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


學習瞭解自己,做自己。

──古希臘詩人品達 Pindar


在接下來的兩章,我會協助你:

一、評估目前各種學習技能的程度,找出需要努力與改進的地方;

二、建立最適合你的學習環境與方式;

三、依照你的喜好以及程度安排學習時間。

評估自己的學習能力

在接下來的幾頁裡,我會向讀者解釋本書所涵蓋的主要學習技巧:閱讀與理解、記憶力的訓練、時間管理、做筆記(課本、課堂、圖書館、網路資料)、課堂參與、資料研究與報告撰寫,以及準備考試。接著我要請各位自評目前每一項能力的熟練程度:A(優)代表對這項能力已達精熟或接近精熟的程度;B(可)代表還算熟練;C(普通至糟糕)表示熟練度低或完全不行。

為了讓大家先有個梗概,我們先從一個一般性的測驗開始。請閱讀下列二十八項描述,看看是否符合自己的情形。若符合,請選「是」;若不符,則選「否」:

01 是_ 否_ 我希望自己的閱讀速度能快一點。

02 是_ 否_ 我在課堂上不太專心。

03 是_ 否_ 我很少為了考試做複習,倒是考試前一晚會臨時抱佛腳。

04 是_ 否_ 我覺得自己念書的時間超過了實際所需。

05 是_ 否_ 我常常邊念書邊看電視,而且時常查看手機。

06 是_ 否_ 我很少能夠準時完成所有作業。

07 是_ 否_ 我通常都是在要交作業的前一週(或前一晚)才開始趕工。

08 是_ 否_ 我用相同的方式與速度閱讀所有的書。

09 是_ 否_ 我在網路上總是找不到自己需要的資訊。

10 是_ 否_ 學校功課太多,我吃不消。

11 是_ 否_ 我永遠沒辦法準時看完指定的閱讀章節。

12 是_ 否_ 我抄的課堂筆記好像都沒有抓到重點。

13 是_ 否_ 我經常忘記交作業的時間或考試日期。

14 是_ 否_ 考前容易緊張,考試無法發揮實力。

15 是_ 否_ 一篇文章我經常要讀個兩、三遍,才能瞭解意思。

16 是_ 否_ 讀完一個章節後,我往往無法記住太多內容。

17 是_ 否_ 我試著把老師講的內容都記下來,可是常常看不懂自己的筆記。

18 是_ 否_ 我最多只能專注十五分鐘,之後就會分心或覺得無聊。

19 是_ 否_ 我寫報告時,大多數時間都在查辭典或找資料。

20 是_ 否_ 我每次K書都不得要領。

21 是_ 否_ 我沒有使用任何行事曆。

22 是_ 否_ 我時常看到考卷就不記得自己念過什麼。

23 是_ 否_ 我無法平衡學業表現和社交生活。

24 是_ 否_ 我抓不到課本裡的重點。

25 是_ 否_ 考前複習課堂筆記,總覺得一頭霧水。

26 是_ 否_ 我討厭讀書。

27 是_ 否_ 我的申論式測驗分數通常不高,因為我不太會組織內容。

28 是_ 否_ 我花很多時間在電腦和網路上,可是好像都在浪費時間。

如果你回答「是」的題目為:

2、5、18,代表你需要強化自己的專注力。

1、8、15、16、24、26,代表你的閱讀與理解能力在扯你的後腿。

3、14、22,代表你需要學習好的備考方法,降低自己的考前焦慮症。

4、6、10、11、13、21、23,代表你的組織能力有問題。

7、19、27,代表你花了很多時間「寫」報告,卻不懂得如何進行研究或組織報告內容。

9、28,代表你需要提升電腦能力,學習如何辨識有效且切題的網路資訊。

12、17、20、25,代表你需要一套有效記憶重點的筆記法。

你回答了幾個「是」並非重點,重點在於有多少個「是」落入同一個範疇,那便是你亟需改進的領域。(話說回來,若你回答的「是」高達十個或以上,表示你的問題領域不只一個。)

讓我們再深入一點,對你的學習狀況有更明確的掌握。在此我列出了主要的學習力,往下閱讀其他章節之前,請另外先準備一張紙,自評你每一項學習力的程度。A兩分,B一分,C零分。(A:優;B:可;C:普通至糟糕。)

如果你的總分達到十七分或以上,在「初步自我評估」欄給自己一個A;總分介於十三至十六之間,B;十二分或低於十二分,C。這個根據自我感覺的評估結果,就是你的起始點。


現在讓我們逐一檢視這些學習力的領域,更清楚地瞭解「優」、「可」與「普通」的真正意義。當你看完每個領域的說明時,再回頭至上表中填入各項能力與整體學習能力的評分。要對自己誠實。日後讀完本書,這項評估結果將是你檢視自己進步程度的標準。

