自己的記憶力。
不過有件事情得先說明白:「人是健忘的生物。」
發現這項事實的人,是十九世紀的德國實驗心理學家艾賓豪斯(Hermann Ebbinghaus)。
他在實驗中請受試者記憶多組隨機編排、毫無意義的三字母單字,記錄他們遺忘這些單字的時間,並畫成本書第二十六頁的圖表。
實驗結果顯示,人類獲得新的記憶之後,過了二十分鐘便會忘記四成,過了一天則會忘掉七成以上。
這就代表如果什麼也不做,總有一天你會遺忘大多數的事情。
以「記得多少事物」來評斷記憶好壞,實在沒什麼道理。因為人的腦袋,本來就是被設計為「善於遺忘」。
所謂記憶力強,其實可以定義為「擅長回想」,也就是取決於能夠想起多少事情。
與其著重於記住事情,不如多花點心思降低撈取記憶的難度。
只要理解這一點,你對於記憶力的認知就會產生莫大改變。
兩個要素,降低回想難度
那麼,這種容易回想起某件事物的狀態,又該如何打造呢?
從腦科學的角度來看,學習效果可以定義為「反覆×衝擊」兩項因素相乘的成果。
不斷加強這兩項要素,就能提升學習效果。
「反覆」即為重複學習,例如反覆背誦單字、反覆寫模擬考題等。重複學習同一件事情,就是加強反覆要素的行為中最具代表性的例子。
接著來談另一項因素:「衝擊」。
這裡的衝擊意味著「學習時伴隨著心情、情感等『感受』」。換句話說,比起單純進行反覆學習,帶有情感的學習更能刺激大腦吸收資訊。
舉例來說,默背英文單字時不要死記,閱讀有情節的範例文章更容易催生情感。
這個道理和我們看喜歡的電影、小說時會感動一樣,故事具有激發人類情感的力量。
帶著情緒感受,反覆學習,便能輕易加強「衝擊」的力量。
一般所謂「記憶力強」,也就是擅長回想起學過內容的人,不但會一次又一次地反覆學習,也懂得在學習時巧妙運用感受的影響力。
為什麼總是臨場緊張?
你是否也有過這樣的經驗?明明考試前埋頭苦讀,正式看到考卷時腦袋卻一片空白,完全無法發揮原本的實力。
拚命付出心力,到頭來卻沒派上用場,還有什麼比這還令人惋惜?
我也常常聽到講座學員提問:「每到正式上場都會手足無措,這種問題有沒有辦法解決?」
關於這個疑問,以下將以腦科學的角度來解釋。
首先,正式上場時之所以緊張,主要原因之一是「實戰模擬不足」。
舉例來說,坐在書桌前寫考古題,無論拿到再高的分數也只是單純練習。練習和正式考試的所有狀況都不一樣,光是考場環境就和平常練習時截然不同,一切都有其嚴格規範,連考試開始的時間都是事先決定好的。而且當天除了自己之外,還有許多一心想通過考試的考生。搞不好你連當天穿的服裝、使用的文具都和平常不一樣。
練習和正式上場的狀況完全不同,因此關鍵就在於預先考量這些要素,反覆演練實戰的情況。
有位學員S先生就曾告訴我,他在準備多益的過程中,便徹底採取這種演練方式,結果正式考試非常順利。
這位S先生,平時為人緊張兮兮,正式考試往往連練習時一半的實力都發揮不出來,總是抱憾而歸。
於是我告訴他,日常練習時就要想像正式上場的情況。後來他在考前實際參觀考場(當時多益借用某大學教室作為考場),確認從家裡走到考場的路線,並實際體驗教室裡的氛圍。
不僅如此,他即使在家也會配合多益當天考試的開始與結束時間,反覆練習模擬考題。練習時也總會穿上考試當天要穿的衣服,使用當天要用的文具。
更絕的是,他還挑了一天來模擬考試當天時程,親自前往考場,偷偷混入滿是大學生的教室中寫考古題。
盡善盡美地反覆練習,幫助S先生在正式考試時得以正常發揮,甚至表現得比練習時更出色。最後他考出接近滿分的好成績。
用腦科學方法緩解緊張
從腦科學的角度來看,「模擬實際狀況,進行演練」是相當合理的行為。
我們的腦神經細胞數量多達上百億。每個神經細胞都有所謂的「突觸」,腦內的資訊就是藉由這些突觸相互接觸來傳遞。
突觸有項特徵:「反覆運用的突觸會越來越發達、粗壯,提高重現行為的能力。」。
重複學習一件事情好幾次,可以訓練特定突觸,幫助我們穩定發揮相同的本領(提高重現行為能力)。
試著以棒球為例來想像吧,一開始連球也接不好的孩子,不斷練習之後,就能輕輕鬆鬆不漏接。這即是與接球行為相關的突觸變得發達,重現能力有所提升的證據(順帶一提,掌管運動的中樞神經為小腦)。
這點也適用於準備考試、會議提案、發表演說等情況。盡可能創造近似正式上場的演練環境,可以強化該神經突觸,舒緩臨場上陣的緊繃情緒。 閱讀完整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