記住,評估的答案沒有對錯,只是衡量進步程度及找出需要改善之處的根據。

閱讀與理解

速度、理解與記憶是閱讀的三大要素。理解與記憶特別相關,若能強化這兩項要素,速度可以稍稍犧牲。想要測試自己的閱讀與理解能力,先閱讀下列摘文(取自Ron Olson, U.S. History: From Reconstruction Through the Dawn of the 21st Century),然後闔上書,簡略寫下這段摘文的重點,接著再翻開書,比較你記下的重點與實際的內容。如此一來,你就會明白自己瞭解了多少,以及印象記憶有多強。

一次大戰讓很多美國人對戰爭感到失望,於是美國改採孤立政策。英法強權縱容新興的侵略者:阿道夫.希特勒。由於漠視歐洲民族國家的改變以及姑息侵略者,終於導致了全球性的暴力。到了一九三〇年代末期,有七成的美國人認為美國參與一次世界大戰是個錯誤。

美國通過《中立法案》,實行武器禁運,也禁止出售軍火給任何交戰國,改採買家付現並自行運送的交易模式。美國想要賺錢,卻不願再涉入戰爭。隨著極權國家領導人在全球各地展現軍力,引發許多恐慌。對國家安全的威脅,讓美國無法忽視涉入另一場世界性戰爭的可能性。五千萬人死亡,加上戰爭帶來的毀滅性,為二次世界大戰劃下了句點。歐洲與日本不計其數的生命與財產損失、六百萬猶太人遭到屠殺、原子彈的發展與使用、蘇聯對東歐的掌握、德國分裂、日本戰俘的集中營、聯合國的建立,再再都讓這場大戰有別於史上任何一場戰爭。

孤立主義已是痴人說夢。在美國,二次大戰凸顯了種族不平等的問題、給予女性新的機會,也促進南方和西部的成長。二次大戰讓美國以絕對優勢壓倒了貿易對手,掌握世界經濟,同時擴大聯邦政府的規模,結合軍隊、企業與科學,塑造戰後的美國。

分數:如果你可以在兩分鐘內順利看完整段摘文,並正確加以摘要,甚至記得一些關鍵名字與統計數字,給自己一個A。如果你在閱讀與理解上有些問題,但仍在四分鐘內完成這項任務,給自己一個B。如果你無法在四分鐘內看完,也記不住看過的內容,或無法做出正確的摘要筆記,給自己一個C。

記憶力

測試一:注視下列數字十秒鐘。然後遮住它,寫下你記得的數字:

762049582049736


分數:如果你能記住十二個或十二個以上數字的正確位置,A;記住八到十一個正確位置的數字,B;七個數字或以下,C。

測試二:下列是十二個無意義的單字,以及我胡亂給它們的定義。花六十秒研究並試著記住每一個字、拼法及定義。

記好了嗎?闔上書,寫下這十二個字以及它們的定義。不一定要按順序寫。

分數:如果你正確列出九個或九個以上的字詞與定義(包括正確拼法),給自己一個A。如果你列出五至八個字詞與定義,或正確拼出九個或以上的單字,但弄混了定義,B。如果你記得的字詞與定義少於四個,C。

測試三:下列是歷史上確實存在過的埃及法老名單,依照年代順序排列:


你可以在三分鐘內編造出一個視覺的、連環的故事,讓自己更容易記住這些名字的正確拼法與順序嗎?

分數:如果你可以編出一個故事,讓自己正確記住至少九到十二位法老的名字與順序,不論故事內容多麼荒謬怪異,得A。六至八個正確名字與順序,B。五個或不足五個,C。

時間管理

你是否有效地運用了可以學習的時間,有兩項評估標準:一、把作業拆分成不同執行項目的能力,譬如閱讀、查資料、動筆撰寫;二、以有效的方式完成每一個細項工作的能力。

分數:如果你覺得自己運用時間的方式聰明又有效率,給自己一個A。如果你覺得時間有時候不夠用,B。如果你根本沒有時間觀念,給C。

製作清楚又有效的筆記

筆記的競技場有四個地方,家裡、教室、圖書館、網路,各需要不同的製作方式。

課本筆記:在家中溫習課本做筆記時,你應該先找出重點,用自己的話重新寫一次,掌握不熟悉的部分。在筆記本或課本邊緣寫下簡潔的筆記,或者將重點以螢光筆標示或畫線。你必須練習寫下問題與答案,確保自己瞭解閱讀的內容,同時標註你不知道答案的問題,以便在課堂上發問。

課堂筆記:課前準備是課堂參與的關鍵。若先預習過老師即將講授的內容,你就能夠專注於吸收老師的解釋要點。善加利用主題式的短句或自己發明的速記與符號,有助於將記憶與回想的內容做成筆記。筆記要有連貫性,而且要依著老師的授課模式。課後一有機會就要檢視筆記內容,把遺漏之處補上,同時加上你自己的想法。

圖書館與網路資料的筆記:圖書館筆記、課本筆記、網路筆記,三者之間有什麼差異?若資料來源是圖書館,最終你必須將書歸還圖書館(當然,你還得先把書借出來),要是你在書上做了記號,圖書館員勢必不會給你好臉色。而除非你打算把網路上找到的資料都印出來,逐一標記,否則以上兩種情況,你都必須具備一套有效的筆記系統,摘記資料重點。

當然,如果你對公立圖書館或學校圖書館極不熟悉,甚至連它們位在哪裡都不清楚,那麼當老師指定報告作業時,若你想要利用圖書館資源就會很傷腦筋。

同理,如果你所謂的有效網路運用,指的是追蹤那些社交名媛最近在做什麼,或確保自己每個小時都更新個人網頁,那麼要你為一篇十五頁的二次大戰期間日本戰俘集中營的報告進行資料研究與蒐集,勢必是項艱難的挑戰性。

分數:你可以摘要出課本上的重要資訊嗎?你能夠從課堂上老師的講解與大家的討論中抓到重點嗎?你是否過於頻繁地跑圖書館?你能不能以幾分鐘的時間找出十多個與報告主題相關的網站?

如果你做筆記的功力足以讓你抓住課本重點、在課堂上表現傑出、在各種資料庫中游刃有餘,還可以擬出詳細的報告大綱、寫出好的報告,那麼給自己一個A。若你覺得自己在做筆記上有任何不足之處,給個B。如果你所謂的筆記只是在上課時傳傳紙條,那麼就拿C吧。

課堂參與

不論有多少隨堂小考或報告作業,大多數的老師都會把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度列入最終的分數計算。而且,或許你已經發現,就算在報告或考試拿高分的學生,若是屬於課堂上的隱形人,有些老師也不會給他們多好的期末成績。

分數:如果你每次都做到課前預習(最起碼看過所有的指定教材、做好指定作業並準時提交)、積極參與討論,並經常提出相關的問題,不論是為了炫耀自己有多行,或是想彌補知識的不足,都給自己一個A。如果前述事項中,有任何一項你沒做到,B。如果你連教室在哪兒都搞不清楚,C。

撰寫報告及準備口頭報告

愛迪生說天才是一分的運氣,加上九十九分的努力。然而,我認為,不論準備書面或口頭報告,其實都是九十分的努力(研究)與十分的運氣(寫作靈感)。換言之,要寫出一份優秀的報告,與其說是靠寫作技巧,更重要的其實是上述那些學習能力的運用。如果你是個求知若渴的學子,而且對圖書館瞭若指掌、精通網路搜尋,外加筆記做得一級棒,還能把最複雜的題目拆解成可以處理的步驟,那麼要你交出精彩的報告應該沒問題。

分數:如果你在筆記製作、時間管理及閱讀等項目都拿了A,那麼這一項也給自己一個A。如果你覺得自己交出去的報告還算不錯,但上述幾個能力仍有待加強,給自己一個B。若你認為寫報告就是把網站上的相關資料印下來,或把摘要重新打一遍,你只能拿C。

準備考試

周全的考試準備,關鍵在於掌握考試的範圍以及考試的型態。

週考或複習考,涵蓋的範圍通常都是最近才教的內容。期中考與期末考的範圍比較大,通常是該學科所有學過的部分。選擇題、申論題、計算題,以及在科學實驗室進行的考試,需要不同的準備及應試方法。

瞭解自己即將面對的考試類型,可以讓你更輕鬆地備考。列出你認為老師最可能出的考題。定期複習課本內容與課堂筆記,標示老師提示為重點的地方,這些地方通常是他們最可能出題的方向。最後再提供一個訣竅,想想若你是老師,你會出什麼題目?列出十個或更多題目,做自我測驗。

分數:如果你能夠列出比老師出的考題更難的題目,而且在實際測驗中拿到好成績,給自己一個A。如果你覺得自己瞭解老師教授的內容,但考出來的成績不如預期,給自己一個B。若你連駕照筆試都考不過,遑論代數了,拿個C吧。

看看你的整體分數

對每一項學習能力都做出評等後,每一個A得兩分、B一分、C零分。若總分達到十七或更高,優(A);十三至十六分,可(B);若總分在十二分及以下,普通(C)。然後依照你的新分數,回頭勾選「整體學習能力」欄。

你之前尚未看過完整能力介紹時的初步自我評估,與這次較為詳細的評估相比,結果差多少?如果初次評估與詳細評估的結果差異太大,代表你還不能丟開這本書。若你的初始評估比詳細評估低,代表你的實際情況比你預想的好!

以誠實的態度評估各項學習能力。瞭解自己的強項與弱點,特別是那些你需要培養或加強的技能,有助於你集中力量強化不足之處。

儘管我建議你要完整看完這本書,但前述的簡單測試可以讓你找出自己最需要研讀的章節,以及應該持續加強的技能。 閱讀完整內容
一本搞定K書、考試、時間管理的學習聖經

本文摘錄自‎

一本搞定K書、考試、時間管理的學習聖經

朗恩‧費瑞

由 商周出版 提供